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养老模式下精神养老现状分析及问题对策研究

2019-09-10李薇李婷谢威李敏马德生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养老模式

李薇 李婷 谢威 李敏 马德生

【摘要】:针对追求不同养老生活的老人应该采用不同的养老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农村社区养老却仅以一种较为单一的养老模式来满足不同类型老人的养老需求。现行的大多养老模式虽然满足了老人的物质需求,却很少关注或者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需求。以此为基点,探究社区养老存在的主要弊端,分析“精神养老”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老人“精神养老”问题的切实对策,解决农村精神养老问题。

【关键词】养老模式 精神养老 精神养老对策

一、我国农村精神养老现状

(一)、政府大力投资建设和发展农村养老院,注意养老院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质量,关心、关注老人的身体情况、生活质量以及精神需求,积极促进新时代农村养老新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添砖加瓦;

(二)、农村乡镇府也积极响应国家要求,认真落实项目,注重养老院老人生活质量保障,并在节日等中国传统佳节向老人送去关怀、慰问;正因为国家政府工作的重视,老人生活比较顺畅舒适,文体活动、健身设备等应有具有;

(三)、农村养老模式单一,国家和政府更加关注的是老人的物质生活、温饱等日常生活需求,往往不能达到理解老人精神需求的层次,不能在这一方面做出努力;家人也不了解精神养老内涵,只在物质上给予老人满足;

(四)、我们此次调查的连云港的农村,人才外流较严重,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离家求学,或者因为自己的生活要求将老人送到养老院,并没有很多时间陪伴老人,所以大部分老人并不能经常与家人见面,缺乏交流,在亲情方面有一定的缺失;

(五)、为了保障老人的安全,养老院往往不允许老人独自外出,在没有组织的情况下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活动,生活范围限制,生活单调,不能了解外面世界变化,精神生活跟不上时代发展;

(六)、综合调查来看,养老院负责人对精神养老有一定的了解,会为老人举办文体活动,比如下棋、太极等,但老人参与度并不是很高,在调查问卷中更希望举办的活动是陪伴服务和节日探望活动,更需要的是陪伴、交流,所以针对老人精神需求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二、数据分析

(一)线上问卷数据分析

接受填写问卷的人数中,男女比例为1:3,填写者年龄分布在18~24岁,占比90.34%。在所收集207份问卷中,有134份来自江苏省,占比64.7%。江苏省内的有效问卷多以连云港(51.5%,69份)、宿迁(14.9%,20份)为主。

79.71%的填写者家中有老人。在居住地为连云港的填写者中,家中有老人的占85.5%。可见养老问题是连云港绝大多数家庭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问题。在问及与家中老人的关系时,有效问卷为165份,高频词由高到低排列为奶奶、爷爷、外婆、外公、父母等。

93.24%的填写者更加重视老人晚年生活的饮食及医疗, 72.95%注重老年人的休闲及娱乐,而家庭生活方面占76.81%。其他数据中主要填写的是注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据可依的。年轻时,大多数年轻人还是重视家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人在经历了身体上的疾病,家人的老去甚至离开,让他们越来越认识到养生健康的重要性。而且,生活水平越高的城市,对养生的重视程度越高。

(二)线下问卷数据分析

1. 数据收集和样本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年龄相对较大,有养老需求的老龄人群。通过线下走访,并由工作人员及时记录反馈信息的调查问卷。最终一共收回问卷80份,提出无效问卷19份,最终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6.25%。剔除标准为:1)问卷信息填写不完整或缺漏过大的;2)敷衍了事回答问题的人。

本研究所回收的61份样本的人口特征统计,被试者中男性较女性多一些,在所有年龄段中80岁以上的用户最多,达到50.8%。其中最高龄的参与者为96岁。由此可见本次参与调查的人年龄分布符合研究要求。其中,60.7%的老人丧偶,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不高。学历最高的仅为初中,占比11.5%。

2. 数据描述统计

2.1物质生活

本文将经济生活来源、居住环境、医疗保障等广义归结至老人的物质生活方面,并将它们综合一起,由5个等级的评定测度来反映老人对其物质生活的满意程度。

从图一可以看出,超过五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还比较满意当前的物质生活,而36%的老人表示很满意。仅有比例很小的部分老人表示不满意。数据也很好的反映出当前农村养老的物质方面较以前有极大的改善。

2.2精神生活

老人精神生活需求包括当其内心烦忧的排解、文娱活动参与(如:太极、下棋、打麻将、广场舞等)、精神愉悦的方式等。覆盖范围相较于物质需求来说更广,且更具有直接的疗效性,对老人来说,更能获得满足感。为避免不必要数据带来的困扰,本文经仔细考虑后,选择两个更能反映老人精神生活需求的图二——老人文娱活动参与频率图、图三——老人最希望的活动图。

