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唤醒学生的潜能

2019-09-10沈虹

教育界·A 2019年11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沈虹

【摘要】小组竞争模式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理念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笔者从激发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把握探究学习尺度三个角度阐释了自己的实践体验。

【关键词】课内文言文复习;自主;合作;探究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表面上看,“题源在课外”,其考题的选材大多来自课外,往往是学生没学过、没做过的,但实际上,“答案在课内”,高考文言文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考查的知识点在课本里都能找到相应的落脚点,学生联系已學知识完全可以推导出新知。因此,在文言文专题复习中,教师要重视对课内文言文知识点的梳理。

然而,我们常常会遭遇如下瓶颈:一提到文言文,学生普遍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在间隔两年的学习时间后,所学的文言文在学生的脑海里往往只留下浅浅的痕迹,如教师想要像教授新课一样帮助学生重温课文,无论在时间还是策略上都不现实。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逐篇串讲知识点,就会造成课堂的枯燥无趣、学生的兴致缺乏、教学的效率低下。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创建良性课堂,让课堂焕发生机?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提升课内文言文复习的有效性?如何调控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意识并找到自我、建立自信?

笔者在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中,尝试引进小组竞争模式,组织学生组建学习小组,指导小组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并搭配以积分量化等评价方式。目前,该专题的复习已顺利告一段落,笔者现将实践中的一些体验总结如下。

一、激发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本次小组竞争的操作中,笔者以课内文言文知识点的梳理工作为任务主轴,以积分制为激励策略。各小组提前一天抽签领取任务篇章,由组长统筹安排组员分工合作,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汇总,并尝试在课前通过各种渠道自行解决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课上展示合作探究成果。笔者根据每节课各组成员对本组完成任务情况的展示,分别给予相应的积分量化评价,并在教室醒目处张贴积分进度表。

以必修一《鸿门宴》第一段为例。原文“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除了课下的常识性注解外,本段需要学生充分掌握的知识点有:“军、王、为、好、小”等实词;“言于项羽、为击破沛公军、贪于财货、此天子气也”等特殊句式;“无所取、无所幸”等所字结构固定句式。每个任务单位满分10分计,根据小组成员在课上对知识点的归纳情况酌情给分比如十个知识点找出并分析对了八个,给8分,剩下2分由其他三组抢答,并酌情给分。

组间竞争对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参与热情的作用尤为显著,竞争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学习动力。小组竞争模式顺应学生心理年龄特点,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并进一步激发其自主学习,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二、创设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互补和共享中共赢

小组竞争模式的操作中,合理分组是关键。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小组竞争活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优秀的组长可以带动整个小组的学习,增强组员间的协作,这也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有力保障。所以笔者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先挑选出四位有学习热情、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一定责任心和组织能力的学生,让他们承担起组长的重任,并在课下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明确职责、传授管理技巧等。

而学习小组的组建并非几名学生简单地抱团拼凑。在分组环节,先由四位组长抽签选取组员,再根据各组抽签结果的实际情况结合组员的性别、语文学习能力、性格等因素进行微调,以达到各组相对均衡的目的,这样既为组内的互补互助奠定了基础,又为组间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同时,在课堂上,学生座位的设置也可以有变化、有创新。笔者在实践中让学生以组为方阵单位,同组学生可围坐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空间排列形式对课堂互动的限制,这样的座位安排也有利于团队合作氛围的营造。

三、把握探究学习尺度,提升学生自我建构能力

1.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调控课堂节奏

例如,同样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的文言文,笔者对《离骚》《孔雀东南飞》和《兰亭集序》采用了不同的节奏调控。《离骚》晦涩,但学生结合课下注解可以独立完成梳理,且该篇目的高考考查侧重点在背诵默写上,故笔者通过对各小组的背诵检查、个别易错字词的抽查以及一些常见考点的选讲,快节奏地进行复习。《孔雀东南飞》篇幅很长,但全篇的主要知识点概括起来是“相”字的用法、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的梳理,笔者布置各小组课前讨论整理,课上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把这三块知识点讲深讲透。《兰亭集序》虽然篇幅短,除了有背诵要求外,文中常见考点较多,浅易的知识点可快讲甚至略讲,而对重点、难点,笔者就放慢节奏、放大细节,对各小组提高要求,增加积分值,使学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2.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点梳理的侧重点,培养学生的踩点得分意识

笔者在本专题复习的最初,以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进行了示范分析,引导学生将梳理的侧重点放在常见文言实词、常见文言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考点上。建议学生在梳理文言知识点时,培养踩点得分的意识。例如,《鸿门宴》中的“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可译为“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的人为王”,虽然大意对了,但是学生如果在应试中没有将“王”的意动用法体现出来就可能会失分。因此,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点梳理的侧重点,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翻译思维习惯。

笔者在课内文言文复习中采用小组竞争模式的初衷是让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由被动听转变为自主学,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全面复习、重点掌握、步步为营、颗粒归仓,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顺利完成本专题复习任务之外,笔者和学生还收获了更多惊喜,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夯实了文言基础,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了分工合作、对彼此负责,在探究学习中感受到了钻研的乐趣,在成就感里找到了自我……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潜能得以发掘、展示的良好场所。

【参考文献】

程培杰,李岩.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对当前我国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启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02):29-31.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