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纳兰性德悼亡词的对比研究

2019-09-10朱舒雅

锦绣·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对比苏轼

摘 要:悼亡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是词人在现实与理想中的徘徊与纠结。苏轼、纳兰性德是文学史上出色的词人,同时又是悼亡词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悼亡词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用语精妙,感情真挚,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将苏轼与纳兰性德三者的悼亡词进行比较研究,重点集中在对两者的悼亡词进行相异比较上,并对产生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最后,在以上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对悼亡词进行总结。

关键词:苏轼;纳兰性德;悼亡词;对比

一、悼亡词的发展过程

悼亡文学古已有之。悼亡,广义即是活的人对已逝去的人的怀念,悼念的对象可以包括妻子、侍妾、歌妓、亲朋、好友,甚至可以是自己的祖国等;狭义来讲就是对自己的已逝的爱人的深深悼念,可以是丈夫悼念妻子的,也可以是妻子悼念丈夫的。

悼亡文学产生年代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邶风·绿衣》《诗经·唐风·葛生》被认为是悼亡文学的始祖。《诗经·邶风·绿衣》中:“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1)睹物思人,看见亡妻生前穿用过的衣物,那种长久以来的思念之情便不可阻止,不禁悲从中来;《诗经·唐风·葛生》中:“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室!”(2)所爱之人已经离去,姐姐生活之路漫漫却更加孤独,所以希望死后能同穴。这两首悼亡诗可以说是开后代悼亡诗词之先河。

自此之后,悼亡诗词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得到了更加深远地发展。潘岳、江淹、沈约、李商隐、元稹、梅尧臣、韦应物、苏轼、贺铸、刘克庄、吴文英、史达祖、吴伟业、纳兰性德等众多中国文人都创作了数量不等的悼亡诗词,为悼亡诗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苏轼、纳兰性德悼亡词的差异对比

1.思想内容不同

苏轼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育,所以有着文人的满腔的政治抱负,但是在仕途的道路上却历尽坎坷,一生可谓是宦海沉浮。所以在苏轼的悼亡词中词人更多地是抒发这十年来坎坷沉浮的感慨,感慨十年来的物是人非和人生多艰。

以《江城子》为例,此词开篇“十年生死两茫茫”在气势上就给人以深沉的压迫之感,虽然历经十年的日日夜夜,但作者对亡妻的悼念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减弱,反倒有着愈来愈强的趋势。十年间琴瑟和鸣的生活在词人身上镌刻的痕迹异常明显,此时词人也早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也只能惶恐无奈地发出“纵使相逢应不识”的感叹了。美好的回忆与如今的境况相比,不禁令词人有着更多的历尽沧伤的感慨,从而赋予了这首悼亡词以沉重内敛的感情基调。

纳兰性德出生于贵胄之家,地位高贵,衣食无忧。他不必像苏轼那样在仕途上挣扎彷徨,可即使这样,在旁人看来应该风光无限、意气风发的贵公子,内心却充满了无奈的痛苦、无尽的忧愁。现实的处境与理想差距颇大,爱情道路也非一帆风顺,所以注定了他充满哀愁的一生。纳兰的悼亡词中更多的是对亡妻卢氏深深地悼念,“赌书消得泼茶香”让我们看到了夫妻二人的思爱幸福,这对于现实处境中黯然神伤的词人是一个多么强烈地对比:词中也有人现实中孤苦一人的无奈感慨,更有着对亡妻的超越生死的刻骨铭心的爱,所以“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无助悲叹就令他的悼亡词染上一层更加凄凉的色彩。

综观两者的悼亡词可以看出,苏轼的悼亡词长于文辞的表达,词人对于亡妻的那种惊心动魄的思念之情让人感动;而纳兰词兼具苏轼和其他前人悼亡词的长处,既有对亡妻的那种痛彻心扉的悼念,也有自然、平淡的感情的抒发,可谓后来居上。总之,苏轼和纳兰性德两位词人的悼亡词都令人们感动,感叹于他们对于亡妻的沉痛悼念。

2.表现手法不同

苏轼、纳兰性德两位词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代背景影响着作家的创作个性,进而体现在表现手法、风格的不同,正如童庆炳先生所说:“由于作家的创作个性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分析、评价不同,其创作构思创作方法、艺术技巧及语言的运用也就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风格的多樣化。”(3)

悼亡词属于婉约词范围,但苏轼的悼亡婉约中还包含着豪放,这与词人这十年来的人生际遇、仕途的坎坷有着很大的关系。苏轼历经了十年的宦海沉浮,可谓是备尝艰辛,看尽人间冷暖生活之于他有着很多更深层次的意义,因而在亡妻离世十年之后,苏轼能够在极尽哀伤的情况下超越生死的茫茫界限,来用一种兼有豪放的婉约之词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纳兰性德和苏轼相比,仕途上平步青云,虽生活的经历和人生阅历却并不丰富,但纳兰天生具有的敏感心里,自身特有的忧郁气质,无形中都对他的悼亡词有着深刻地影响。他的悼亡词不能说是历尽沧桑后的感慨,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感慨。

