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者:自尊而人尊之

2019-09-10高杰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4期
关键词:尊师重教教师职业职业

高杰

2018年9月10日至11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大会,深入分析研究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勾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会议的召开意义深远,影响巨大。习近平同志在会上的重要讲话,一度以“金句”的形式火爆“朋友圈”。

习近平关于教师职业的论述,更是让全国1500多万教师吃了一颗“定心丸”。他说: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他要求“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會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为礼仪之邦,我们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荀子·大略》里就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天地君亲师”更是中国儒家祭祀的对象,成为传统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价值取向也更加多元。加上在历史进程中,一些特殊时期的存在,让社会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有了新的变化。尤其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下,教育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媒体对于教师的聚焦。作为一把双刃剑,社会和媒体的聚焦,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也让一些问题被放大。特别是极少数教师对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更会使得整个教师群体“无辜躺枪”。在强大的舆论影响下,一些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态度不坚决,未能有效成为教师的“坚强后盾”,从而促使更多的“矛头”指向教师群体。

随着对师德师风建设要求的不断关注,各界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日渐提高,这是培养人才的实际需要,也是促进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必然选择,是对国家、社会、家庭、学生负责的应然之义。

《孟子》的《离娄章句下》提出“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的观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想获得应有的尊重,首要的也应该从内因出发,做到“自尊者人恒尊之”。其实,撇开社会少部分群体对于教师职业(也包括对公务员、医生等职业)的偏见外,一些引发“口诛笔伐”事件的发生也确实是因为极少数教师越过了职业的雷池,做了不该做的事情。

要实现“自尊者人恒尊之”的境界,教师要专注于自身专业成长。尽管社会上有一部分人认为教师的工作“容易”,但作为教师,我们深知自己所从事的这一职业的专业性。从踏上工作岗位时起,无论是领导还是前辈,提醒我们注意的都是“专业发展”,因为这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所在。检验一个老师是不是“好老师”,首要的一条就是他是否是学科教学(包括学生管理)的行家里手。一个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名师的道路,起决定性作用的也往往是其在专业上所取得的成就。对于广大教师而言,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把个人专业成长摆在职业发展的首要位置。

如今,随着先进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运用,学习可谓是随时随处都在发生。对于有发展需要的老师而言,时间和空间已经不再成为学习的阻碍。一方面,要建立强化专业发展的主观愿望。教师也是社会人,居于生活的潮流之中,家庭、孩子以及对于职业的认同等主客观因素都有可能对发展的愿望产生影响。回想从业之初,绝大多数人心中都有强烈的要做出一番成绩的念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一部分人这个愿望就如同熊熊烈火,逐渐淡化为小火苗直至最终熄灭,而自己也是最终把自己放进了“得过且过”的那一个群体之中。因此,对于一个教师而言,从业越久,越需要做到“不忘初心”,要尝试着跟自己“做个约定”,合乎实际地设立一个个“小目标”,在日积月累中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另一方面,要用好一切可以学习的资源和时机。正因为现在学习更加容易,发展的机会也日益增多,无论是学校创造条件的发展还是个人争取的发展,要做到持之以恒,无论是阅读、教学、管理,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因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要实现“自尊者人恒尊之”的境界,教师要聚焦于个人魅力提升。我们常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之一,教师对学生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老师,只有学生愿意亲之、敬之,才能更好地走近学生的身边,甚至是走进学生的心里,也只有这种“走近”与“走进”的存在,教育才能更好地发生。于教师而言,首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从整体来看,“以生为本”作为一个共识性的理念,得到了绝大多数老师的认同和践行。不久前,不少公众号转载的《哪个老师不是一边骂学生不可救药,一边盼学生成才》一文,其实就是对教师这种学生观的一种侧面体现。文章所谓的“骂”并非真正的言语暴力,而是给整个教育生活增添了烟火气息,也让很多学生看到了老师的责任与期盼。其次,要以贴近学生的方式开展教育行动。很多时候,教育行为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不是因为初衷出了问题,而是教育的方式出了问题。因此老师要适当转变教育的方式,让我们说的学生愿意听,让我们教的学生愿意学。综观我们熟识的“名师”,不管是学科教学还是教育管理,都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作为支撑。再次,要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因为现在教育受到的关注度高,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发提高。有人觉得过高的要求显得“吹毛求疵”,换个角度想,这何尝不是一种“严管与厚爱”的体现。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大,而一个学生往往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之所在,因此越发体现出教师职业的重要性。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常接触到的“一面镜子”,教师要维护好个人形象,不仅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更是对自己、对家庭、对学生负责的生动体现。特别是对于“明令禁止”的坚决不做,才能“行得正坐得端”,确保自己在和学生共同成长中行稳致远。

要实现“自尊者人恒尊之”的境界,社会及主管部门要营造和谐氛围。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社会对于教师的尊重,主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去获得。但是,外部环境同样重要。当前对于教师形象损害的事例,起“推波助澜”作用的很多是外部环境。正因为如此,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或者是我们的相关主管部门,都要正在承担起为教师营造温馨环境、建造心灵港湾的责任。特别当教师群体遭遇不公正的对待或者无故“背锅”时,该撑腰时就要不遗余力地撑腰,让教师感觉到温暖和依靠。

此外,在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的同时,要按照相关政策要求积极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夯实其发展的物质基础;要优化教师的工作环境,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给予信任和支持,不仅在人格上尊重教师,也在劳动上尊重教师;还要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的教师发展评价和管理机制,为教师的发展和提升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校成为教师有归属感的地方,让教师对自己的这份职业更有自豪感和荣誉感。

同时,还可以通过树立典型、宣传榜样等方式,让教师讲好自己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教师工作。当社会各界对教师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作为曾经的学生,很多“误解”也会自然消解。

今年的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做客《部长之声》时表示:教育质量是尊重出来的,不是谁抓出来的。成才自尊师开始,尊敬老师,是朝着美好未来发展的第一步。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刻理解“自尊而人尊之”的内涵,做好应该做、而且能够做好的事情;我们也应乐观地看到,我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当内因与外因相互激发,同时发生作用,我们所期盼的理想教育的模样也将清晰起来。

猜你喜欢

尊师重教教师职业职业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尊师重教,每天都是教师节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我爱的职业
岁岁游学路,冷暖私塾情
五花八门的职业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