APP下载

基于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建设的探究与实践

2019-09-10刘黎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机制实践

刘黎

摘 要:研究生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契合度。研究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主体复杂多样。将协同理论运用到研究生发展这一具体领域,通过发挥各主体联合优势,建立组织之间的多种协同形式,进行高水平、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丰富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通过对研究生整体培养体系中目标达成、培养主体、运行机制、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研究生协同培养框架,结合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及研究生培养模式,验证了协同育人机制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依托特色运作的协同培养创新模式,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生教育;探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X 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9)03-0371-05

Abstract:Postgraduate are an important combination point of the first productiv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first resource of talents,and the first impetus for innovation.The optimization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tructure helps to improve the conformity between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Postgraduate training is a systematic project,involving complex and diverse subjects.It applies synergy theory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By exerting the joint advantages of each subject,a variety of synergistic forms among organizations can be established to carry out high-level and deep-leve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which is helpful to enrich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system.This paper built a collaborative training framework for postgraduate by analyzing the goal achievement,training subject,operation mechanism a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the overall training system for postgraduate,and verifie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by combining th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postgraduate training model of 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of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laborative training innovative model rely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 operation is one of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Key words:collaborative training;mechanism;postgraduate education;exploration;practice

0 引 言

2012年5月7日,國家正式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该计划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作为核心任务,旨在推进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也在人才培养上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空间、氛围和环境[1]。

研究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主体复杂多样,不仅直接与研究生教育内部主体相关,而且涉及到外部主体。因此,想要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研究生教育机构内部,必须跨越组织边界,建立组织之间的多种协同形式,形成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2]。因此,借鉴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来分析研究生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中的构成要素、运行过程和整体优化,以此改善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使其更好地发挥和实现研究生教育在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中的应用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3]。

1 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构建

随着“2011计划”提出和实施后,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多主体、多环节共同协作的特点,运用系统理论分析、探索并构建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合理路径和方向已被国内外广大学者认可,并在学术界达成共识。协同培养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有效方式,是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高研究生质量的必然选择。

1.1 理论基础

1.1.1 系统理论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所谓系统是指由2个或2个以上的元素(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系统理论认为,系统具有多元性、相关性和整体性等基本特征,多元性是指系统一般有多个要素组成;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整体性则是系统的基本特征,并以加和式整体性和非加和式整体性存在,其中我们关注的后者就是系统各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了有利于系统发展和创新的新属性,从而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

1.1.2 協同理论

“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研究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相互竞争与和合作的科学。协同理论的核心为“多元互动、协同发展”,即实质在于强调事物或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各要素或各子系统之间保持合作性、整体性的状态。并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①目标性;②关联性;③动态性。

1.1.3 协同机制

从系统和协同角度认知“机制”,意指由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与外界事物的联系所形成的工作系统,在该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彼此联系、制约及互动调节,使系统在自组织过程中结构优化、效能提升。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机制,主要包括研究生培养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这4个子机制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构建和强化了研究生协同培养各主体间的联系,从而不断推进和实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整体机制的长期、持续和合理运行。

1.1.4 研究生协同培养框架构建

研究生协同培养,内在理念着眼于产、学、研用贯通,使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外在建设表现为机制建设,以体制机制保障协同实现。

从研究生培养涉及的主体分工而言,政府实施宏观调控,高校负责培养,科研院所负责资源互补,企业与社会负责质量监督、评估和反馈。四大“主体”围绕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培养过程中,从需求契合、资源互补、过程衔接、标准整合4个主体关系出发,构建协同培养机制框架,如图1所示。

2 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从国家发展规划中,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契合度。而将协同理论运用到学院研究生发展这一具体领域,通过发挥各主体联合优势,进行高水平、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丰富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

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定位为:立足西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瞄准世界安全科技前沿,围绕国家安全生产重大需求,实行了学院监控、学科把控、团队集中和导师具体负责的四维立体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学科以省部共建为依托,以国家教学团队和省部创新团队为主体,以国家工程实践中心和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为教学支撑,以博硕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为人才培养平台,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工业过程安全与应急救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科研平台,以国家和省部工程中心为成果转化基地,“六位一体”运作,形成了“政产学研用”相融合的开放共享平台,现已成为矿业特色鲜明的安全科学研究和创新型高层次技术及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2.1 校内协同培养模式建构

