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绘本写作教学探究

2019-09-10郭晓静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绿豆栽培绘本

郭晓静

一、设计小学绘本写作的必要性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新面貌

随着教育部研制印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表明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而研发绘本写作正是与国际教学接轨体现之一。国内有关绘本的研究相较于国外来说起步较晚,近些年我国在绘本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中国原创绘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审美意蕴,图文中充满了中国文化和美学元素:剪纸、水墨画等等。大多中国原创绘本稚拙古朴,带有传统韵味的母题——真善美。教师应立足本土,接轨国际,引导学生关注人文, 热爱中国原创。在写作课程的设计中, 教师可融入“特色绘本”的意识, 将单调乏味的传统写作转变为绘本写作, 利用学生课余时间, 借助图文并茂的绘本内容, 在人文底蕴熏陶下提升写作能力。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中的相关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下称《课标》)中对于六年级习作的要求提到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可以看出,“留心观察”“珍视感受和“积累素材”,这三点都反应:学生的写作应定位于个人真实且独特感受, 挖掘内心最真实的世界,注重积累素材。但由于实际教学中客观条件限制,学生们集体实践经验较少,而素材来源除了直接经验,还能从间接经验渠道即前人之言,他人之书中借鉴以及积累。绘本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或艺术形式,特别能启发学生们感受生命的欢乐,给予学生们爱的力量。对于语文教学中的写作素材开拓与创新,它无疑是一种新颖且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教学媒介、工具,甚至发展成为一门特色写作课程。因此可以制定六年級的目标为“绘本精读与创意写作”,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将重点落实在写作训练上。

二、国风绘本《安的种子》课程设计示例

设计主题:大自然的规律——种子的旅程

设计理念:1.本次课程通过每人发放两颗绿豆作为种子,在老师领读与指点绘本下相结合,课前课后把种子作为家庭实践观察作业,让学生利用两次栽培经历认识植物从播种到发芽的历程,并画出来或者写下具体的观察日记,尝试把“画”转化为“文”。2.学生会以好奇、期待的态度去面对未知的事物,对于自己所要栽培的种子会特别感兴趣和爱惜,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种子的生存现状,进而养成尊重生命、顺应自然的思想品质和耐心、平常心对待生活的日常态度。

教学目标:1.留心观察记录,且用心画种子。2.根据绘本和图画的结合情况再改习作,注意言之有序。3.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种子的相关资料,特别是不同的栽培方式与之影响的生存现状,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4.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遵循“万物有时,万物有序”准则,将反思融入写作,做到言之有情。

教学资源:绿豆种子、学习单、评量表、学习心得表、投影仪、素描本、铅笔、和作文本。

教学设计:

(一)准备活动

1.教师于课前准备绘本《安的种子》电子版,测试多媒体设备,确保良好的阅读观赏效果,并做好学习意见调查。

(二)发展活动

1.统计第一次栽培结果和绘图记录情况。“不知道同学们还记得三周前老师给每人一颗绿豆种子,大家都怎么处理了呢?有谁成功地种出豆芽吗?举手示意一下”(统计人数)

2.发表与讨论

(1)询问学生,是怎么种出豆芽的或者在栽培过程有遇到什么困难吗?鼓励学生发表见解。

(2)教师总结说明: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如学生拿到种子各色的第一反应,栽培过程的焦点不一。

3.导入绘本,“看来大家对于种绿豆都有不同的心得体验,而今天老师要讲的绘本里有一个小和尚,名叫安,他也跟大家一样得到一颗种子并且是很珍贵的千年古莲花种,大家想知道他又是如何对待种子,最后结果如何呢?好的,让我们一起抬头看大屏幕,一起来阅读《安的种子》”

(第一节完)

4.了解绘本情节

(1)让学生们自行阅读绘本,先不许讨论交流。

(2)阅读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人物(本、静、安)作为梳理线索的出发点。

(3)询问学生,三个小和尚的拿到种子,栽培过程,结果以及是否注意到绘本四季的交换与更替等。

5.填写学习单。发下学习单,请学生自行总结填写,形成情节线索清单,赞扬填得好的学生。

(第二节完)

(三)综合活动

1.教师说明,画出绘本的以三个小和尚栽培对比导图。

2.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只有“安”成功种出千年古莲。教师要注意抓住细节,引领学生留心故事中本的急于求成,静的过度呵护。

3.学生结合自身的第一次栽培经验总结出成功的原因。

4.作业布置:写《安的种子》读后感,要求结合自身第一次栽培绿豆经验。

(第三节完)

5.教师让学生自愿上台分享感受(作业成果),肯定学生的长处,同时记录下存在的问题。

(1)“同学们,听完大家的分享,老师感觉到大家对故事的理解都很有意思,有人觉得对本来说,种子是否发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第一个”,当本追求“第一”时,就失去耐心和时机;静过于看重把自认为最好的都用行了,结果事得其反”(提示:万物有时,万物有序)

(2)教师出示高清图片资料展示绘本中千年莲花的生长过程,让学生联想结合自己家庭作业中观察的画,注意叙事顺序,如时间来表明植物生长的顺序。

6.第二次发放绿豆种子,进行第二次栽培,提醒学生画好观察记录。

(3)思考作业:结合自己的画思考从第二次栽培里除了注意像安一样遵循自然,合理爱护,还有其它的感悟吗?

(第四节完)

7.深入挖掘绘本

(1)学生课上回答思考作业,各自发表看法。

(2)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如:故事除了上节课提到的自然规律和等待时机,学生还发现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和自由,他们的成长更是如此,父母给予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他们,而又给光辉灿烂的自由,但是不能过分,要不然就是溺爱,最后就会像静的小幼芽一样死于过于舒适的环境。(提示:言之有情)

(四)教学反馈

1.为明了学生对教学的反应,在教学前与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意见调查,以了解学生意见。

2.教师根据学生反馈以及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

猜你喜欢

绿豆栽培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种呀种绿豆
绿豆成长记
“绿豆军团”成长记
草莓的立体栽培
绿豆发芽了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