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珍惜还在坚持入户家访的老师

2019-09-10宋鹏伟

科教新报 2019年46期
关键词:福州市入户教育局

宋鹏伟

近日,一条福州市教育局公开回复家长疑问的帖文,在网上引发关注和讨论。家长发帖问:学校为何放着电话、微信等通讯便捷的方式不用,反而安排入户家訪,并直指入户家访“耗时”“没必要”。对此,福州市教育局回复称,入户家访并未过时,它是老师和家长之间“最直接、最有温度的沟通方式”。

(11月6日《北京青年报》)

  面对老师的入户家访,非但不感激,还质疑是形式主义,这样的家长的确罕见。其实,这也正好反证出家访的必要性——对待同一事情,老师和家长的看法可能迥然不同,出于为了孩子更好的共同目的,达成共识是有必要的。

  家访是个具有时代印记的词汇,90后及以下的年轻人可能感到陌生。无论好坏,这种曾经普及的家校沟通方式,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只有少数学校和老师还在坚持。一方面,必要性比过去降低,确是不争的事实。电话、微信等沟通工具的普及,使得家校沟通方式多样,而且更及时、更立体;另一方面,既然不是教育部门的硬性任务,加上没有资金支持和鼓励,多数老师也不愿意去家访。更何况,还有很多家长不愿配合或者过度配合,家访也未必能掌握真实情况。

  然而,家访的作用和优势却无法被新型通讯工具完全取代。首先,家访是对学生情况的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父母的文化水平和教育方式,可以通过家访直观感受到,老师可以对孩子的性格成因、习惯特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其次,家访是难得的一对一沟通渠道。虽然现在加个微信也可以聊,但毕竟时间有限,多局限于一事一问,能够和老师坐下来相互沟通、解疑释惑,其实是很奢侈的事情;最后,家访有其独特的温度。老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指挥者,平等的姿态更有利于深入沟通,而孩子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爱护,进而增进师生关系。

  因此,那些主动坚持入户家访的老师需要家长们珍惜,更需要有关部门和学校从制度待遇上予以保障,让他们的付出得到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猜你喜欢

福州市入户教育局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奇妙的梨子提琴
入户盗窃的罪与非罪
教育,是一种成全——福州市宁化小学“成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冬夜听雨
西平县谭店乡开展计生“十入户”活动
奚爱国
对雪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