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热的突击队 悠长的青春赞歌

2019-09-10

华声文萃 2019年6期
关键词:队旗突击队检修

“多少年来,在我眼前,在我心中,不时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青年突击队队旗,她总是唤起我对那段火热生活、青春时光的回忆和眷恋。”

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徐宪平忆起当年担任四届长岭炼油厂青年突击队队长时,止不住心潮澎湃。

1975年7月,我被招工进入长岭炼油厂。该厂是1965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在湖南省岳阳市建设的。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古德勤,从石油部机关来到荒芜的驼鹤山下,出任党委书记、厂长,带领来自天南海北的建设者,开启长岭炼油厂艰苦创业的历程。

1971年5月,工厂建成投产。按照炼油装置的运行规律,每一两年需要停工检修一次,每次时间四五十天。除设备维护、技术改造,还有清洗容器、装卸原料、铺设电缆、清理污油池、更换保温层、挖运土石方、回收旧金属、清扫工业垃圾等许多任务。这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事情由谁来干?哪里去找这么多人?

1972年12月,第一次检修开始,年过六旬的古老找来团委书记,交给她一项硬任务:把团员青年组织起来,承担大检修“急、难、险、重”的工作。于是,在这个山沟里的万人大厂中,青年突击队应运而生。

那一年,厂团委组织200名男女青工,以两位英雄的名字命名,分别组建雷锋突击队、刘胡兰突击队,浩浩荡荡开进检修工地,拉开长炼青年突击队征战的序幕。

1975年年底,根据检修任务和工地管理的需要,两支队伍胜利会师,厂党委正式命名成立“青年突击队”。1978年,中共湖南省委授予长炼团委“青年工作红旗单位”的称号;1985年,共青团中央授予长炼青年突击队“全国新长征突击队”的称号。

1978年11月,我调任厂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是厂党委委员,她任青年突击队政委,我当青年突击队队长。

每次生产装置停工检修,都在岁末年初,天寒地冻,都是一场硬仗,一场鏖战。为架设从长江岸边陆城码头到生产厂区的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突击队员顶风冒雪,人拉肩扛,踏着泥泞小路,把137根约1吨重的电杆抬上8座山头,挖基坑,打地锚,立电杆,再爬上10多米高的杆顶架线,硬是凭着这股拼劲,连续奋战60多天,把这条全长12公里的线路如期铺设好。不少队员冻肿了手,扭伤了腰。

为完成指挥部交给的限定一周内把常减压装置减压塔220立方米填料装卸的任务,24名队员钻入塔内,在只有0.5米高的空间,带着双层口罩轮番作战,换下的队员就在塔外一张草垫上睡一会儿再上,就这样三天三夜提前完工。事后几天,队员们吐出的痰还带着黑色。

在催化剂马蹄炉搬迁过程中,为清除凝结的50多吨水玻璃,队员们用大锤、钢钎砸了45天,终于治好了这个“重疾”。

每次检修中突击队员要清扫100多台换热器,每个换热器有六七百根管子,每一根管要用一根8米多长的钢钎从头捅到尾,把管子里的油垢和杂质清除掉,还要用高达260℃的蒸汽吹扫。有的换热器由于腐蚀严重,管子里面有硬结,需要十几个人抓住钢钎、喊着号子用力往里捅,隊员们脸上溅满了油泥,变成了“大花脸”,手上尽管带着棉手套,也被蒸汽烫起了水泡。

突击队员不仅要承受艰苦的考验,还时常面临可能发生的危险,我便亲身经历过三件难忘的事。

1979年年底检修时,指挥部把常减压装置常压炉、减压炉烟囱的刷漆任务交给我们,炉子烟囱高达40多米,上面没有护栏,当时也没有那么高的吊车,只好用卷扬机把铁制的吊篮晃晃悠悠送上去。人站在吊篮里,一手提着油漆桶,一手挥动刷子作业。有时候,卷扬机开得太快,失去平衡,吊篮在空中大幅摆动,几乎能把人甩出来。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我带着几名胆子大、体力好的队员,系上安全带,从早上干到夜里,才啃下这块硬骨头。记得我们从炉子上下来时,正好碰上厂里被称之为“青年偶像”的40多岁的党委副书记李兴,他用纯正的京腔大声对我们说:“青年领袖就是这样锻炼成长起来的。”一句话,把我们全身的疲劳一扫而空。

还有一次,清理焦化污油池油泥,一部分队员在池子里把油泥装进桶,我和一些队员站在池边上把一只只桶提上来,把油泥倒在卡车里运走。有一只桶装得太满太重,我弯着腰猛一使劲,结果挂在桶上的铁钩被拉断了,我从1米多高的池子上仰天摔了下来,只觉得天旋地转,耳朵震出了血,幸运的是头摔在草丛里,离旁边的铁轨不足半米。

