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中朗诵的再认识

2019-09-10宋红柳

天津教育·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声乐歌唱课程

宋红柳

朗诵是衔接在语言与歌唱中间的重要环节,是声乐教学必须重视的基本功训练之一。导向歌唱状态的朗诵,部分具有歌唱时的发声状态。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运用朗诵的状况分析

(一)课程设置情况

关于朗诵在国内各个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每个学校情况都不同,大致会有这么几种情况:有很多音乐专业有朗诵正音课程,或者在表演课里面有这一部分课程,而很多综合类大学音乐专业没有设置专门的朗诵课程。

(二)声乐课程与朗诵的结合运用情况

无论是否设置了朗诵课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中还有一个环节是相对缺乏的,那就是在声乐课堂,是否会将朗诵运用上?怎么具体运用?相对缺乏具体可行的教材及标准要求,缺乏根据年级或者演唱程度,演唱中的吐字能力,做等级的划分和相应材料规划训练。此外,在歌唱学习中,关于声乐和朗诵的关系,朗诵对声乐的意义,怎么训练朗诵,有许多论文与专著都有所探讨,有各个方向的探讨,如民族声乐的行腔归韵、十三辙训练、美声作品的辅音与母音的运用等等。但是,声乐教学是个细致而漫长的工作过程,每一个阶段具体而规范的达到一定的声音能力、语言标准需要细化的步骤。本文就针对具体实用的训练方法与标准,总结一些个人教学认识与观点,希望对声乐教学有所助益。

二、朗诵课程作为声乐重要辅助课程的再认识及教学安排

(一)再认识朗诵与声乐的各种关系

首先要理清的一个关系就是:朗诵与声乐或者说歌唱,两者哪个技术难度更大,是否可以不具备朗诵能力也可以学好声乐?很多学生或者声乐工作者都存在认识不清,还存在一部分唱歌挺好,但是歌剧里面台词,音乐剧里对白,报幕主持难以胜任等状况。虽然说,人的精力有限,或者说术业有专攻,不能既唱歌又报幕都做好,但是,是否该有基本的台词或者报幕能力是一个认识和基本功的问题。事实上,我们看到,大艺术家歌唱家常常在访谈时也是口齿清晰,声音圆润,足以担当朗诵或者台词报幕工作。此外,朗诵原本是歌唱发声的起跳准备,和声乐的关系相当于行走与奔跑的关系,可是很多学生还有歌者越过朗诵,直接发声,发声完直接唱歌,甚至给社会留下印象,学声乐就是学“mi、mi、mi、ma、ma、ma”和飚高音。没有对发声母音的琢磨,练声甚至连母音都无法准确。唱歌省略了关于歌曲的各类工作,尤其朗诵是重中之重,导致唱出来的歌曲粗糙不堪,失去了艺术基本水准,这样的艺术道路最后就越走越窄,失去了方向。

(二)开设课程的时间与方式

朗诵作为声乐歌唱的先期训练,课程应该是开设在第一学期,开设时间至少应该有一年以上,此后学年也应该作为声乐及相关课程的重要部分不断强化,如歌剧音乐剧排练,表演实践课程,都要进一步不断加强深化朗诵的能力。因为朗诵不仅仅涉及最后表现力非常强的歌词朗诵、各种题材表演诵读、台词对白,还存在很多来自各个地域民族的学生基本普通话发音不准,很多学生说话用声方式不科学,以及演唱所涉及的各种方言语言学习问题。所以,在一年时间里先打下基本普通话咬字吐字的字正腔圆功底,都是不容易的,需要大量正音练习、绕口令、基础语言材料、基本歌曲朗读朗诵的训练,所以说,开设朗诵课程时间要早,并且延续训练。

三、紧密结合声乐曲目的朗诵训练具体教学方法

(一)中外歌词朗诵的技巧与方法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无论来自内地教育相对发达地区如河北、山东,还是相对滞后地区如甘肃、新疆,绝大部分大学生对歌曲都存在能唱不能读,唱着能背下来,单背歌词背不下来,如果要朗诵,更是没有教师细致教授过,自己也没有尝试过,觉得各种奇怪和不适应,这是因为缺乏思考和深入研究导致的结果。中国汉代著名的关于诗歌的评论《毛诗序》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詠歌之……”所说的就是指歌咏是语言的更强烈表现与抒发。单以学院教学里的意大利美声作品而论,作品的歌词与节奏,旋律起伏就是精准的语言情绪的更艺术化、集中化、夸张化的表现,只要根据所给的旋律谱,把上面的节拍节奏重音、音高低、表情记号真实反映出来,这时候再有一些发声基础,语言准确,就是一篇完整丰满的朗诵。

此外,在朗诵之前,进一步做扎实案头工作,也是做好歌词朗诵的必要工作,每一段歌词,都是背后都有来源与故事,都是一段情绪或者情怀的浓缩,叙述着不同的时代、民族、文化与心情,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歌曲的基本风格,文化背景,民族背景,有条件甚至实地体验生活,这时候再去朗诵。先朗诵感觉找对了,唱的时候才不会把60年代的朝气蓬勃歌曲唱成90年代的抒情小调,不会领会错对祖国的深情和对爱人深情的不同表达,也不会把哈萨克牧歌风格的歌曲唱成维吾尔歌舞风格的感觉。

(二)歌曲相关朗诵材料的选择

首先歌曲歌词本身就是很好的朗诵材料,很多歌曲虽然教师还没有布置,或者还没有时间去学习,但是先期大量诵读,朗诵可以打下很好的预习基础。还有很多中外歌词,本身就是著名诗人的诗词或者诗词改编,所以这类朗诵材料更应该大量涉及,既扩充了外语学习的材料又练习预习了歌词,更增加了情感体验、文化修养。

(三)平时朗诵能力,朗诵用声的综合素质提升

朗诵所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宽泛,各种材料如童话、诗词、散文、小说、故事主播、新闻、报幕词、解说词、各类型台词,都是声乐相关的领域,都各有各的艺术魅力与不同的用声技巧,作为声乐学习者,对有声艺术保持关注以及涉猎学习,都能够辅助声乐的进步,加强声音的表现力。

四、结语

声乐学习不是单一的学科学习或者技能训练,声乐提高需要方方面面的能力支持,而抓住朗诵这个重点,加强音乐全面素养,才是声乐道路越走越宽的阳光大道。

注:本文为石河子大学校级哲社课题“区域少数民族音乐融入兵团高校音乐文化研究”(课题编号:RCSK2018C04)。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声乐歌唱课程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会歌唱的伞
歌唱十月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