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成若缺”的人生智慧

2019-09-10顾伯冲

华声文萃 2019年6期
关键词:经书蕴含着缺憾

顾伯冲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可谓是满腹经纶、功成名就,而他偏偏将自己钟爱的书房取名为“求缺斋”。这多少有点让人不解,这样的“古今第一完人”还在“求缺”什么呢?但他有自己的想法,任何事情不能追求圆满,有一点欠缺,才有持续改善的空间,才有不竭的人生动力。

其实,“求缺斋”名字蕴含着一种哲学隐涵,其中别有深意。老子在《道德经》四十五章中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其意思是最大的成功、最完美的东西,好像也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从辩证法的观点去看事物,一项大的成就、大的业绩,是很难做到完美圆满、没有一点缺陷的。所谓的成功和完满,都是相对的。同时,事情只要還有发展的空间、还有变化的余地,才不会僵死在那里,这种作用才不会衰竭。正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返回途中在通天河晒经时,毛手毛脚的猪八戒不慎撕破了经书,孙悟空对此说了一句颇有哲理的话:天地本不全,经书也有不全之理。的确,撕缺的部分是唐僧的缺憾,也是他需要继续为之付出努力的地方。

无论是中国古典哲学还是现代唯物辩证法都认为,世上人无完人,物无完物,事无全功,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完美、真正的成功。完美中有不完美,成功中有不成功,圆满中有不圆满,这才是事物发展的常态。

大成若缺的哲学思想,蕴含着我国先哲的人生大智慧,体现了对天地万物演变发展的规律性把握。成功和圆满,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状态、阶段性的评价。另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就算是创造了万物的太阳也不可能将阳光同时照到一张硬币的两面,总有阴阳两面。

时下很多人有这样一个心态:凡事都要追求彻底的成功,追求无瑕的完美,甚至达到极致。这是一种极度的自信,但现实常常事与愿违。这并非自己努力不够的结果,而是事物的规律使然,有所欠缺的圆满,才是长久稳固的圆满。

当然,强调做人做事留有余地,允许有所缺憾与不足,并非鼓励人们守残抱缺,无所作为,而是不要一味追求那些绝对的圆满和完美。接受这样的一些不圆满和不完美,并且善于正视这些“不圆满”“不完美”,从中找到新的发力点,这就是“大成若缺”所蕴含的人生大智慧。

(摘自《学习时报》)

猜你喜欢

经书蕴含着缺憾
缺憾之美
成为新的自己
缺憾之美
流云中蕴含着闪电
卷轴:雪
单宝塔诗
缺憾也是一种美
经书面条
经书面条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