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途径

2019-09-10马思远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途径大学生

马思远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不仅关乎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关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因此,大学生体质健康特别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近年来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显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日趋下降。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学校体育政策,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以及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和生活习惯入手,探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体质健康 途径

1.前言

对于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社会广泛关注,国家更是针对此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目前,已初见成效,中小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止跌回升,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依然持续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强制执行体育锻炼的情况下,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得到明显的控制,但是在大学教育阶段,学校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锻炼的时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却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一方面学生的自主锻炼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学校的体育政策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或切实的执行。

2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

2.1学校的体育政策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学生接受的好体育政策,对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以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情况并不乐观,学生对体测政策多表现出负面情绪。学校的体育政策应以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为主,适当的加以奖惩措施作为激励强化手段。比如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社团,鼓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兴趣小组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平台,参加校内外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培训,以便日后走向社会有更加广阔的空间施展才情;同时对为学校取得荣誉或者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对其参与体育锻炼的方方面面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发现同学们身边的体育明星,为同学们树立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而达到的目标榜样。而更重要的是颁布能够得到同学和老师认可的切实可行的体育政策,避免政策成为一纸空文。

2.2学校体育课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于德智体美劳的定位以及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当中普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适逢当前高考3+1+2的改革举措的出台,不少专家再次呼吁,希望体育成绩能够计入高考成绩,以改变人们的不重视体育的态度。其实大学教育当中,体育教育也同样困难重重。根据国政策,在大学教育阶段,大学一、二年级必须安排体育课。各个高校根据自身条件,有各式各样的开课方案,其中大一普修,大二选修的形式更多,学时大于安排在130个课时左右。体育课项目更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而各有不同。但更多的同学对于选修课的态度是拿到学分就好,于是轻松的好拿学分的体育课往往被学生一抢而空。比较枯燥比较累的体育项目,如田径,就会因选课人数过少而不能开班,久而久之学生的有氧耐力素质便日趋下降了。而且,由于缺乏创新,体育课基本与中小学体育没有差别,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因此,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在体育课堂当中加入更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引导学生乐于进行体育运动【1】。

况且,两年130个课时的体育课时间是远远不能够满足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的。这不得不不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也有学校计划把课外锻炼计入学生的体育课成绩,但却难以对课外体育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评价。

而且,在大学三、四年级阶段,一方面学校没有安排体育课,另一方面面臨找工作和考研的压力,使得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时间更少了。而此时如果有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和优秀的体育社团组织力度对体育课堂的延伸,也会显得尤为重要。

2.3健身意识与生活习惯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体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实践中的边缘学科,难以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同学们对体育的认识大多数是高中时期的“放羊式教学”,集合、跑步、自由活动,少部分同学会在中小学阶段有广播体操学习经历。对于中考和高考的体测项目,特别是中长跑项目,则是既恨又怕。到了大学教育阶段,学生突然失去高中时代那种约束甚严的各种规范,拥有大把的时间,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学习,中学时代特别渴望的体育运动,也被网剧、游戏等更吸引人的娱乐项目所吸引,使得大学生大多数成了宅男宅女,吃饭都靠点外卖,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对于体育的参与,除了少数同学确实热爱以外,大部分同学则是为了修完学分。有调查表明,大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活跃思维,缓解焦虑情绪等的积极作用,但很少有同学从体育运动当中获得积极地情绪体验,或是由于各种外力吸引而使学生的体育运动中断。

3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策略

3.1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政策

学生对学校的体育政策的认可度和学校体育政策的执行力度会对学生的自主参与体育锻炼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产生显著影响。而当前大学生对学校体育政策普遍持负面情绪。因此,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政策,并广泛宣传,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体育政策,认识到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以及体质测试的重大意义。

3.2创新体育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体育课堂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创新体育教学,加入趣味性和娱乐性,使体育回归游戏的本质,吸引学生乐于参与体育课堂是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另外,也要认识到体育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加快完善课外体育组织管理机制,尽早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之中,使之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

3.3提高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其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在动力。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改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看法,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参与体育运动的意义。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做低头族,夜猫子。

【参考文献】:

【1】汪波,周学荣,李慧萌.“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惑与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5):112-117.

【2】付东.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及相关性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6):76-79+103.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途径大学生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大学生就业趋势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