在艺术手法上,苏轼悼亡词更多的是使用白描的手法,全词无需太多的意象的塑造,苏轼对亡妻的惊心动魄的爱就经鲜明地表达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尽仕途坎坷却依然对亡妻一往情深的大形象;纳兰悼亡词更注重的是真实与自然,所以纳兰的悼亡词中塑造了丰富的意象,并且由于词人的悲伤心情的影响,所描写的景物也都有一种残缺、凄凉之感,如“弯月、凉月、剩月、寒、凄风苦雨、夜雨”等,无不将词人的一片哀伤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在意境的塑造上,纳兰性德可谓是更高一筹。

三、苏轼和纳兰性德悼亡词差异的原因

1.生活环境不同

苏轼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北宋中期,词到了苏轼手里更加发扬光大,他不但创作了数量不菲的词,同时还拓宽了词的写作范围,他首次用词这首文体来表达对亡妻的思念,开时代之先河。经济的繁荣同时也促进了儒、道、释思想的发展,这三种思想在苏轼的身上得到了最好地体现,他在拥有一颗豁达超脱的心,又能够用一种饱含哀婉、尽是伤感的哀痛之心来悼念自己的亡妻,看似矛盾,其实是苏轼真性情的最好体现。

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悼亡词人纳兰性德生活在大清朝的鼎盛时期,稳定的社会局面无疑更加促进了文学的发展。纳兰天生具有一颗敏感的心,出身高贵的他并不把名利放在眼里,在目睹了官员的腐败,生活的不如意之时,他已经敏锐的地感知到了国家的前途命运,内心被无尽的忧愁占据。在这样一种社会大环境下可以想见当妻子去世以后对他的内心打击是巨大的。

2.人生际遇的不同

苏轼出生于书香世家,良好的家庭教育为日后苏轼在文学上取得的骄人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苏轼深受儒、道、释思想的影响,怀着经世济民的伟大抱负有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苏轼的仕途之路极尽坎坷,他内心的痛苦并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但是苏轼具有一颗超越世俗豁达无比的将强的心。二十一岁时高中进士,正准备大展身手时,母亲离世,对于苏轼来说是无情的打击,但更无情的打击还在后面。安葬完母亲他受到欧阳修的赏识,授大理评事,签判凤翔府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随后与苏轼情投意合、幸福美满的王弗又离苏轼而去了,这对于苏轼来说真是痛彻心扉,可是命运并没有因此而宽待苏轼。在他三十一岁时,父亲苏洵离世,这一连串地打击,足以让苏轼痛苦不堪。此时王安石实行变法因苏轼的为民说话,得罪了当朝权贵,受到了挤压排斥,因此被贬离京城,从此开始了苏轼大起大落的坎坷人生。现实的种种遭遇已足够令人心灰意冷,但是苏轼凭着豁达的超然心态平静地来对待种种不幸,让人们领略了他真正的博大胸襟。

蘇轼是悼亡词的先行者,历经了十年的宦海沉浮,他的内心早已疲惫不堪,但是亡妻的音容笑貌还依然留存在记忆里,所以即使过了十年的漫长时间,苏轼依然能写出如此感人至深的词,在暗喻自己这十年的不幸遭遇外,更多的是对亡妻的刻骨思念。

悼亡词的集大成者纳兰性德,与苏轼相比,他是上天的宠儿。常人无法望其项背的贵族出身,贵族精英式的教育,常伴皇帝身边的一等侍卫,但是这些却不是纳兰想要的,他希望的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逃脱仕途的藩篱,但这注定是无果的。身为宰相纳兰明珠的长子,皇帝身边的近卫,这种责任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早已把他牢牢锁住了。在爱情的道路上他也是坎坷的,卢氏只陪伴了他三年就早早离他而去,这对于年轻的纳兰来说,可谓生命中最严重地打击。现实的无情,命运的无奈,压抑心中的情感急需排解,所以纳兰就把他那满腔的愁苦、无奈都化为了对卢氏的绵延不尽的哀思中了。在他的悼亡词中,塑造的意象,描写的景物都苍凉无比,把一个孤独无依,凄苦异常的痴情之人完整地呈现出来。

结语

悼亡词,狭义上讲是在世的人对已逝妻子的深切地悼念,透过蕴含在词中的绵延不绝的刻骨思念,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美好,看到了词人们真性情的流露。它不同于其他的文学形式,是蕴含了词人们的真情实感在其中,因此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的人。

苏轼开悼亡词之先河,他最先把词这一形式用于悼亡之中,对后代悼亡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在苏轼的悼亡词中词人与妻子的地位是平等的,女性的地位不再是丈夫的附属物,而是有着独立的个性,这是苏轼思想的一大进步。到了清代,纳兰性德进一步把悼亡词发扬光大,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水平颇高,可以说是将这一文学形式发展到了最高峰。

综观两者的悼亡词,词中所选取的意象大多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象,或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是亡妻生前的闺阁景象等,即使没有华丽优美的辞藻,没有丰富的技巧及形式,平淡之中真挚感情就已尽显,让我们感叹于爱情的美好,更感动于词人的至情至性。

参考文献

[1]陈子展.诗经直解(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P81

[2]陈子展.诗经直解(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P365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P249

作者简介:

朱舒雅,1998/03/28,女,河南省郑州市,学生,所属院校:河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对比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