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有效策略

2019-09-10严玉芝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生活化语文教学

严玉芝

【摘要】:现如今我国学校中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校课程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发展的新阶段,推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是现代小学语文老师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实际的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育方法的使用还不是很娴熟,一些实际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课堂教育的既定目标也没有办法及时实现,文章主要通过研究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意义,进而分析促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提升现代课堂教育的质量,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接受性,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并且促进现代小学课程改革。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教学 生活化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课堂的知识 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平时教学过程中老师很自然的把自己作为语文课堂上的主体,笼统的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就导致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降低,语文知识的学习仅停留在表面。语文课堂讲解时老师积极地把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实现情景交融,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学生才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这种生活化的教育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形成逻辑认知,也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准确把握,提升语文成绩。在课堂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一些生活常识和课外知识也会拓展进来,学生知识储备增加,为以后知识学习做准备,同样也会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灵活的结合知识与生活,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想象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创新教育方法让教学内容与实际情景相结合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学习环境更加适合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高年级学生身心有一定的发展,把他们引入到情境中增添个人情感,让学生感受在其中,在情境中学习,激发情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充满主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不断强化,同时感受生活中的美妙。

创设“听”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听”的情境中加入个人的想法。“听”主要是主观的耳闻,老手在语文课堂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去感受,指引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美的感觉。如: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轻音乐,让学生闭目倾听,先是一只鸟叫,随后一群,叫声非常轻快、动听悦耳。学生听后,由于受音乐的陶冶,再加上老师提示的时间,想象出一个生动的画面。课堂教学积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在生活情境中激发想象,感受生活美妙的同时,主动学习语文知识。

2. 丰富学生生活化阅读体验

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促进现代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阅读教学在这一改革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上,老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书本内容,还要扩大知识面,让学生体验更多的生活化阅读,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能力。生活化阅读的体验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广阔的知识储备库,为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的家庭时间相对学校时间来说是比较丰富的,除了常规的在学校上课读写学习几个小时,在家里加上也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家长可以代表老师,制定家庭学习计划,在家里规定学习时间,或早上的30分钟朗读时间,或是晚上30分钟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家长陪同孩子记忆一些佳词佳句,轻松欢快的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长期的积累学生会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保证课外阅读量,学生知识可以扩展。

3.作业设计贴近生活化

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就要把作业设计更加贴近于生活,要避免传统教学中的枯燥的课堂教育,给学生布置作业主要是抄写生字,做试卷等。在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推进现代化改革实现生活化,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要根据课文内容,并且体现生活化,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更牢固地掌握语文知识,在实践中检验语文理论的准确性,拥有主动性,让学生心理上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再排斥,行动上积极学习新知识。

鉴于此我要求学生放学后在家看一集自己喜欢的影视剧,第二天在上语文课前三分钟时讲述自己的感悟和从中学到的东西,让学生相互分享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还珠格格》这个大家比较熟悉的电视剧中,也有很多学习的片段,在乾隆考察小燕子知识时,小燕子对成语的理解非常滑稽,“三十个人排排站好”就是所谓的“三十而立”,“老鹰攻击羊群,下的样钻进石头缝”这就是“羊缝鹰围”。这观看的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生,看词句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停留在表面,要深入思考不然事会闹出笑话的,学生不仅观看影视作品放松身心还能在观看中学到知识。

4.将生活教学法与语文文本教育相结合

提高生活化教学法使用频率,需要老师积极自觉把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语文课本教育相结合,在课本教育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促进课堂学习效率,并且在书本知识教育的同时扩展知识面,让学生自主吸取生活知识的营养。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寻找连接点,将生活化教学法渗透到语文教材讲解中带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保持主动性,灵活把握课本知识的内容活学活用,语文知识水平提高个人能力也有所提升,顺应现代教育体制改革趋势。

总结

通过上面论述证明,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文上的很多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在现代化的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生活化,必须要摒弃传统课堂教育的方法与理念,创新语文教育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改变原有的老师与学生主体位置设定。老师要创设特定的情景把生活与教材相结合,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化阅读体验,课后作业实现生活化,让学生在作业实践中体验新生活,面对生活,积极的把生活化教育模式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增强现代化发展的语文课堂质量,促进现代教育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海珍.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有效策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7).

【2】 張友钢.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有效策略研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生活化语文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