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19-09-10郑学张苍荣

天津教育·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积极主动学习成绩理论

郑学 张苍荣

激励教育指的是教师在课上或课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夸奖,并且进行正面评价,长此以往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满怀热情,学习成绩才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与突破。

一、教育激励理论分析

所谓激励,就是指通过合适科学的方法,刺激人类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教育激励理论就是将激励的方法与教学方法进行结合。这种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长处进行认可,并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表扬,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习更高效地完成。

在教育激励这一方法中,教师要多注重学困生,帮助这类学生找到学习的信息,通过奖励、夸赞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从而爱上学习,主动学习,能够有效地掌握基本的学习理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初高中班级管理

(一)初中班级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也越来越重视。在学校中,班集体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班级管理是否理想,与学生接受教育的情况是分不开的,具体来讲,班级管理同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以及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初中班级的管理方式还是传统的教育理论,这种模式下,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这种观念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它不能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状态,打压学习积极性。

(二)高中班级管理现状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即将脱离父母管辖的时期,对于校园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希望通过学习认识世界,所以对于知识是非常渴求的。然而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他们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在遇到重难点问题时习惯退缩逃避。所以教育激励理论在高中班级管理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一)期望教育激励理论

教師对于学生都有一定的期望值,如果这种期望能够正确地表达出来,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被期望的学生会给自己心理暗示,定下学习目标,并时刻激励自己前进,实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能够引导学生更主动地融入学习中。

(二)关爱教育激励理论

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是独立生活的个体,在学习成绩不理想,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产生消极心理。在这个时候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怀,并从教师那得到生活的建议,学生就会很快走出阴影。

(三)榜样教育激励理论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对于初、高中学生来说,教师如果能运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模仿其行为、观念等,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同时,教师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运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生活。

四、结语

经研究发现,在每个优秀的初中班集体中,都离不开教师对于学生的激励,教师的鼓励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能够结合教育激励理论,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不同优点,并且对于学生产生的进步予以表扬,关心学生的成长。学生在教师的关注下,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在学习中就会端正态度,满足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有些同学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会无意影响到其他学生,所以班级也会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的氛围,带领学生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有一个优秀的品格。所以,在初、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结合教育激励理论,帮助学生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让学生在有效学习的同时,还能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

(责任编辑  林 娟)

猜你喜欢

积极主动学习成绩理论
兄弟让举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名落孙山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创设情景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浅谈诵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放飞学生灵性的翅膀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