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媒体融合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2019-09-10叶蒙荻杨圣琼方宁

教育传媒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媒体融合高校

叶蒙荻 杨圣琼 方宁

【内容摘要】推进高校校园媒体深度融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迫切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传媒人才的时代要求。近年来,浙江传媒学院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全媒体中心,认真念好全、融、新、移、聚“五字诀”,坚持以立心铸魂为根本,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技术为支撑,以人才为关键,以产研联动为补充,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关键词】高校;媒体融合;创新实践

高校校园媒体是高校进行新闻宣传报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优秀新闻人才的重要平台,对加强师生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塑造、文化熏陶与精神提振等具有重要作用。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进一步促进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不断增强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成为目前高校媒体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浙江传媒学院自2016年11月在全国高校较早成立全媒体中心以来,大力推进学校校园媒体融合的创新与实践,形成了一定的经验。

一、高校校园媒体融合的动因分析

高校校园媒体融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举措,是媒介生态演进的必然选择,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重要平台,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思考,充分认识高校校园媒体融合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高校校园媒体融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与媒体融合工作,2013年8月19日,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①。2014年8月18日,他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②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指出,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③2019年1月25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围绕“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主题,他明确提出: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与媒体融合的系列重要讲话,为高校加强校园媒体融合、打造新闻传播矩阵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高校校园媒体融合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迫切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技术迭代日益快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也给新闻传播事业带来广泛深刻的变革。新媒体全媒体不断发展,媒体智能化快速推进,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媒体行业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高校校园媒体作为我国传媒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融合发展的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前沿阵地,是多元文化表现最为集中的地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决定了高校校园媒体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高校校园媒体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是加强学校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在当前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动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三)高校校园媒体融合是培养高素质传媒人才的时代要求

高校校园媒体不仅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师生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平台。通过在校园媒体的采编播等业务锻炼,大学生不但可以提高采写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而且能提升品德修养,对促进其自身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推动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培养高素质传媒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传媒类高校而言更是如此。2018年《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构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深入贯彻落实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与要求,将大学生新闻实践全面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高校校园媒体融合,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大力培养高素质传媒人才,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责与使命。

二、浙江传媒学院推进校园媒体融合的实践及成效

高校校园媒体融合顺应了新媒体全媒体时代我國传媒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乃大势所趋。浙江传媒学院作为传媒艺术类院校,以培养高素质传媒人才为己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于2016年11月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集新闻宣传、媒体运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媒体机构——全媒体中心,整合校园主流媒体资源,推进媒资生产中心建设,对高校校园媒体融合进行全方位探索与尝试,充分发挥优化传播、强化实训、提升服务、融合展示的作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工作实效,主要体现在“五个着力”。

(一)立足一个“全”字,着力打造旗舰新媒体

随着“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⑤,要适应全媒体的快速发展,应对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首先要在“全”字上做文章,通过对多个校园媒体的整合,逐步实现全媒体的无缝对接与同频共振。2016年浙江传媒学院成立全媒体中心时,首先把实验电视台、未来之星电台、浙江传媒学院网、《浙江传媒学院报》等8个媒体整合到一起,之后又推出了本校的今日头条、官方抖音,使全媒体的数量增加到10家。这些校园媒体不是相互取代、此消彼长,而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其中实验电视台是公开播出自办节目的电视台,未来之星电台网络在线直播收听率一直很高,浙江传媒学院网也曾经被评为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等。正是通过这些媒体的不断融合,逐步打造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媒体新旗舰——未来之声,形成了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进一步壮大了学校主流舆论阵地,形成了强大的舆论磁场,提高了舆论引导能力,增强了校内外传播话语权。

(二)注重一个“融”字,着力形成有机整体

媒体融合,关键要在“融”字上做文章;融合不是媒体间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融思想、融理念、融内容、融平台、融队伍、融文化,实现融合质变,形成水乳交融、神融气泰的效果。浙江传媒学院全媒体中心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各媒体工作人员的培训,并到《人民日报》、浙江大学等媒体一线、兄弟院校学习调研,不断更新媒体融合理念;投入500多万元建立400平米的媒资生产中心、400平米的浙传云平台等高端实验场所,把所有媒体都整合到一起,实现内容生产、渠道发布、内容管理上的一体化;坚持“内容为王”,充分运用图文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立体化展示议程,全力打造融合产品,形成宣传合力,增强传播声势,扩大传播效果。此外,打造“浙传阅读”文化品牌,使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涵养心灵、提升境界,彰显文化的育人能力,真正打造出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三)强调一个“新”字,着力推进深度融合

