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医院财务内控中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

2019-09-10端静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35期
关键词:财务内控全面预算管理医院

摘要: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财务内控工作对其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应重视医院财务内控工作。特别是在新医改深化的背景下,对医院财务内控的规范化、合理化要求更高,应结合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认真做好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实现对医院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出现医疗资金浪费、丢失等行为。

关键词:医院;财务内控;全面预算管理

一、全面预算功能与特点

全面预算的功能: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并根据医院所制定的短期发展目标、长期发展目标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如,其中所涉及的信息、人力资源、资本、业务等情况,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的目标,更有助于优化组织业务的活动;明确预算目标,并将目标精练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完成目标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体预算目标的实现,形成人人有责的重担万人挑状态;有利于实现对业务管理的管控,加强预算的财务预算的控制力。全面预算的特点:具有对医院经营活动全面控制的特点;全面预算是医院尽快达到目标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全面预算的实施具有全员参与的特点。此外,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不仅停留在预算指数发布,预算准备和总结工作中,更应通过预算执行和监控、预算分析和调整、预算审查和评价等,全面提高医院财务预算水平,掌控医院的发展情况。另外,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计划预算管理、资金规划和风险监控。例如,财务人员可以使用“HRP系统”实施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对上述模块进行细致的划分,能够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

二、医院财务内控中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

(一)制订预算指标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组织,收入和支出比较杂乱,这也给医院财务内控预算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新时期发展中,医院财务内控中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首先应制定预算指标,为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奠定基础,进而提高医院内部控制水平。首先,医院应重新梳理战略指标、年度重点工作、科室职能定位等,满足医院的发展现状,制定医院战略总指标,并根据不同科室的发展情况,将战略总指标分解为各个科室的战略和预算指标,切实做好各个科室的预算工作,不断强化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效果。其次,制订预算指标应严格按照医院的患者、协作方、内部流程、财务等进行归纳分析,不断完善各院级指标,并明确牵头科室,确保预算指标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后,所制定的预算指标应结合医院的年度工作进度情况进行制定,合理安排年度规划,并对下一个年度工作进行思考,进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二)编制预算方案

预算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水平,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好财务预算方案的编制工作,保证所编制的预算方案符合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首先,应严格规范预算编制流程,预算管理委员会人员应加强与基层预算执行部门之间的沟通,保证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预算工作能够落实到各个预算执行层,保证编制的预算方案符合医院实际业务开展的情况。其次,根据编制预算方案的要求明确预算编制依据,保证预算方案编制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医院的预算编制应充分考虑到国家的相关政策、医院战略发展规划等因素,同时,应结合医院的各个科室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严格的编制预算,保证预算方案编制的合理性、有效性。最后,应积极应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案,在预算编制方案应用前,医院应先对自身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了解,可对其进行量化处理,深入了解自身的发展情况,才更有利于预算方案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预算方案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加强预算执行

从某个角度上分析,预算执行控制是医院财务内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工作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财务预算目标以及财务控制目标的实现。因此,医院财务内控中应加强预算执行,不断提高财务预算的水平,为医院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首先,针对预算执行方面医院可通过引入先进的预算管理系统,强化预算金额、项目数量等方面的控制,保证预算的全面性、科学性。另外,预算管理系统中所具备的资金支出控制模块,可有效构建费用报销平台,可大幅度提高医院财务预算执行的效果。其次,应明确预算执行的各项任务。例如,明确各个科室的职责和任务,可通过结合科室的发展情况设置预算科目来完成;在涉及预算单元报销的情况下,应严格按照预算项目并结合资金支出控制系统实现对金额、数量的控制,一旦实际金额支出超出预算时,超预算的项目系统将会提示“金额不足”,从而实现对预算始终的控制,有效规避支出预算风险。最后,医院应针对预算执行进行全面的分析。例如,针对各个科室的执行预算情况进行定期、专项分析,及时发现预算执行的不足之处,以便于结合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有效规避预算风险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

(四)加强预算调整

预算调整主要是对现有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是预算调控的一种主要方式。一旦预算调整不合理,将会造成各个经济活动处于失控、松散的状态,从而影响到预算水平,甚至会埋下内部控制工作的风险隐患。因此,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更应重视预算的调整和控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以及医院的发展情况进行预算调整。在预算调整中,应对调整方案进行全面的审批,保证调整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预算调整的随意性。另外,预算调整阶段医院应结合实况明确预算调整的流程,一旦在预算调整中因医院的内外环境变化而造成预算执行偏离实际的情况下,应根据医院内外环境变化情况,及时对医院的预算进行相关的调整,保证医院内部控制的预算工作符合实际情况,提高医院内部控制的水平。此外,为了保证医院内部控制预算的合理性,每年都应在固定的月份对医院的预算进行调整,并将所预算调整的方案提交到相关部门,再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对方案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再将其落实下去。

(五)完善预算考核

预算考核主要针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的预算展开全面的考核,及时发现预算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可有效规避医院预算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因此,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应结合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切实完善预算考核机制,首先,应加强预算考核机制的落实。从以往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调查研究中了解到,虽然一些医院有着健全的预算考核机制,但因落实的不足,未能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得预算考核机制形式化,进而影响到预算考核的实施效果。因此,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应重视预算考核机制的落实,严格将其落实到各个部室中,对预算工作起到有效的监督约束作用,保证各个预算执行部门能够严格按照预算规范要求执行预算工作。其次,应设置合理的核算考核指标。由于医院的科室繁多,因此应针对医院的各个部室情况制定差异性的预算考核指标,再对所有的考核指标进行统筹管理,实施更为全面的考核评价。通过考核评价的所得分映出医院中每个部室的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进而保证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科学性。

三、小结

总而言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真正实现将预算工作落实到医院的各个科室,真正做到全面预算、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目标,从而提升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水平。另外,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是建立在医院发展目标基础上,对预算工作进行不断调整,再加上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案,进而不断强化医院对各项资源的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劉婷婷.新医疗体制下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内控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9);52-54.

[2]程勇.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内控中的应用初探[J].财会学习,2019(28);227-228.

[3]金世红.探讨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内控中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8(28);130-131.

作者简介:

端静,河北省眼科医院,河北邢台。

猜你喜欢

财务内控全面预算管理医院
关于投融资企业财务内控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析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下的财务内控
浅析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下的财务内控
财务内控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