目前,校内各主体联合参与研究生培养的意识较低,校内资源分配不合理且共享率低,团队合作以及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建设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针对于次,要构建研究生校内协同培养模式,以“协同”为手段,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2.1.1 加强校内协同培养团队建设

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矿山灾害力学、安全信息系统及工程7个二级学科,成立了安全技术研究所、消防科学技术研究所、城市公共安全研究所、安全风险管控研究所等13个研究所(中心),其组成人员为不同学术背景、知识结构、研究方向的导师,目前配备有包括热重-红外-气质联用分析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大型煤自燃发火试验台等94套大型精密仪器的多个实验平台,以支撑各个研究方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同时建设有煤与瓦斯突出参数测试实验室、气体与粉尘爆炸防控实验室、安全人因工程实验室、矿山救援通信实验室等25个可供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实验室,完善培养体系和科研资源可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团队培育方面提供条件保障。同时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在教授委员会和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利用重大科技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加强校内不同学科导师的合作,促进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实现跨学科研究和不同领域知识融合,逐步实现协同教学、协同科研和协同管理。

2.1.2 建立健全科教协同育人机制

学院依托国家级人才、省级教学名师及科研优势,促进教学和科研的深度融合,完善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一方面,加强交叉学科和各研究所科学研究人员的联系与交流,以项目研究和联合培养为纽带,统筹优势资源,将科研资源上升到校所共享资源,实现不同实验室、设备以及数据的共享;另一方面,以学院综合改革为契机,在制度设计和目标导向上,改善“轻教学、重科研”的局面,引导教师从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中将最新的成果及学术前沿热点,转化为课堂教学和课外科技竞赛资源,增强课堂教学和科技实践的知识广度、深度和前瞻性,全面提升课堂内外教学指导质量,构建“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促进科研”双向互动的“专业学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4]。

近5年,该学科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6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5个,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3项,年人均横向科研经费40余万元。安全学院研究生导师队伍中,目前有科研任务的导师占100%,充足的项目和经费能够满足高层次和各类型研究生的培养需求。

2.1.3 构建协同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

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包括招生、课程学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等阶段。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考核是把控培养质量、衡量培养水平,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而质量保障核心要素是不断完善研究生协同培养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各培养主体的协同督导作用。即成立由教师委员会、教学督导组、导师及教辅人员考核小组对课程学习、论文开题、论文中期检查、论文审阅、预答辩及答辩督导考核小组,从获取规定的课程学分、参与的科研和课外竞赛项目、学术论文及學位论文的水平等不同维度考核理论研究能力和科研实践创新能力并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全面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2.2 校外协同培养模式建构

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联合培养、合作交流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新常态。发挥研究生培养各主体优势,集中利用各方主体的资源建设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联盟,提高合作交流的水平与深度,是不断探索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可行路径[5-8]。

2.2.1 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深化校企、校所协同育人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坚持以国家战略、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培养作为重要路径,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9-12]。学院先后与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东集团、兖矿集团、中国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等20余家企业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年均联合培养20余名研究生。一方面,以项目为依托,给研究生提供充足的参与科技项目的机会,使他们接受系统严格的实践训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志趣,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范。同时,利用学院多学科、多成果、多人才的优势,联合科技攻关以解决企业存在的技术难题,实现互惠、双赢。另一方面,通过企业设立各级各类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如学院设立的赛力珑创新资金,每年资助10余名研究生开展基础性和前沿性科学研究,提高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

2.2.2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深化协同育人力度

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目前,本学科共有校内研究生导师5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为适应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在导师新的遴选办法和考核标准实施后,2016年和2018年导师的数量有了明显提高,较2015年分别增长了44.8%和28.6%,师生比也从2015年10∶1降至2018年6∶1,中青年指导教师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占比分别为70.4%和65%,具有博士学位的指导教师占比为88.9%,校内导师结构得到改善,师资力量逐步加强。导师的结构如图2所示。

为进一步优化导师结构,加强协同指导质量,近3年,学院通过遴选和聘用等多种途径选聘校外导师40余名,其中包括行业、企业和研究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目前,校内外导师数量基本持平,校内外导师以研究生培养基地共建和联合科技攻关实际技术难题为抓手,全面考虑各层次不同类型研究所的培养标准和要求,发挥不同主体导师的智慧和能量,优势互补,联合指导,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科学研究等培养环节,促进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优化研究生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结构。