创新是新闻传播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源,媒体融合必须十分注重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存发展的空间。近几年来,浙江传媒学院全媒体中心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创新传播机制,按照融媒体生产规律和传播规律,全面推进媒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了影响媒体融合的藩篱,逐步形成管理扁平化、功能集中化、产品全媒化的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各媒体的融合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创新传播内容,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与手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作了系列广播剧《听习总书记讲故事》《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和思政微课《高贵的文明》《围棋之和》《斑马线上说法治》等大量音视频作品,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有作品被评为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二等奖;三是创新传播载体,初步建立“中央信息厨房”,努力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目的,成为培养卓越传媒人才的高端平台;四是创新传播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融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元素,精心打造《浙小传》等众多融媒体产品与品牌,全天候、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展示传播内容。

(四)突出一个“移”字,着力掌握传播制高点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打造清朗网络空间、抢占移动媒体的制高点,已成为高校校园媒体发展的重中之重。浙江传媒学院全媒体中心充分发挥传媒学科专业优势,集中所有资源精心打造官方微信,在官微推出众多的图文音视频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官方微信,使官微成為彰显媒体融合的“拳头产品”、展示学校美好形象的优质平台。2018年浙江传媒学院官微荣获“中国大学新媒体百强之50强优胜高校”“中国大学官微百强”“浙江省高校新媒体综合力十强”等称号,在腾讯推出的“2018全国高校公众号传播力排行榜”中位列第4。此外,浙江传媒学院官方微博始终位列“全国高校官微影响力排行榜”前20,稳居浙江省高校微博运营前3名,2018年荣获新浪微博“年度优秀官方微博”称号。

(五)彰显一个“聚”字,着力增强融合实效

要凝聚人心,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校师生的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为实现浙江传媒学院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努力奋斗。因此,判断媒体融合的实际效果,就集中体现在“聚”字上。通过建立集“聚”平台,整合众多媒体,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流程再造,不断取得传播效益的最大化;汇“聚”传播队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四向四做”要求,整合、融合新闻工作队伍,着力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专家型、全媒型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内外传播的能力与水平;凝“聚”师生心力,通过深度融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穿到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始终,真正实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引领人、塑造人、鼓舞人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凝聚起广大师生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三、对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

当前,我国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总体来看,高校校园媒体同质化仍比较严重,还存在着媒体属性和新闻规律被弱化、缺乏资源整合和统筹管理、经费不均衡、采编队伍不稳定等阻碍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的因素⑥。要实现校园媒体深度融合,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破解高校校园媒体融合中的难题,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这五个方面进行:

(一)坚持以立心铸魂为根本,大力推进高校校园媒体融合

新闻舆论工作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⑦,是各级党委都必须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还有个别高校对新闻舆论工作特别是媒体融合工作重视不够,这既有技术上的原因问题,更有思想观念的原因。因为思想认识不到位,所以在人员配备、经费投入、技术支撑等方面还缺乏应有举措,导致本校校园媒体融合止步不前。高校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校园媒体深度融合,打造舆论矩阵,建立现代传播体系,通过正确舆论导向“立心铸魂”,引导广大师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推进高校校园媒体深度融合

高校校园媒体与社会媒体不同,存在部门分治、多头管理等问题,导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分立单干“两张皮”、甚至各个媒体自成“孤岛”的现象,极大地制约了媒体融合发展,这是当前高校校园媒体融合中的最大瓶颈,需要从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要按照“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媒体融合工作机制,推动智能化工程,建立智能化的“中央信息厨房”,实现流程再造,进一步优化新闻信息生产的体制机制,着力实现内容生产、技术运用、平台呈现、队伍建设、管理服务的共享融通。要处理好“不变”与“求变”的辩证关系,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保持主流媒体的品格和风范,又主动适应并把握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大势,变革新闻生产方式和信息传播模式,打造紧跟科技前沿的融媒体技术体系,构建完整的媒介生态链条,⑧进一步推动高校校园媒体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不断增强舆论引导力、传播学校正能量。