图二直观地反映了当前连云港农村老人文娱活动的参与情况。为响应国家号召,当地政府有特意为老人多开展相关的文娱活动,但是结果并不如人意。超过五成的老人基本不愿意参加。仅有11%的老人经常参加,29%的老人偶尔参加。

图三为老人最希望开展的活动。节日探望慰问所占比例最高,为42%,陪伴服务为其次占32%,家庭钟点工所占比例最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人需要的东西不仅仅是基本的物质保障,更多的是陪伴、交流。這也是未来我们需要关注的地方。

三、影响我国农村精神养老模式的因素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在现代养老制度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虽然相关政府部门在积极建设养老基础设施、保障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引导志愿组织、慈善组织、兴趣组织等各种老年社会组织进入农村,也在重要节日带点礼品或抚恤金去看望老人,但是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低。

目前,物质养老已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而精神养老,至今没有专门的政策法规,社会支持也很少见。精神养老法律不完善且难以具体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规定了子女对老人物质赡养的责任,但忽略了对老人精神赡养的责任条款。精神养老法律的具体落实,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相应建立配套的政策法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并未落实。

(二)子女忽略精神养老

子女赡养老人一直是农村养老的主流思想。子曾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表明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不仅包含物质方面的养老,而且包含精神方面的养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子女往往都是重视物质生活而忽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甚至有些子女认为,只要自己不谩骂、虐待老人,给予老人衣食住行的支持就是尽了孝道。

同时,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子女外出务工之后与家中老人的联系减少。一方面,子女们一般会在逢年过节才会回家看望老人,时间上的集中与间断,给老人带来了较大的落差感。另一方面,由于子女回家与老人之间空间距离比较远,造成了子女探望老人的频率低,在家停留的时间短,老人从中获得的情感补偿十分有限。

(三)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连云港的经济处于相對落后水平,大多年轻人、中年人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不得不离开家乡、家中的老人,整年外出务工,只有在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这种现象已成常态。这就直接造成老年人经常独自待在家中,两代人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相互的沟通也越来越少,导致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严重缺失。

目前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精神养老服务设施非常稀少,即使在经济条件稍好的农村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健身场所、娱乐活动场所、老年图书室等也较少。

(四)农村老年人缺少自我精神养老能力

经过调查,大部分老人不愿意和子女们住在一起,他们持有和子女住一起就会不自由的观点,但是他们又渴望在空闲的时候能和家人聊聊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精神需求的部分缺失。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少读书看报,聊天、看电视、打麻将是其最主要的精神娱乐活动。即使是看电视也避免新闻类的节目,这就造成他们与时代的部分脱节。

四、问题建议

综上所述,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精神养老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而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必须结合大时代环境与当下实际情况,同时借鉴西方先进的福利保障制度与管理经验,借此使全社会加强对农村精神养老的重视,并推动我国农村精神养老改革。

(一)宣传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千年前思想家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是老龄人获得爱的最主要来源。政府应该大力倡导新型孝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弘扬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文化。给予农村老人精神关怀,可以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工具帮助老年人打发无聊时光。当地政府应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挖掘优良家风故事,让优良家风进校园,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尊老爱老的优秀素养。

(二)政府加大农村养老支持力度,发挥其主导作用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原则。而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政府在保障民生的过程中更应该保障他们的民生。除了节假日探望外,平时更应多多组织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这样,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获得升华。

(三)完善养老制度建设

为促进农村精神养老建设,完善这方面的法律制度必不可少。法律制度作为新时代捍卫自身权益的武器,可以敦促当地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种多样的休闲娱乐中心,如老年歌舞团、棋牌社等老年兴趣组织,使得城乡养老在这一方面达到平衡,从身边填补老年人的空暇生活。同时政府可以将精神养老纳入政府考评标准,将精神养老建设基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这更有助于加强政府对精神养老的关切。当地政府也应该大力发展乡村经济,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这样也可以多多陪伴在老人身边,使得老年人拥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2】史云桐.网络化居家养老:新时期养老模式创新探索.

【3】杨英法:《构建和谐社会在城乡结合部面临的难题及其破解》

【4】青连斌:《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5】谷玉良:《农村人口外流与农村养老困境》

【6】韩振燕,李东林.农村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猜你喜欢

养老模式
发展“互联网+”老龄服务产业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引导城市消费对接旅游消费的异地养老模式探索
社区居家养老医疗保健服务综述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创建新型体育养老模式可行性探索
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初探
吕梁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保障模式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