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分析

2019-09-10邢环宇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8期
关键词:专业术语软件课程

摘要:改革开放期间我国打开了国门,让中国走入世界,同时让世界了解中国。在这一个漫长的过程中我国是需要较多的优秀翻译人才来满足对外交流的需求,因此各高校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实用性、专业性的翻译人才为重点全面建设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供国家发展需要。本文提出建设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策略,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势下,我国的对外交流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国培养更多的翻译人才,让他们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沟通的桥梁,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许多地方的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都已经脱离了实践,这样会使翻译人员综合素质较为低下,而各地方高校也应当追随时代的潮流采取科学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高能力的翻译人才,这样可以满足我国外交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脱离实践

现代的社会对翻译人才的要求都很高,其不仅需要翻译人员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较为灵活的处理某一些疑难杂事或者涉及知识盲区的事情。而大部分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脱离实践,其都是在沿用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课本中的内容去传授知识,而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可能都是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的理念,有些和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内容是违背的,教师只是让学生学习简单的理论知识,但是没有让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去具体的应用到实践中,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落后于实践发展,不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

很多高校都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教授知识为教学的基本模式,教师在课堂中只能给学生教授固定的、有限的理论知识,学生不能通过多次实践机会去快速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而实践中翻译就是要推陈出新并且还要求翻译人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学生的实践机会少,脑海中一直都是教师讲授的固定的翻译模式,这样不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翻译能力。

(三)教学缺乏深度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翻译有关的产业和行业均有涉猎,但是其具体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简单的向学生介绍或者学生只能粗浅的了解某一具体领域的皮毛,而没有时间去深入某一具体领域去研究,这样学生学习到的只是基础的理论知识与基础的翻译技巧,而学生只能对许多方面的知识都有较浅的掌握,某一具体领域都可以去做,但是其不能深入某一具体某一专业领域,缺乏专业性。

(四)教学内容单一

实践中学校还是重视对学生翻译实务的教学工作,例如高校会开展翻译实务学、翻译导论等课程,教师会给学生讲授翻译的技巧和理论知识,而这种教学模式只是按照传统的灌输式的方式去传授知识,教学内容也只仅限于翻译的实务理论知识与技巧,很少运用先进的教学内容去丰富学生的学习,使教学内容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二、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策略

(一)引进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去引进一些在国外生活或者工作的优秀翻译人员,并让他们在任教的过程中多向学生分享国外的先进翻译理论知识,并且高校也应当定期组织演讲或者教学研讨会,让具有先进经验的教师向其他教师分享优秀的教学经验,并且在分享之后就会慢慢形成一股校园学风,这样一直下去就会使学校的教学经验处于前端,并且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学奠定基础。

(二)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应当与一些优秀的外企或者涉外项目较多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让学生每年都去各大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学生在企业中可以运用自己的实际所学去帮助企业解决日常事务,也可以让学生在处理公司对外业务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但是在学校合作的企业之外,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企业业务领域去实习,让学生能够自己在喜欢的行业提升自我,为了检查学生的实践成果,学校应当拟写一份实习报告表格,让学生在报告中如实、详细地记录自己实习的所想所得,这样学校可以从每一位学生的实践表格中分析哪一个行业知识应用较多、哪一个企业值得加强合作以及如何高效利用校企合作这一平台去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教师在分析完毕后需要总结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学到实际的知识,能够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这样高校教师就会不断的完善其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三)加强专业术语的教育

对于翻译人员来说,简单的对话或者日常的交流语言的翻译是较为常见,也是较为简单的,但是翻译人员一旦遇到一些专业术语就会出现偏差或者翻译完全曲解原意,因此高校应当多注重专业术语的教育。有些专业比较高深,翻译人员有可能只是了解某一具体专业领域的星点知识,其在遇到较为复杂或者高深的专业术语时,身边如果没有专业的翻译人员或者翻译人员身边没有翻译软件可以利用时,翻译人员一时之间不会了解其深意,只会按照自己的理解以及以往的理论知识去翻译,这样翻译出来的有可能与原意有稍微的偏差,甚至有可能与原意背道而驰。

高校应当定期开设一些专业领域的专题讲课,比如医学讲座、法律讲座、财务理论知识讲座等,在讲课中学生通过倾听专业课程了解其专业课程中的含义,在理解了专业术语之后就会在翻译时更好地理解其意思,这样翻译的结果就会更加准确,也减少了翻译者翻译的时间,这个提升了学生的翻译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翻译的准确度,是较为科学、合理的一种教学方式。

(四)设置多样化的教学课程

高校应当设置多样化的课程,让学生可以多方面了解翻譯知识,从而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例如学校应该设置计算机名词翻译课程、旅游翻译、财务知识翻译、法律知识翻译等课程,学校可以将之设置为必修课程,将学生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当成学生的必备知识,也可以设置为选修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一门或者多门课程去学习,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基础技能,同时也为自己将来的翻译事业中可能会遇到的专业知识翻译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五)加强学生使用翻译软件的能力

实践中翻译人员在自身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其遇到新的挑战时可以借助翻译软件去翻译内容,翻译软件的使用是每个学生所应当掌握的基础技能,因此教师应当在日常中多向学生教导使用翻译软件的技能,让学生学会应用软件,提高使用翻译软件的效率。学生在学会和熟练使用翻译软件之后,遇到自己不会的内容便会借助软件去实现目标,这样可以解决不会翻译的难题,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翻译效率。

结束语

实践中我国对翻译人员的要求是较高的,其不仅要求翻译人员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也需要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较高的专业性,因此各地方高校应当跟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方式,让学生不仅可以应对日常简单的交流翻译,也可以成为各专业领域的优秀翻译人才,这样才能适应我国不断走入世界、不断发展的需求,同时学生也应当多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增加实践的几率,让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不断丰富自我。

参考文献:

[1] 白莹.市场需求视域下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要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

[2] 王银泉.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微[J].外语界,2013(02).

[3] 马佳瑛,章洁.本地化行业发展及本地化翻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J].陕西教育,2013(01).

[4] 王秀平.市场经济条件下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J].台州学院学报,2016(05).

基金项目:

本文为“项目:2018年度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课题名称:“一带一路”视域下的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研究;批准号:18YYD41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邢环宇,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系讲师,1987年10月出生,男,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职称:讲师,研究方向:翻译

(作者单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专业术语软件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看懂体检报告,提前发现疾病
有趣的识花软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美国航空中英文官网隐私政策翻译对比分析
丢弃“正确的废话”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自行车的发明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