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2019-09-10周国祥

天津教育·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书籍图书中学生

周国祥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农村中学教师既要看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给学生创造阅读空间、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坚持读书,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學生语文素养。

一、创造阅读条件,支撑阅读习惯的养成

农村地区阅读条件差、可读书籍不多乃是不争的事实。为了给学生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性发展的空间,教师要从三方面抓起: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即与学校积极沟通,不仅给每一位同学办理一张借阅证,允许他们随时借阅三到五本书,拿回家读,还要开放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室,引导农村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接触更丰富、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和知识信息;二是建立班级图书角,即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课外读物统一放置在教室的一角,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借阅制度,如一次只能借阅一本书、每本书的阅读时间不能超过五天等,大家轮流担任管理员,监督同学们的图书借阅情况,既要让图书角的书籍良性流动起来,又要保证书籍的数量、质量不受影响,促使学生在“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心理状态下积极阅读;三是引导家庭设立图书柜,即在家长的支持下,在孩子的床头专门设立一个装满图书的小柜子,随时都能伸手拿到自己喜欢的书籍,用阅读取代手机和电脑游戏,让学生浸染在满满的书香中,耳濡目染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激发阅读兴趣,助力阅读习惯的养成

兴趣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最大助力,但兴趣不是突兀而来、更不是三两天能养成的。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兴趣的激发必须是循序渐进的:一方面教师要定期安排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既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让他们明白怎样自主阅读一本书,又要选择合适有益的书籍推荐给他们,避免他们或盲目读书、读完后没有任何收获,或接触到不良内容,从而真正做到“开卷有益”;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适时举办各种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阅读内容的选择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不要一次性过多、过急,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还要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频繁沟通中共享阅读体验,在分享中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促进自身的不断成长。

三、坚持一日一读,保障阅读习惯的养成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朝夕之功,它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具体地说,一是要坚持每天读书且保证阅读量,具体内容上不作要求,可以读一个片段,也可以读一篇文章,只要每天都读够量且长期坚持即可;二是要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即一边读书一边摘抄、记录,这些即时闪现的思维火花逐渐积累成丰富的“素材宝库”,既方便自己随时翻阅,也有利于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分享,更为再次阅读、写作奠定了基础。在这样长期坚持的积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绪,运用好肯定、激励的各种策略,在言语上肯定、鼓励,在行动上示范、奖励,多方面帮助、扶持,引领学生从不情愿到心甘情愿、从磨磨蹭蹭到主动阅读、从检查督促到自主交流,一步一步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四、结语

总之,农村中学教师既要看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给学生创造阅读空间、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坚持读书,又要清醒地认识到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将其贯穿于日常教学始终,才能养成好习惯。

注:本文为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中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S[2018]GHB3936)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书籍图书中学生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班里有个图书角
书籍与少年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