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要重过程

2019-09-10匡艾文

科教新报 2019年46期
关键词:铁块除数教法

匡艾文

日前看到一则故事:有个学生计算圆锥体积,总忘了乘1/3。后来,她参加了一个兴趣班,老师让大家用冰淇淋的空筒(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往与“空筒”等底等高的圆柱筒里倒,倒了三次,刚好倒满。从此,她再没忘记乘1/3。她激动地说:“我们老师放着这么好的游戏不让我们做,却逼我们背公式!”

孩子的话发人深省。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把“数学过程”(即理解数学、形成数学思想方法或用数学解决问题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忽略或一笔带过,而着重强调“数学结果”(即概念、定理、公式及计算化简的方法),短期看来,学生会做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知识点会逐渐淡忘,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另外,由于学生不是主动探究,长此下去,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造性思维。为扭转这一局面,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一、在公式教学中重视“数学过程”

人类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通过教育活动得以发扬光大。在数学教学中,当我们以十分简捷的方式把大量公式、概念、法则等传授给学生,而舍弃了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失去了亲自探究和发现知识的机会,甚至有意无意地扼杀了探索和创新精神,让学习成了单纯继承而远离了创新发展。

小学数学中有关圆的周长的教学,有的教师把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轻描淡写,而着重让学生记公式。而有的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主动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上述两种教法都教会了学生求圆的周长,第一种教法在当前的考试中学生的分数也许还会略高于第二种教法,但长远看来,第二种教法下的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形成的创新探索意识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在计算教学中展示“数学过程”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活动。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在小学教材中是把除数转化为整数,然后沿用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的,其中的“转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若老师直接告诉学生,那么学生只是学会了计算,却没有学会数学思想。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通过设计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如: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提出:“老师拿了3.5元钱去买铅笔,每支铅笔0.5元,最多可以买几支?”学生很快报出可买7支,列式是:3.5÷0.5=7。算式中除数和被除数都有小数点,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马上回答是把“元”转化成“角”来计算,即35÷5=7。

三、在练习教学中体现“数学过程”

小学数学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圆柱形玻璃容器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把一块铁块从这个容器的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了2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面对这道题,老师没直接告訴学生“水下降部分的体积就是铁块的体积”。而是先从“乌鸦喝水”的故事讲起,让学生猜到“向瓶中放进小石块,水上升的体积是否等于小石块的体积?”再让学生做实验,最终让学生领悟“水下降部分的体积就是铁块的体积。”整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思考,主动尝试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在教学中注重了“数学过程”的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数学的“魅力”也得到了充分展示。

猜你喜欢

铁块除数教法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铁 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English teachers play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商和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吗
紧扣“不变量”灵活解决问题
如何在除法估算中求近似数
问题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