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发展中的成本控制

2019-09-10史长海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费用成本生产

史长海

【摘要】:成本控制是企业扭亏增盈、提高经济效益、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重要措施,也是中原油田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采油厂管理,从多创收、多挣效益的工作重心转变为提供优质服务、严格成本控制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思想观念,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做好降本增效工作。

【关键词】:控本增效 成本管理

一、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当前,在环境复杂多变、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找出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实施切合实际的企业发展战略。

1、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成本是商品补偿的价值尺度,是收入与利润在数量上的差额。当成本控制不力,耗费居高不下,利润就会减少。例如我们的生产费用指出高于生产劳务收入,耗费的成本得不到及时的补偿,我们就难以维持生存。我们要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首先控制成本,努力降低各种消耗,只有在强化安全、质量、管理的同时,狠抓成本控制工作,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一般是以“高产、优质、低消耗”为前提,我们的服务质量、施工速度、成本高低,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并非平列。在此方面我队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加强生产衔接工作,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用管理手段减少各项工序之间的停等时间,加快施工进度。二是加强车辆服务质量管理,坚决杜绝服务返工活。对专业化比较强的车辆单位来说,返工活的出现就意味着成本的浪费。三是加强节约意识,提倡修旧利废,创新创效,对职工发明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小发明、小创造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提高职工的创新积极性。

二、成本控制的几个主要环节

成本控制是现代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宏观要求,是实现目标成本的有力保证。

1、预算后确定目标成本。

成本预算是控制成本的第一个环节,只有认真编好成本预算,才能确定目标成本。目标成本是对各项成本开支和消耗规定的数量界限。由于劳务收入受市场的影响,目标收入能否实现,要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因而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预算好可控的目标成本,在执行目标成本的过程中,应对成本的形成过程进行具体的监督,严格地审核各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计算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明确差异的责任,同时对其逐一解剖分析,達到消除不利差异,降低成本的目的。为此我大队加强了预算管理工作,把预算作为生产经营工作的龙头来抓。使预算贴近生产,生产跟着预算走;在每月中,大队经管组应对各队生产经营状况核算一次,对成本控制不力的项目提出警告,让预算与核算紧密结合,使核算及时反馈预算,保证生产经营的各项工作紧跟预算工作的步伐,有条不紊地进行。

2、成本的事前控制。

成本的事前控制是指企业在筹集和使用资金之前,应先做出合理的筹划,对成本有重大影响的经济活动和投资项目进行事前控制。也就是说在施工前的准备、设计、施工阶段,对影响成本的有关因素(包括常用油材料消耗、各项费用支出、各项工序的施工要求、时间等)所进行的事前规划,确定控制标准,同时建立健全各项成本的管理制度,并对其过程进行审核与监督,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成本的事前控制是企业控制成本的第二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企业在发生成本费用前,对所支付的成本费用应认真研究,慎重决策,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3、成本的事中控制。

成本的事中控制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成本控制,也是控制成本的第三个环节。它是利用实际成本同预算成本、定额成本,目标成本等增减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差异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它实质上是针对事前提出的总体目标所进行的日常控制。这样的日常成本控制,不仅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了控制,也进一步影响了成本指标的各项因素,从最基本的因素着手,解决降低成本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对各项费用进行日常控制,必须把成本控制与目标管理经济责任制配套衔接,事先将成本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明确规定有关部门或个人应承担的成本控制责任和义务,并赋予相应的权利,使成本控制的目标和相应的管理措施能够落到实处。采用科学的方法严格定额控制和预算控制,即:对一般有消耗定额的各种直接费用可实行定额控制,对没有消耗定额的费用可实行预算控制。在这方面我队的作法是:

⑴加强车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延长修理间隔期限,降低修理费用。

⑵加强特车费用的控制。对特车的进井场时间和离开时间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登记,对特车的使用时间按制定的标准填报,严禁弄虚作假。

⑶继续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强化节约意识,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成本费用的支出,坚绝杜绝各种不合理开支,使各项成本费用降到最低点。

4、成本的事后控制。

成本的事后控制就是在产品形成之后进行的控制,是成本控制的第四个环节。它是分析考核成本节约或超支、明确责任归宿、评价责任人业绩、消除损失浪费现象、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的主要依据。建立完善的内部经济责任制,将成本执行情况同激励机制相应的挂起钩来,实现适应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适应内部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改革的需要。明确规定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在成本管理方面的责任权利关系。在此需要注意责权利的关系,即有责任必须有权,不然将无法完成所承担的责任;有责任必须有利益,不然将无法持久。

在提高全员成本意识的同时要按照各部门的分工,确定各项费用的分管部门。要对成本考核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加强对各职能组室和后勤队伍的成本控制,人员费用、材料费、燃料动力费、办公费等由大队经管组根据以往几年的实际发生额进行测算,制定考核指标并下达到各职能组室和基层队,做为控制成本的依据。

总之,成本控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上级部门的有关政策、管理规定和生产过程的程序、标准以及本单位自身的目标和计划为依据,通过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责任制度和激励制度,使单位的干部职工自觉接受。

【参考文献】:

【1】余红慧.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中国化工贸易,2013(04).

【2】童琳. 企业降低成本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M].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费用成本生产
国际奥委会将承担8亿美元东京奥运延期费用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哲理漫画
黑色星期五:英国零售商面临巨额退货费用
食品与水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