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课程属性 提升综合素养 落实绿色教学

2019-09-10蒋红军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科学管理综合素养课程建设

蒋红军

【摘要】教學要基于儿童、尊重儿童,教学中要关注学情、研究学情。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面,让教师的“教”走在课堂前面。通过课堂建设来引领教学质量提升,通过课堂阵地来落实质量提升,通过科学的管理来保障质量提升。

【关键词】课程建设 综合素养 科学管理

我校一直以来强调本色儿童的培养,追求绿色教学。在追求学校绿色教学的道路上积累了诸多有效的经验。在教学中关注学情、研究学情,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面,让教师的“教”走在课堂前面。教师每节课的教学皆是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基础与情感基础)和学习状况之上设计教案,课中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课后以巩固与拓展个性化作业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课程建设引领质量提升

1.课程建设有规划

学校课程建设秉承鸣凤书院文化的研究之风、学术之气、育人之格,以“不拘一格”为办学理念,从课程建设人手,进行了整体规划,科学构建了自能教育的框架体系。

2.学科教育有主张

通过学校层面对学科教学进行顶层设计,让所有教师将学科教学主张形成共同的理念。从2012年起,学校提出了开放语文、探索数学、情境英语、体验科学、魅力音体美等学科教学主张。

开放语文:2016年开始我校以“开放的教材”“开放的识字”“开放的表达”“开放的悦读”“开放的活动”五个支点支撑起我校“开放语文”的课程研究,以“回归本真生活”“合理开发教材”“鼓励探索实践”这三条实施途径,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途径,全面丰厚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探索数学:分别从“新授课研究”“兴趣课研究”“新型课研究”三个纬度来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师为每节新授课研制了探索性学习单,把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课前预热带入到课中高热,分层设计的探索性作业单,把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变单一重复为多样多层可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行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课、阅读课、活动课研究,学生在自己选择的课堂里,自主探索和交流感兴趣的问题,与同学分享,与老师共学。数学实验课、“互联网+”数学课的研究,学生更是在探索数学中获得更多快乐和思考。感受到数学的“美”“趣”与价值。

情境英语:注重情与境的结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的规律,寓学生语言的综合能力培养于情境之中,大力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努力探求出一条科学、低负、高效的教育教学新路。

体验科学:立足课堂教学,通过课内实验,组织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激活学生的科学智慧,分享收获的体验。同时,以主题研究的形式,将科学探究引入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动力创造,享受科学实践、科学创造带来的乐趣。

魅力音体美:积极探索“‘小微乐器’进课堂”“创意手工编织”“水墨国画”“趣味运动会”艺体坊等艺体教育新路径,推进体艺2+1工程,多层次、全方位地为学生搭建锻炼成长的舞台,让本色儿童遨游在艺术的殿堂里“感受美、发现真、播种善”,徜徉在运动的快乐中,让艺术和运动的种子生根、发芽,绽放绚丽的花朵。

3.校本教材有开发

结合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删除、替代、补充和改编,不断开发教材、拓展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丰厚了课程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4.学科实践有活动

各学科每学期都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语文有读书、朗诵、演讲等活动;数学有社会调查、数学游戏、小鬼当家等活动;英语有演讲、唱歌、情景剧表演等活动;音体美有音乐会、趣味运动会、画展等活动;科学有机器人、七巧板、金钥匙等活动。

5.学校活动有主题

“活动促发展”是我校课程建设中的一大举措,结合丹阳市学校教育内涵发展创新项目,每学年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系列化学科活动,把学科专家、兄弟学校伙伴请进校园,为我校学科建设提供理念支持。

6.学生活动有系列

学校形成了各学科各年级每学期的活动序列。多样化的学科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习渠道,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课堂阵地落实质量提升

“自能课堂”的实践研究是我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在“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下,学校构建了“课前自学,课中导学,课后延学”的自能课堂的教学模式。

1.课前自学,强调重心前移

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面,让教师的“教”走在课堂前面。教师的备课要研究学情,教师的上课要依据学情,学情来源于自创自编的“预习卡”。

2.课中导学,力求教学精准

预习之后的课堂教学如何进行?应该是以学生交流预习收获和疑问为起点,教师真正做到将教学的指向对准知识的疑难处,学生认识提高的障碍处以及能力培养、发展的关键处。这些疑难处、障碍处、关键处则在平时集体备课时教师的共同探讨中产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从而保证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依托,积极消化、领会、体悟、构建新知。

3.课后延学,注重拓展应用

课堂是关键,但不止步于课堂,应让学生得益于课堂,发展于课外。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到生活中体验、实践,有更多的时间阅读、交流。由此发展出许多富有特色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如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循环日记、阅读存折、生活调查、动手实验等。

三、过程管理保障质量提升

1.关注常规检查

教学质量管理聚焦于教学常规检查,学校在教学质量管理周期上做到一学期规划、一周一检查、一周一集备、一月一反馈、一月一教研、一学期总评,教师充分利用周前会进行反馈,学校参考学校工作绩效考核方案,奖优罚差。

2.关注备课环节

学校实行的是主备在先、集备完善、从备分享、个性化修改的过程。在课堂环节,加强随机抽课和定向听课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听课与检查备课相结合,听课与检查学生作业相结合,听课与反馈相结合。

3.关注教学质量

学校不光注重传统意义上的“一分两率”,还将教学质量纳入优秀年级组、优秀备课组的考核,突出团队价值。

学校不仅关注语、数、外学科的教学质量,更关注综合学科教学质量。学校把综合学科质量纳入学校质量检测体系,教学实现常态化管理。进入复习阶段,综合学科不停课,教学常态化,教师强化学生综合学科专业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关注多元评价

对于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学校针对学科特点,提出了多元评价、过程评价,要求将学生平时表现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不只是看结果,更要看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更要关注学生学科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平时学习认真的学生,期末时可申请免试,学校根据记录评定,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免试生比100分更具荣誉感。

猜你喜欢

科学管理综合素养课程建设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对社区治理的启示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基于多角度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童诗”也精彩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