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师培训方式

2019-09-10翟志明

天津教育·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培训者参训研修

翟志明

近年来,各地对初中历史教师培训的方式进行了探索,比如反思教学、校本研修、经验参与式培训、体验式培训等,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育理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调查研究,确定目标

教师培训机构特别是培训者应该深入教学第一线,在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开展培训工作。教师培训不但要重视基础理论学习,还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教学实践的能力。

二、集中研讨,现场指导

对学员进行培训的过程是一个促使学员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时间上表现为渐进与持续。实践证明在固定的地点与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对教师进行突击性的培训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三、方式变化,有所侧重

目前常用的培训方式有四种,即授课型、交流型、研讨型与实践型。培训内容决定培训方式,任何一个培训内容都不宜采用一种培训方式,而要有所侧重。

四、提倡研讨,注重交流

通过对被培训的初中历史教师进行跟踪调查显示,学员间、培训者与学员间平等的研讨与交流效果较好。实践证明,只有被培训者积极参与培训过程,才有利于学员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无论采取哪种培训方式,都要强化培训者与学员之间以及学员之间的研讨与交流,发挥他们的培训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与实践的效果。

五、走进课堂,问诊把脉

第一,观摩展示、示范引领。通过导师和参训教师“同课异构”方式,突出课例中的问题特征与方法价值。通过师生对话交流,突出导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好学科课例的点评与指导,切实发挥研培优势,使培训活动落实到位。

第二,问诊把脉、师生对话。培训要以历史典型教學案例为载体,创设“同课异构”的真实情境,引导教师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并主动探究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六、总结反思,交流提高

第一,训后反思,撰写心得。第二,分享交流,总结提升。第三,搭建平台,长期支持。

七、学思结合,融会贯通

在培训的过程中,对于各位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内容联系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等积极地进行思考。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八、积极参与,互动学习

在培训中,要关注同行意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关注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积极吸取对自己教学有用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加网络研修活动,不断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把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教学实际中。

九、优化师资,提高效果

只有一线教师才清楚参加培训教师的实际需求。把实际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初中历史教师充实到培训师资队伍中,有利于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由于一线初中历史教师对于参训教师在教学中的知识欠缺、需要培训的知识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因此他们能够针对参训教师的具体教学实际展开工作,将自身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总结出来,与他们共同分析、探讨,帮助参训教师将其在培训中所学到的最新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

十、结合实践,跟踪指导

有些培训主要以单向信息传输为主,培训结束之后专家一走了之,培训后的情况无人问津,这种培训缺乏培训者和参训教师的互动,没有反馈,很不彻底。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培训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定期对教师的培训情况进行了解或者教师定期进行汇报,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指导改进,不断巩固深化培训内容。总之,搞好初中历史教师培训,需要我们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索,采取集中研修、专家讲座、主题实践、分组研讨、合作交流、同课异构、实地考察、工作坊建设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形式,从而增强培训效果。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培训者参训研修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从教师到培训者
山东莱西加强公务员试用期培训
教师培训者:从专业性到实践性
教师培训要有“场”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师太”扛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