(三)坚持以技术为支撑,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力

推进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中央厨房”是标配。由于“中央厨房”涉及较高的技术、较多的费用,目前高校普遍没有建立。而没有“中央厨房”,就难以把各类校园媒体整合到一起,建立完全统一的指挥协调机制,这样各媒体平台可能就仍处于“各自为战”“各自为政”的分割状态。推进全媒体深度融合的“牛鼻子”就是建设“中央厨房”,将新闻中心分为指挥协调中心、采编发中心和技术支持中心,实现采编播流程再造,形成对各校园媒体的扁平化管理。要加强硬件和软件迭代升级,应根据互联网传播的平等化、交互化、融合化特点,重点打造全媒体采编播“中央厨房”,建设统一的报道指挥机制,重构采编播内容生产链,建构新闻选题分发、组队采访、素材共通、指派编辑、平台分发等一套完整的生产机制。从选题分发,到文字、图片、视频集中采集,采集素材返回“中央厨房”,根据报道指挥机制指派,“中央厨房”将素材分发给需要参加本次报道的媒体平台,再结合不同媒体属性进行分类加工,形成差异化的新闻产品,避免同质化内容生产,随后进入分发传播流程,从而真正形成“一次采集,多产品开发,多平台分发”的新闻生产机制。

(四)坚持以人才为关键,建设高素质的新闻舆论工作者队伍

媒体融合的核心是人的融合,媒体从业者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了媒体融合的实效。从目前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状况看,多数教职工毕业后从校门到校门,缺少一线媒体工作经验,或者教学压力大,从事校园媒体工作的时间不够、精力不足;而学生记者作为高校校园媒体的主力,却只有课余时间从事新闻采编播等工作,不但层次不高、经验不足,而且流动性大,往往能力刚培养出来就毕业了。因此,高校校园媒体记者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好坏就成为媒体融合的关键。高校应通过创新人事管理模式,坚持引进与培養相结合,建设校内与校外、管理与教学相融通的人才队伍,破除人才的体制壁垒、身份障碍,建立轮岗机制、创作激励机制,改革分配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考核制度,坚持报酬与业绩挂钩,增强队伍的事业心、归属感和忠诚度。同时,应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社会媒体资源,推动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者参加进修、培训,或者到一线媒体挂职锻炼,开展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媒体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等,不断提高高校校园媒体工作者的素质与技能,以更好地履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与使命。

(五)坚持以合作为补充,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责任担当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要写好这篇大文章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内,而是要充分调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甚至“借船出海”,进一步把校园媒体做大做强,并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一是应加强与地方政府联动,积极融入地方政府新闻宣传报道工作,通过承接政府举办的大型活动的宣传服务,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二是应加强与社会媒体的沟通联系,推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既为社会媒体输送优质内容和优秀人才,又借鉴学习社会媒体丰富的从业经验,不断提升高校校园媒体的新闻传播力。如浙江传媒学院全媒体中心就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成立了央视浙传融媒体中心,全程参与央视新闻报道,创作了《“我”从海上到上海》等近20部优质短视频,在央视平台联合署名播发,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三是树立市场导向,探索引进商业机制,让校园传媒参与市场化竞争,激发校园媒体的创新和竞争意识。如可以承接商业项目,一方面获得经营性收入,为媒体发展提供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反哺媒体创作,更好地提升内容和服务质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注释:

①《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②《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 群策群力把各项改革工作抓到位》,《人民日报》2014年8月19日。

③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第429页、第419页。

④⑤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求是》2019年第6期。

⑥左军:《全媒体时代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状况研究》,《今传媒》2017年第2期。

⑧张传香:《媒体融合发展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人民日报》2017年4月18日。

(作者叶蒙荻系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杨圣琼系浙江传媒学院副研究员;方宁系浙江传媒学院学校办公室副主任)

【特约编辑:李艳华;责任编辑:王旖】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媒体融合高校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