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村小学美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策略

2019-09-10刘宁

天津教育·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教学活动绘画

刘宁

學校开设美术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实际情况是,美术课程在小学阶段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在大多数农村小学学校。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思维活跃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基于此,我以农村小学美术课程为例,探究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关注学生,以鼓励为主

小学生对外界的一切事物既好奇又敏感,他们虽然有时会缺少表达,但是可以通过绘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教师应该在重视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满足其身心发展的需求;多关注学生课堂表现活跃度以及绘画作品的完成度;多鼓励小学生真实表达自我,帮助小学生自由成长、快乐成长,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我带领学生们外出踏青,春风徐徐吹来,让人十分惬意。在和煦的春风,有些学生嬉笑打闹,追逐奔跑;有些学生三五成群,采摘野花、野草;还有的学生干脆躺在草地上,沐浴在阳光下。15分钟后,我要求全班学生围坐在一起,拿出手中的画笔和纸张,绘制一幅你喜欢的春景图。学生们听到后,马上兴高采烈地拿出了准备好的绘画工具,思考片刻后,纷纷动起了手中的画笔。我发现有些学生画了一棵奇大无比的树木,因为他喜欢绿色植物;有的学生画了几朵云彩和太阳,因为她享受这种天气;还有的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涂上了一片黄色的草丛,因为他说不久之后,这篇绿油油的草地就会变得干黄、枯萎。等到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手中的画作后,我邀请每一位学生为全班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作品内容,而其他学生如果喜欢这幅作品,就要鼓掌。听到我的要求后,学生们举起自己的美术作品,大声介绍其中的内容,获得了其他学生的掌声鼓励。轮到班上一名内向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时,大家看到她画了一片蓝色的小草,引来了大家的嘲笑。见此情景,我马上制止其他学生的恶劣行为,并耐心鼓励这名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原来她喜欢蓝色,觉得蓝色的事物十分漂亮,于是决定把自己看到的一切事物画成蓝色。获悉了小姑娘的内心想法后,我称赞了她想法独特,并借此机会为班级的学生们解说了蓝色代表的含义,蓝色的天空和大海是如何形成的等生活常识,增加学生们的生活阅历。

在本次绘画教学活动中,我积极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关注每一位小学生的成长和表现,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用心做画,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在美术教育中学到新的知识,获得成长。

在这次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耐心地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增强了他们表现自我表现欲望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升了学生们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们身心健康成长。

二、尊重学生,从内心出发

有些小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有些学生活泼好动,说个不停。但是在绘画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可以面对同一张画纸,尽情表达内心的感受。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让学生保持童趣,遵从自己的内心进行创作。

为了让小学生了解这个世界,我经常会播放《趣看系列》《趣看世界》《趣看地球》《趣看海洋》《趣看森林》《趣看极地》《趣看城市》等视频,激发学生的绘画欲望,丰富学生的绘画内容。从浩瀚星空到微小细尘,从侏罗纪时代到未来之旅,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一幕幕铺开在眼前。在丰富多彩而奇幻莫测的动画场景中,学生感知了世界的美好,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想象力。于是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抒发在画纸上,画出了一幅幅想象奇特、色彩斑斓的作品。有小巧的恐龙家族,有热闹非凡的外星世界,有五颜六色的动植物景观……我在教学中从来不局限学生们的想象,也不纠正学生们大胆用色,只是让学生们遵从自己的内心,画出自己心中所想、所感的世界,保持小学生的童趣。等到学生们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后,我把它们都张贴在教室的后面,举办了一场“亲子绘画展”。我把邀请家长的任务交给了每一位小学生,希望他们的家长能够准时出席画展活动,欣赏学生们的绘画作品。第二天,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如期到达教室,和自己的孩子参与了画展鉴赏活动,对每一幅作品都给予了赞赏。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找到合适小学生的教育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小学生建构自己的独特的内心世界;其次,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手中的画笔把内心想法画出来,提升了美术创新能力;最后,教师举办了一场亲自绘画鉴赏活动,拉近家长、孩子之间的距离,顺利完成了此次的教学目标。

三、创设情境,多样化教学

给出固定的绘画主题、在固定的教室进行绘画创作,让学生失去了创作的资源和兴趣,因此,为了小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绘画兴趣,唤起学生们天性,让学生从沉闷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如,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情境,帮助学生增加创作灵感。这个游戏就是“每人画一笔”的游戏。我让班级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学生负责画出一头大象的样子;一组学生则是被要求画出长颈鹿的样子。在游戏开始之前,我先详细说明了游戏的规则,那就是每一名小学生只能为这一幅画添加一笔。学生们听到后,跃跃欲试,都想要为这幅画画上关键的一笔。随着游戏的开展,有些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促使画作越来越偏离正常的轨道,变成了“四不像”:大象的鼻子变得很短,还被画成了猫的鼻子;长颈鹿的脖子很长,但是被涂上了五颜六色的颜料。20分钟过去了,每一位小朋友都在画作中画上了自己的重要一笔,共同合作完成了一幅画。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用一个小游戏开展课堂教学,使小学生们都沉浸在游戏的乐趣中,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还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在完成绘画创作后,我看着这两幅“奇形怪状”的动物作品,提出了问题:请同学们鉴赏一下,画中的哪一笔最精彩?同学们听到后,有的说是自己的那一笔最精彩,有的对其他同学“浓墨重彩”的一笔做出了客观评价;还有的学生认为大家团结合作才完成了这幅作品,哪一笔都很精彩。听到学生们的回答后,我十分欣慰,对他们的回答都给予了肯定。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其中,并能够与我、同学之间互动,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们在游戏中学到了新知识,在解答问题中培养了思考能力,在作品鉴赏中做出了正确、客观的评价,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绘画的灵感来自生活和自然,教师应该在绘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体验、发现、想象和创作的能力,帮助学生自由成长、快乐成长。我认为,情景化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情景教学可以拉近孩子与自然、生活的距离,刺激学生美术创作兴趣,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营造出一种和谐轻松又高效的课堂绘画氛围。

四、结语

小学教育是学生正式接受教育的起点,成功的小学生教育可以使小学生具备健康的身体、创新能力、服务精神和合作态度,小学教育将伴随学生的一生。因此,要求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要切实提高小学美术教育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开展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绘画中的反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善于利用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尊重学生个性,不局限学生自由发展;创设多种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小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教学活动绘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小学美术课堂中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究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喜欢的话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