2.2.3 搭建广泛而又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

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13-16]。学院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胡杨人才”暑期夏令营、学术论坛、科研创新实践竞赛为平台,推出了一系列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创新活动。如2012年成功举办了矿业安全博士生学术论坛、2018年成功承办了世界矿山通风大会,从2015年开始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创新实验设计大赛,已成为学院研究生学术交流品牌活动,研究生参与率达到了90%以上。

通过提供与同行专家或者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的平台,旨在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启迪智慧,激发灵感。

3 基于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的成效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正在推进各参与主体科教资源的整合配置,在战略合作、优势互补、培养高端人才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协同机制。汇聚各培养主体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突破各主体间体制机制壁垒,建立必要的运行与保障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协同联动,已成为研究生各培养主体的共识。

3.1 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情况

在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良好师德风范的三代带头人的带领和培养下,安全学科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形成了煤火科学与防控技术、矿井通风与瓦斯灾害防治、矿山设备安全与救援技术、安全管理与安全系统工程等科研力量雄厚,师资结构合理的特色研究方向。

2017年,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获评A-,列为陕西省A类优势学科。

2009—2018年,该学位授权点共培养全日制硕士生500余名,在职工程硕士百余名,工学博士120余名,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具体数据如图3,图4所示。研究生的生源机构进一步得到优化,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硕士研究生在校生规模为280余人,博士为40余人。

3.2 研究生获奖及国际交流

随着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研究生的学术贡献率逐年提高,国际化交流和培养取得了较快发展。近2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共19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11人,获省优秀博士论文3篇,获省部级科技奖9项,25人获省部级科技竞赛奖,发表国内核心及以上论文242篇,SCI,EI检索93篇,2名博士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格,资助20名研究生赴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波兰克拉科夫 AGH理工大学等交流学习。

3.3 存在问题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需要多方参与,但目前培养对象和培养责任主体的地位弱化或主体责任不明确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科交叉融合不够,资源共享不足,跨学科发展面临着人事、资源共享和文化意识壁垒;校企双方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培养质量预期与评价存在明显差异,少数兼职导师存在精力投入不够,合作沟通机制不畅、高层次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在当今研究生教育不断变革的形势下,研究生协同培养这一特点将会被赋予更宽广的内涵和外延。

4 持续提升计划及措施保障

以“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省部共建深度推进”为契机,依托学科和学院的历史优势和区域优势以及在煤炭安全生产工程领域良好的研究与工程背景优势,在国家五大发展理念引导下,创造条件,统筹规划,促进学科队伍建设,加快平台建设,完善协同培养机制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依托特色运作模式,打造开放共享平台体系。依托“六位一体”特色运作模式,强力打造“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开放共享平台体系,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营造优良的条件和环境。

开阔国际视野,提升國内外影响力。依托系列国际会议,强化与美国、奥地利、德国、波兰、挪威、孟加拉等地的高等院校和机构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方面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推动国际合作和交流。

5 结 语

研究生教育不但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关键支撑,更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安全学院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1993年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25年的的快速发展,现已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师资雄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但对标“双一流”建设,需从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协同育人水平等方面,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金龙.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2] 孙 健.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培养过程优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02):41-45.

[3]沈 炯.研究生培养协同机制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黄建洪,张洋阳.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教学—科研”一体化模式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06):30-34.

[5]盛明科,邵梦洁.协同创新环境下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1):17-22.

[6]黄庆享.矿业与安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37(04):449-450.

[7]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教研[2017]1 号[A/OL].(2017-01-17).http://www.moe.edu.cn/jyb-xxgk/moe-1777/moe-1778/201701/t20170119-29539.hcml.

[8]周孝德.西安科技大学校史(1958—2018)[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8.

[9]邬江兴,邹 宏,陆杰青.新兴发展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探究——以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04):38-44.

[10]孙华山,吴 超,刘 潜,等.再论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设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0):56-66.

[11]傅 贵,屈德君,付 亮,赵丽丽.论“安全学科”设立为一级学科的理由[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85-92.

[12]程晓舫,范维澄,王清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火灾安全学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1997(01):16-20.

[13]吴 超.安全学科体系构建综述研究[J].安全,2019,40(01):7-13.

[14]傅 贵.安全科学学及其应用探讨[J].安全,2019,40(02):1-10.

[15]林凌敏.环境与安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实践教学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237-241.

[16]田水承.人的因素、安全应急意识能力与安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36(04):413-414.

(责任编辑:张 江)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机制实践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