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

2019-09-10马海忠

家长·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马海忠

摘要: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发展,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围绕如何更好地创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这一主题已经变成了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创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是实行“以人为本”教学观念的重要方式,可以更好地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心中的语文情感,增强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更好地提升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能力。本文就怎样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提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

语文的阅读能力,指的是对于课文内容理解方面的能力,对于作者所表达的写作情感进行解读的能力,对于课文构建剖析的能力,对于课文中艺术性的写作手法进行解析的能力。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以这些方面为切入点,更好地提升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带领学生融入阅读情境,激起学生的阅读情感

语文教材是由众多的优秀文章所构成的,而文章作为作者情感在书面上的表现,蕴含着作者浓厚的、丰富的写作情感。所以,小学语文的教学需要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教师经过给学生建立一系列的写作情境,再把学生的写作思路引入作者当时的写作情境里,在情境里剖析作者当时的写作情感,了解作者当时写作的意图,理解课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进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进行《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运用了情境教学的方式,把学生引入设立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这篇课文,重点描述了作者在童年时期和拉煤的骆驼队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进而勾起了作者对于自己童年时期在北平城南生活的回忆,让课文具有浓厚的童年色彩,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的喜爱与怀念之情。所以,这篇文章的感情线是作者对于北平城南发生的童年旧事的怀念。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应该给学生创立一个与课文内容较为相似的情境,使学生可以在阅读课文时自然而然地融入课文的感情中,体会作者从纯真无瑕到逐渐长大之间的情感变化,这样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进行写作的意图,使学生可以准确地去阅读文章,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可以全面健康地成长,同时也为创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设施作为国家小学语文在教学中广泛运用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可以做到更好地总结知识,把阅读教学运用的视听化以及多样化的形式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作为一项课堂阅读教学的乐趣,更好地增强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方式运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主要体现这些方面:首先,运用PPT放映的方式,总结教材中的知识,能够使学生阅读课文的思路更加清晰;其次,运用视频播放设施,播放与教学相关的视频;最后,运用投影设施,把优质的课外阅读文章投放在屏幕上,以便辅助教师更好地讲解课文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例如,在进行《鲸》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课文描写的是海洋生物这一特征,况且鲸鱼又是学生们很了解,同时也是学生较为喜爱的动物,课文中的语言非常生动活泼,与学生童稚的心理相吻合。因此,教师在进行课文《鲸》的讲解时,需要更多地用到多媒体设施来实现辅助教学,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需要在互联网上下载很多与鲸鱼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文字的材料,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依据这些材料对鲸鱼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提升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同时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其次,教师使用了PPT放映的课堂教学方法,给学生详细地讲解了课文的架构以及行文脉络,让学生更深一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进而对课文整体进行理解。最后,教师播放了一些说明文的教学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更好地认识说明文的文章结构以及用语,以便学生对之后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解。

三、指导学生进行质疑思考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都会把课文中的深层含义直接告诉学生,没有做到要求学生在自主发问的同时进行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语文的阅读水平,同时还制约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克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精神,使学生难以形成发散性的思维,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小学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地指导学生对于疑惑的问题进行提问,同时经过教师给予一些提示以及自身的思考,很好地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有的人》这首诗时,教师不需要仔细地讲述诗的结构与含义,应该先要求学生联系自己认识的鲁迅先生,进行自主的学习与思考这首诗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内涵,然后再要求学生把思考的结论与小组的同学进行分享和讨论。如,诗中“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前一句讥讽了哪些迫切想要名留青史的人,后一句歌颂了哪些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人,这样前后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后一句中人的伟大。教师在完成课文内容的教学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思考:“本篇文章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的人,骑在人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出自哪里?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品质?”学生经过思考和回答,对于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更能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形成。

總之,语文阅读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教师在创建高效课堂时,应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作为切入点,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把语文课堂变成阅读教学的主要舞台。

(责编:杨菲)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