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在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9-10熊荷花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熊荷花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在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儿科收住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對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好,可提高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综合护理;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225(2019)15-0063-01

相比其他科室,儿科患者普遍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在输液治疗时,因血管纤细等原因,需要进行反复穿刺,因疼痛刺激,患儿治疗依从性变差[1],加之家长情绪紧张,容易出现医患矛盾,静脉留置针因用药方便、留置时间长、对血管刺激小等优势,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2],在临床输液中,静脉留置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还能够使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减轻,更好的配合治疗[3]。但患儿浅表静脉纤细、脆弱,血管暴露及穿刺困难,且患儿具有依从性差,健康认知不足等特点,影响静脉穿刺效果。因此,加强患儿静脉留置针临床护理干预,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是当前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重点。我院儿科对静脉留置针患儿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儿科收住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男孩49例,女孩41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年龄(3.14±1.4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穿刺部位选择类型合适的留置针,加强患儿家属健康宣教,安抚不断哭闹的患儿,讲解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及维护措施。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具体操作如下。①首先,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前,协助孩子做平卧位,并将头转向一侧,护士在孩子头上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消毒,取下留置针,以直刺的方式放置,针尖与皮肤的夹角保持在15°~30°之间,置针后观察血流情况,将软管插入静脉,拔出针芯,在穿刺口贴上无菌膜和透气胶带用于固定,并注明放置管的日期。②心理护理:患儿普遍对静脉穿刺存在恐惧心理和抗拒态度,因此,在与患儿沟通时,护理人员说话声音要温柔、亲切,多使用夸赞、鼓励的语言,来赢得患儿对自己信任,对于哭闹、挣扎的患儿,要耐心疏导,增加患儿的配合度。③封管:取3-5ml 0.9%氯化钠溶液封管,先注2-3ml,推注时拔出输液针,推拔速度应缓慢,确保封管液能完全充满管腔。④注意事项:进行穿刺,护理人员应观察无菌操作程序,密切注意穿刺点是否有渗漏或肿胀,并指导家长对患儿注射部位进行热敷,防止静脉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3-5天,留置时间越长,感染风险越高。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使用SPSS 20.0进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8%,对照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77.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890,P<0.05)。

2.2 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可以为不同年龄、不同疾病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儿科患者在临床输液过程中需要特殊处理。由于小儿患者的血管通常又细又小,很难进行静脉穿刺。此外,儿科患者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常表现出焦虑、冲突、哭闹等现象[4]。要寻求更安全和更可靠的静脉穿刺方法为儿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因此,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在儿童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中,综合护理能根据儿童的具体差异,全面、清晰地区分儿童的状况和问题,评估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创造良好的穿刺环境,减少陌生、嘈杂环境对儿童及其家庭的刺激,减少儿童的恐惧和陌生心理;同时,进行精心护理,充分尊重儿童及其家庭的意愿,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家庭满意度。在穿刺过程中,护士要充分把握穿刺时机和技巧,提高第一次穿刺成功率。医院应加强穿刺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定期学习护理技术和理论知识,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严格穿刺操作,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5]。我院儿科通过对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在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好,可提高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倩倩.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9,4(39):49.

[2] 吴光霞.儿科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51):121-122.

[3] 李艳苹.静脉留置针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效果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8):127.

[4] 张莹,李晶晖.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40(3):196-197.

[5] 巫小燕.综合护理在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17):141-143.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广德分院、广德县人民医院儿科 安徽 广德 242200)

猜你喜欢

静脉留置针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