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市新荣区第三小学:立德为先 文化育人

2019-09-10李孝连

山西教育·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弟子规校园习惯

李孝连

大同市新荣区第三小学的办学目标是“培德·启智·健体·育美,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具体做法是打破传统说教式的德育方式,实施“立德为先,文化育人”的德育策略。

校园宣传系列。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每一个宣传角落,包括校园墙体、展板、橱窗等,内容涉及少先队活动、卫生保健、安全教育、积分礼品专柜等多个方面,让学生感觉到踏进校园就是踏进了文化的殿堂。

走廊文化系列。教学楼一到三層主题分别为:习惯、阅读、励志。这些主题由脚下的楼梯延伸到过道,直至走廊的每一面墙壁,紧扣养成教育主题,让学生进出可见、熟读成诵,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文化的浸润。

班级文化系列。包含班牌、门牌、班训、板报、墙报等,其中每一块班牌、门牌名字的拟订都是由学校集体规划,饱含着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比如一四“启明班”、五一“青云班”、五三“北大班”、六二“哈佛班”等看似小小的名字,却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我们也相信孩子们会朝着这个方向一路前行。在教室内,根据各自班级的特色,师生共同设计装扮,力争让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与学生行动相通、与故事相连,实现了“无声胜有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习惯的养成一靠教育引导,二靠制度约束。我们的习惯文化不单单是贴在墙上的、写在纸上的、挂在嘴上的理念,而是把精神和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做到“内化于心、表现于行”。学校围绕行为习惯培养目标,把培养学生成长必备的好习惯列为德育工作重中之重,制定《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学生日常行为“十准”“十不准”》等,这些制度就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保证和航标。目前,我校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已经成为校园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好的习惯有:文明礼仪习惯,即“说好话、行好礼、走好路”。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些习惯随时都能在校园里、在学生们的身上看到。学习阅读习惯,即“读好书、写好字、上好课”。从时间上来说,我们利用课上、课下、上学、放学、早读、午读等时间节点培养孩子们读书习惯。从内容上来说,我们考虑学生年龄特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低年级读古诗词,中年级读名言警句,高年级读国学经典。从形式上来说,我们开展“好书推荐,师生同读一本书”,举办读书交流会。我们还开设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经典美文诵读”“制作好书推荐卡”等活动项目,这些活动的多次开展、评比,使得一个个“书香儿童”“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脱颖而出,营造出了浓浓的“书香校园”氛围。《弟子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读物,简洁精练的语句中却包含众多道理,在小学教育中有积极的启发作用。因此,我校选用它作为德育教材,我们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弟子规》的诵读活动,并且随时随地用《弟子规》来规范孩子们的行为,收到了可喜的成效。

分享故事也是我们读书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我们利用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开展《弟子规》分享活动,师生共同参与,说诵读的内容,谈《弟子规》学习心得体会,讲《弟子规》相关的德育故事等。

诵读、分享只是学习《弟子规》的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践行。我们要求学生制定好践行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实践,这样,刚开始学生是“要我做”,慢慢地变成了“我要做”,践行《弟子规》蔚然成风。这也就是学生养成的第三大习惯:诚信感恩习惯,即“不说谎、尊师长、孝父母”。

学校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大力开展兴趣活动,目前已组建音谱馆、修武堂、墨竹馆、美术厅、导游团等多个兴趣活动小组。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的小小导游团。我们每个班都有小导游,他们会在班级文化、走廊文化以及各种活动中为领导、老师们作精彩讲解。

我们的兴趣文化还结合节日特点,针对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学校有计划地利用节日开展教育活动,如在“敬老日”“教师节“三八节”等开展慰问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自觉养成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阵地。我们经常搭建平台,进行家校互动,以家长会、交流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拉近家长、教师、学校之间的距离。常规家长会是每个学期必开的,其中“教育困惑家长座谈会”则是我们家校文化的特色。每个学期学校都组织多名平时在教育孩子时遇到困惑的家长进行座谈,我亲自和家长们交流座谈,结合实际,分享家庭教育的重要、榜样的力量、孩子的可塑等一些教育理念。座谈形式多样:把家长请进办公室个别交流、分组与家长小范围座谈、传统式家访、借助微信平台沟通,让家长轻松走出教育孩子的困惑与苦恼,分享与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发挥家校最大合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达到家校合育目的。除此之外,我校还特邀一些教育专家到学校为家长们作报告。

没有评价就没有肯定,就没有动力。我认为评价也是一种文化,对学生有效的评价语言犹如冬日里的暖阳、沙漠中的甘泉,不仅能营造德育氛围,更能促进学生发展。我校在传统的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评选的基础上,加大评价激励作用,增设了“校园积分卡”,只要看到学生的进步或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我们就给他发放一枚积分卡,积分卡有不同分值,可以累积兑换高分值积分卡、礼品,评选“校园之星”“进步生”“阅读明星”等,礼品展示在校门口处礼品专柜,一目了然,公平公正。小小的积分卡,给孩子们带来了自信和快乐,同时也增强了学校全员育人的合力。我们还在在评价机制中结合了德育主题,评选优秀学生,如“文明少年”“书香少年”“健美少年”等,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

环境孕育希望,理念放飞未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团队,有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团队,还有一群阳光、文明、自信的孩子们,我们相信,学校今后的德育工作定会蒸蒸日上,硕果累累。我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心、用情、用智慧带领学校这支团队齐心协力,继续前行!

(作者系大同市新荣区第三小学校长)

猜你喜欢

弟子规校园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弟子规
好习惯
弟子规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弟子规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