最危险的一次,清扫催裂化筒式反应器,里面光线暗,看不清,一块跳板扎得不牢,我踩上去就往下掉,筒底数十米深,还好站在我身边的催裂化车间党支部书记王富龙一把抓住我,才化险为夷,吓得我一身冷汗。10多年后,我在中石化湖南省石油公司工作时,到洛阳炼油厂去调运油品,见到厂长王富龙,还忆及当年的“救命之恩”。

在长炼,青年突击队的战斗力获得广泛赞誉,被厂党委誉为“年年打硬仗,年年打胜仗,钢刀不卷刃,红旗不褪色,特别能战斗”的坚强集体,被老工人誉为“尖刀队、小老虎队、硬骨头队”。

按照厂党委确定的“建功育人”的方针,每次组建青年突击队,名额分配到基层单位,我们要求团支部书记带队,以优秀团员为骨干,有意识吸收一些平时工作不积极、不卖力、不好管的青年参加。

第一次集体活动,参加全厂检修动员大会,队员们唱着嘹亮的队歌、迈着整齐的步伐入场,当队长从厂领导手中接过鲜红的队旗时,队员们举起右手,齐声高呼“四最”口号。第一次走进工棚,队员们会看见到处贴着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对联和标语:“帅小伙,大检修中显身手;俊姑娘,突击队里逞英豪”“炼塔当笔油为墨,谱战天斗地检修曲;寒风奏乐雪伴舞,唱同甘共苦突击歌”“艰苦的劳动,锤炼坚强的意志;欢乐的生活,缔结纯真的友情”,等等。

第一次全队会议,讲传统,讲任务,讲纪律,讲安全,讲竞赛,每天早上全队集中,点评头天的工作,布置当天的任务,每天墙报及时反映“比学赶帮”动态,宣传先进事例,指出问题不足。

在青年突击队里,人人平等,一视同仁。我们要求队部和班组负责人,3天之内能够叫出每个队员的名字,了解每个队员的基本想法,与他们交朋友。只要你表现突出,就会得表扬,上墙报,当典型,立大功,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

在这样一个集体里,这样一种氛围中,每一个队员都受到激励和熏陶,思想、工作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发生较大的变化。一些令单位头痛的青年,经过突击队的洗礼,完全变了一个样。有的入了团、入了党,有的成了技术能手、劳动模范,有的担任了生产班组长,走上了车间领导岗位。

有人说,青年突击队是长炼青年学知识、学管理、学才艺的一所社会大学。突击队有着严密的管理体系,全队一般100人,队部设政委、队长、副队长,聘请厂部有关处室同志担任生产顾问、安全顾问;分为5个班,设正副班长、安全员、质量员、工具员、宣传员、文体员、生活员,每个人、每项工作干什么、怎么干,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严格的制度。这一套完整的做法,融入在四五十天的摸爬滚打中,使参与突击队管理的骨干们受益良多,带领队伍、组织协调、宣传鼓动、攻克难关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青年突击队虽然是一个临时性的组织,但却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活力的特殊群体,是一支由年轻人组成、由年轻人自己管理的队伍,年轻人感到,她温馨如家。我们常常说,在青年突击队的队旗上,写着6个隐形的大字:“劳动、友谊、爱情”。

长炼地处山沟,远离市区,青年与外界交往少,整天围着岗位转。队员们从不同岗位走到一起来,在繁重(下转第16页)(上接第11页)劳动和集体活动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了解,结下深厚友谊,亲如兄弟姐妹。

有位刚进厂的新工人,年龄只有17岁,早上睡懒觉起不来,衣服被子脏了不洗,东西到处乱扔,班长每天要跑到房舍去叫他上班。看到他房间的乱象,班里同志发动一次大扫除,把20多件脏衣服和被子洗得干干净净,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他既感动,也受触动,从一个懒散的人变成勤快的人。

一位参加过两届突击队的青年,后来不幸患了白血病,弥留之际,还在怀念突击队的生活,在病床上写下感人的诗句:“举起火红的队旗,高唱青春的凯歌,兄弟姐妹来自各方,手拉手共同戰斗,建设美丽的长炼,开创一个新天地……”

突击队里,其乐融融,其情深深。一些男女队员由相识相知到相亲相爱,喜结良缘,相守一生。长炼团委的同志们粗略统计,青年突击队成立之后,相遇在队旗下的伴侣达到100多对。

初心犹存,痴心未改。今天,长炼青年突击队的队旗依然高高飘扬。

猜你喜欢

队旗突击队检修
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百年“青”品牌
我教妈妈画队旗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技术相关思考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思考与解析
雨中检修
少先队诗歌——少先队队旗
检修
少先队队旗的来历
英国 阵亡将士纪念日
队旗上那些有趣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