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校园环境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2019-09-10叶家层

高考·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叶家层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正在全面提速,智慧校园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建设的热点。目前,教育领域不断引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使得教育环境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得智慧校园建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本文对智慧校园环境下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进行实践性探究。

关键词:智慧校园;高中语文;群文阅读

近两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深化改革,教学理念要不断更新,一种突破性的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教学”应用而生。群文阅读是从让学生阅读同一主题类文章,整体上在比较中整合信息、分辨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力、辨别力和欣赏力[1]。在智慧校园的环境中,教师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对于优秀阅读材料选择面可以更宽,阅读形式可以多样化,提升了群文阅读的效率。

一、合理设计阅读内容

群文阅读教学中,一般基于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主题,每篇文章都有其内涵和情感。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中,《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这三篇文章通过题目就能看到它们的关键词:荷塘、月、故都、秋、绿等。因此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就可以将描写荷塘和月色的优秀的诗词和文章选取出来,供学生们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们感受不同时空中关于荷与月的景色,体会诗人作者各自的情感。比如选出汉乐府《江南》、周敦颐的《爱莲说》、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让学生再次品读《江南》,感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那简单的美好;感受《爱莲说》中荷花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随杨万里去到夏天的西湖,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感受那荷花荷叶连成片,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和大气之美;还可以通过“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来体会李清照与丈夫分别后孤寂和相思之苦。而课外阅读、略读课文等群文阅读教学,老师首先要选好文章,应该从文章内容、表达方式、人文情怀等多个角度来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在智慧校园环境下,以上的教学更好开展,老师通过互联网很快的就能收集群文阅读的素材,节省大量的备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多媒体教学的环境下,老师可以将素材通过多媒体播放,图文并茂音乐意境,学生们马上就能有非常直观的感受,并通过感受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这极大的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效渗透阅读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传授知识,更应该传授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群文阅读学生一节课要阅读多篇文章,用得比較多的是默读和略读、浏览,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从多篇文章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整合信息、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在讲解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李白的《蜀道难》这一课时,可以一起讲解选修课中《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蜀道难》以丰富的想象、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绮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途的艰难,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觉,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组成了一幅亦实亦虚、亦真亦幻的“天姥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痛苦,对自由的追求,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亢的叛逆精神性格。通过对两首诗的比较和鉴别,使学生对李白诗词有风格有了整体的把握,他那些夸张大胆的想象和酣畅淋漓的感情抒发,让学生体会到了诗仙的人格魅力[2]。在必修4第一单元的戏曲阅读中,关汉卿的《窦娥冤》由于教材篇幅限制,整部戏共四折课本选了前三折,在学习过程中,要求第四折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和拓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享,体会这部戏剧的浪漫主义色彩,由此看到古代人民对情感的寄托和期许。通过故事的完整交待让学生学会辨别和取舍。

三、智慧校园环境下群文阅读的课堂落实

高中学生面临巨大的高考压力,要兼顾所有的课程,没有时间大量阅读也不够重视,因此在有限的语文课堂里,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上课以老师讲解分析占主导,学生听课回答问题的教学方式,大力的推广落实群文阅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反思和评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学校要重视师生的阅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智慧校园的建议下,建立电子阅览室,将各个学科的阅读内容整理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电子书籍和视频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阅读,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这其实对各门学科的学习都有帮助。

结束语:

群文阅读在近几年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效果,解决了学生阅读量小,阅读面窄,拓展性小的问题,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学校和教师都应该积极落实群文阅读,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阅读中得到彰显,学生的知识面、阅读思维和文化视野得到相应的拓展,从而增强文化自信[3]。在智慧校园良好的平台上,未来的语文教育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元军,胡翠英.群文阅读之我见[J].新课程(下),2019(01):122.

[2]宋志玛.群文阅读观照下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探析[J].语文教学之友,2016(05):34-35.

[3]司体忠,司艳平.群文阅读教学评价视角与教学建议[J].语文教学通讯,2018(17):43-45.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