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教学分析

2019-09-10陈建球

家长·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道德与法治小学

陈建球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的教学理念渐渐从应试教育转换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逐渐提高,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就成为教学中的重要实施手段。基于此背景,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思考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教学的相关问题,希望可以提出有效的见解,为广大教育同仁服务。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教学

近年来,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问题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对于小学生的德育问题,需要我们教师的全力支持,以构建生态课堂的方式渗透德育,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可以更加健康阳光地成长。

一、创设德育环境,多样教学管理

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完善生态课堂教育体系,因此我们需要创设优良的德育环境,以多样教学管理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德育品质,使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德育。比如目前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有针对爱国教育、集体教育、人道主义教育等等。德育的内容比较繁杂,小学生正是处于思想发展阶段,繁杂的德育内容使学生可能会出现思维混乱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此时,我们可以针对德育内容进行精简,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比如融入信息教育元素,以网络资源素材激励学生;或者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以生活中的小事来触发学生的心理感受,渗透德育思想,便于构建班级德育环境,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管理体系。

正如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所说:“好的老师首先要自己好学,只有善于探索学习的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的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构建生态课堂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教师自我的爱国情怀。例如,在进行“我爱我的祖国”这一课的学习时,可以对中国近百年从抗战到复兴的历程进行讲解。首先,教师在讲课前需要充分了解那段历史进程,可以看如《甲午》这样的相关纪录片,跟随着片子深入体验中国从屈辱压迫到奋起抗争,再一步步富强的伟大历程,增强自己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放一些视频,引导学生走进那段历史,也可以讲一些自己所感受到的祖国变化,让学生跟随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教师讲解完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回望历史,对比衣食无忧的如今,说出“自己的感想”“自己应当如何做”以及“对于未来祖国发展的期望”;课堂接近尾声时,教师可以播放《香港回归》这样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视频,并且带领学生随着视频中国旗的升起齐唱国歌。利用生态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于引发学生隋感共鸣这一点出发,需从教师自身做起。

二、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家校合作

在这素质教育的推行背景下,“家校合作,共育英才”已经成为当下热点话题之一,生态课堂构建工作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家校合作的力度,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全方位配合,以此为学生的德育渗透工作打下基础。这阶段的学生正是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关键期,此时教师应当着重对学生德育渗透進行关注与管理,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家校配合。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学生已经跟上了新的潮流,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改变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跟上时代的潮流,这样才能够不断进步。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成熟,此时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监管,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安全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下,我们无法实现这些行为,只能关注学生在学校方面的情况,而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生态课堂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机遇。比如,在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中,只要通过注册绑定,大家都可以在同一平台中发布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消息内容,因此我们在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真是有助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够随时交流学生在家或者是在校的情况,便于进行全方位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升生态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组织课外活动。优化德育环境

打造生态课堂是基于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构建与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理论体系,并且学会自主学习与思考的一种“教”与“学”的新型互动教学模式。由于它是基于生活实践的,所以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道德与法治教学及实际生活的联系,对提升学生的知识获取与理解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认识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管理,不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而已,而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环节,需要不断优化德育模式。我认为,除了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之间的配合,还需要纳入社会教育,使其“三位一体,共同育人”,这样才能够构建一个完善的德育环境。有道是“知识来源于生活,必须要回归于生活”,德育不仅仅要在课堂中进行,还要联系实际情况,让学生将美好的德育品质践行在生活之中。如我们教师在进行班级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组织“探望敬老院”“参观红色文化博物馆”等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其中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完善学生的道德涵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到“我国节日”时,因为很多传统节日学校会放假,所以可以举办“我与传统节日”生态课堂活动。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为活动做准备。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向家长请教、网络或者书本查询等方式,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了解,然后选定感兴趣的节日作为活动的中心内容;活动进行时,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一些相关的有趣的习俗作为活动开头;然后教师把讲台交给学生,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上台以活动前定下的节日为主题,用PPT的形式,再结合一些简单的视频进行生动的讲述;讲解完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可以根据自己了解的节日进行交流;最后教师进行活动总结。当然,教师也可以开展“欢喜过国庆”“歌唱祖国”等活动。开展生态课堂活动,旨在弘扬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四、结语

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构建“以生为本”的生态课堂,强调德育,不仅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的发展规划,使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受益一生的道德习惯和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学生在未来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达到德育的最终目的。

(责编:杨菲)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