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监察职能在政治环境和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2019-09-10毕东兴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监察政治

毕东兴

【摘要】:政治是监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与此同时,监察的发展对于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影响。现代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政治改革范围之广是世界上罕见的。特别是我国的监察改革力度更是前所未有的。经济越发展,监督越重要,早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监察如何助力政治建设,本文从三个方面,围绕政治发展与监察建设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监察 政治 政治生态文明 政治制度结构

一、监察职能随着政治的建立而发展

中国的监察制度最早形成于秦汉时期,说明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活动中就开始对权力进行监督的实践,和监督权力相关的制度也孕育而生,进而形成了监察制度的雏形,“政治”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我们可以把监察制度看作是政治制度结构之一,秦汉时期统治阶级根据统治者意志的需求,设立了“三公”制度,其中御史大夫就是负责执掌法律、监督百官的最高监察官。随着统治者政权的不断更迭,监察的权限也有过扩大或缩减,但一直未曾消失过。同时政治制度结构也对监察制度产生很大影响,具体地说,政治制度结构对监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 政治制度结构目的影响着监察目的的建立

在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结构下,国家对政治资源的配置与管理有着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政治制度结构不同,监察目的也就不同。比如封建社会时期,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出言是法,是判断一切是非的权威性标准,监察制度自然成为维护皇家自身的统治利益需求而建立;中国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政权阶级,代表的是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政治目的是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我国的监察目的就是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政治制度结构文明度决定了监察地位的变化和作用的发挥

政治制度文明程度不同,政府在国家管理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其发挥作用的大小,决定其在监察制度制定中所承担的分量,同时决定了监察制度的实施力度。比如说,国家的政治制度结构越好、廉洁化程度越高,则对监察职能的要求越高,发挥监督作用越大。从世界各国来看,不健康的政治生态环境,监察作用发挥的极低。政治文明的进步,政府行政行为的法制化、透明化可以净化监察环境,推动监察体系的完善与进步。

二、坚持监察职能发展,政治能文明

(一) 监察职能的发展是政权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监察是政权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除了对经济基础的维护作用,监察职能的发展对上层建筑也有积极影响。加强政治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和廉洁化,都离不开监督工作。监督在政治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直接作用,客观上可以起到维持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加强政府、企业的内控建设等作用。

(二) 现代监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监察的产生与发展均是源于政治发展的需要,而现代民主政治制度更需要现代监察制度。在現代民主政治中,监察工作对民主政治的贯彻,是关键性的。监察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是由宪法规定的,并作为国家强制性权力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监察能发挥作用的国家,就说明其有文明的政治生态环境;监察不能发挥作用的国家,则说明其没有文明的政治生态环境或其环境很一般。由此可见,监察,尤其是现代监察制度更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 中国特色监察制度改革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有力的新型模式

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已经倒逼监察改革走向一条与国际上的不同道路,那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察制度。中国特色监察制度的改革,改的不仅仅是被监督对象,同时对监督者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标准,提高觉悟、改变思想及政治素养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执政阶级保持高度一致,并且能够进行自我监督。应该说,这种中国特色监察制度对于世界各国在监察工作中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借鉴模式,对世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政治生态要文明,监察制度需发展

政治生态发展的目标包括政治民主化、法治化和廉洁化等方面内容。

(一) 政治民主化对监察的要求

政治民主化是指社会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向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民主化转型。政治民主化主要指: 一是人民政治观念进步,二是人民积极参政,三是民主管理制度化。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增写第七节“监察委员会”,就是要强化对政治监督,全民监督。

(二) 政治法治化对监察的要求

政治法治化是指在于各政治主体必须依照既定的规则和程序行使政治权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监察法规的制定与完善也是政治法治化的要求。在我国,把设立监察委员会写入宪法,对全社会具有最高约束力。

(三) 政治廉洁化对监察的要求

政治廉洁化意味着公共权力要公开、公正和透明,公共权力服从和服务于公共利益和大众利益,而不是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政治廉洁化的实现途径包括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权力运行制和监督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廉洁、政治清明。

【参考文献】:

【1】陈哲夫:《监察与监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张晋藩:《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中国方正出版社2013年版

猜你喜欢

监察政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政治机关必须突出政治建设
《监察法》施行:没有不受监督的权力
监察法实现监察全覆盖
三分钟带你看懂监察委;帮你了解监察委的新知识
反腐新力量!监察委与纪委有何不同?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