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革学习方式构建思维课堂

2019-09-10张雯雯

家长·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小学语文

张雯雯

摘要:未来社会将是一个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混合式学习时代,学生们接受知识的途径将日益多元化,学校教育教学目标也必将从基础知识教授,变成思维能力培养。而语文教学作为小学阶段教学中的基础性科目,注定要成为教学方式变革的主阵地。故作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师的我们,有必要改变自身的语文课堂组织方式,以课堂组织方式的变革,助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高价值的思维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方式;思维课堂

脑力劳动是未来社会中的主要劳动输出方式,要想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建没需要的学习型人才,我们就务必要增强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而要想增强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务必要在让学生接触语文学习之初就力建思维课堂,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自主认知习惯。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论述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交换频繁的全阅读时代,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重要生活信息的主要方式,语文教学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种依托互联网的移动学习软件更是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显现,语文教学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而教学环境的变化便意味着学习方式的變革。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若我们还是像在以往语文教学中一样执着于帮助学生们捕获几条来自语文海洋中的小鱼或小虾,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必定会在未来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销声匿迹、泯然众人。故在当下这个混合式、自主性的学习时代,我们务必要采取适宜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认知理念,提升学生们的自我管理和自主认知能力。但理想总是很丰满,而现实却总是很骨感。在目前,小学特别是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们依旧是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的。大部分的教师还是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课堂秩序的维持和基础知识的教学上,学生们根本无法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思维的脉动,根本无法在语文学习中自由伸展思维的触角。也就是说,在小学语文课堂组织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活动还停留在低层次、表象化的层面,小学语文课堂结陶转型困难,小学语文课堂效能有待提升。

二、如何变革学习方式,构建思维课堂

拉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坚持的人生信条。故在接下来的文本写作中,我以《小蝌蚪找妈妈》文本教学为例,浅谈如何才能有效变革学习方式,构建小学语文思维课堂。

(一)优化辅导,用好课前时间

时代呼吁主动学习,课前时间是最好的主动学习时间。用好课前时间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上课之前就对将学知识有所了解,从而有所依仗地参与课堂讨论与探究,而且还能有效提升课堂讨论的思维层次,助力更高层次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在时空的局限下,而无法指导和约束学生的课前预习行为,进而浪费了这一教学优势。故要想变革学习方式构建思维课堂,我们不妨利用网络优势,优化预习辅导,提升对课前自主学习优势的利用效率。例如,在对《小蝌蚪找妈妈》文本教学之前,我先利用多媒体登录语文学科教学网站,搜集了与该课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然后尽己所能进行了优化处理,使其形成了一个条理清晰、形式多样的电子导学案。接着,我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将该导学案连同教学PPT、家庭辅导注意事项等共同传送给学生家长,让学生们在家长和导学案的帮助下完成了自主预习活动。同时,为了检验课前预习成果,我还让学生们在家长的辅助之下填写了用问卷星平台制作的课前预习情况调查问卷,并根据平台后台数据分析学生知识了解现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计划。

(二)变革目标,精确课堂定位

课堂教学是对知识进行二次建构的过程。但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不准确,多将基础性的知识和低层次的思维活动作为课堂教学重点,学生们很难在语文教学中获得综合素养上的提升。故要想变革学习方式,构建思维课堂,我们不妨改变教学目标,精确课堂定位,强化课堂思维引导。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文本教学过程中,我先以谈话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回忆了课前自学知识,然后以视频展示事先整理好的、由学生家长提供的学生自学画面和家长点评画面,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和学习经历回顾任务。接着,我以多媒体依次展示学生绘制的故事流程图,并让学生们利用手中的移动终端设备为每幅图片打分,在对学生作品的对比和品评中深化了学生们对故事情节的认知。随后,我公布学生评分数据,并对在故事流程图绘制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了表扬,为学生们树立了学习榜样,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教学任务完成积极性的提升。最后,我让学生们以合作的方式思考:“若你是故事中的人物,你会如何回答小蝌蚪的问题呢?”让学生们在智慧交互中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思考,训练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该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要掌握的知识不再是基本的故事情节,而是深刻的故事内涵。学生参与的课堂思维活动也不再是对具体语文知识的感知活动,而是对语文文本内容的深度探究活动。语文课堂的思维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价值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

(三)课后拓展,延展思考空间 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课下巩固环节多是以让学生们完成书面作业推进的,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终止和回顾,学生们根本无法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思维性延伸。故要想变革学习方式,构建思维课堂,我们还应变革课后作业预留方式,让学生们在课下复习中完成对知识的第三个建构。

例如,在对《小蝌蚪找妈妈》课下作业布置过程中,除了给学生们布置了少量的课下生字抄写任务之外,我还在微论坛上公布了本期互动话题:1.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2.动物们对小蝌蚪问题的回答是否精确?3.青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等等。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评论,参与互动探究。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地关照了学生的认知特性,也助力了学生自主认知空间的延伸,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价值。

综上所述,要想变革学习方式,构建高阶思维课堂,我们就务必要尊重学生在语文知识认知中的认知主体地位,以提供资料、方向引导、问题引导等方式支持学生们的自主认知自主思考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在独立思考中获得足够的个性化认知体验,在完整个性化认知体验的支持下提升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

(责编:吴娟)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