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核心素养、综合素质评价与人的全面发展

2019-09-10黄基云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黄基云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核心素养已被广泛认同。核心素养和素养之间虽然彼此相关联,但仍存在不同。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也由原来的只看学习成绩变成了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实际上是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联。因此,只有走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误区,才能实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与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综合素质评价;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和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各项素质,特别是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不同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应运而生。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全面发展,构成了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基于此,本文对学生核心素养、综合素质评价和全面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最新的热词之一,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在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面临新的挑战。在学习上,在工作中,还有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具备核心素养。人们为了解决较难的问题,为了面对未来的发展趋势,都需要着力培养核心素养。

1.素养的概念

要想理解什么是“核心素养”,我们首先要理解“素养”这个概念。素养不单单是指学生所掌握的学习知识与技能,而是指在特殊的情形中,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面对复杂的状况时做出反应的一种能力。只有让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进行实践,才会发展与提升素养。

2.素养需要后天培养

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学生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培养自己的素养。如自己的原生家庭、所属的社会环境、从事的某种行业,还包括自己所属国家的发展水平与发展状况。人的素养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为了培养自身的素养,学生需要吸取生活中的精华,去除糟粕。

3.核心素养

学生需要在不同的角色之中不停转换,这就需要他们在不同的情形中拥有不同的素养。但是究其根本,素养是具有通性的,这种共通之处就是我们常说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首先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对自己与自己所处环境产生有价值的作用。其次,核心素养可以帮助自己在不同的情形与环境中满足自己的特殊需要。最后,核心素养不能只是对某一领域有作用,而要具有普遍性,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它的重要程度。

4.素养和核心素养

素养和核心素养都是一种能力,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关系时,学生需要凭借自身素养与核心素养及时做出决策并付诸实践。有素养和核心素养的人,一定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充分的把握,并会对其产生的结果负责任。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对人们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现有的素养,还要培养学生新的素养。如果说素养是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去满足现实中的需要,那么核心素养即是在面对复杂的状况时气定神闲。也就是說,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具有更强的心理素质。

二、综合素质评价

1.评价标准的变化

如今,人们从只关注学生知识的培养,到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三个群体的思想变化。首先是学生的改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的视野更加宽阔,学习成绩稳步上升,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增强。其次,家长的教育观也发生了变化,从一味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到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最后,教师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素养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的记录、学生的成长记录、学生人生道路的记录,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都将这些记录视为人生的宝贵财产。

2.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标准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但是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地点,综合素质评判的标准都不能过细,也不能以固定化的眼光去看待,当然也不可以过度强调管理的作用。对学生做全程的监控,并希望学生在每个细节都能表现完美,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3.如何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首先,简化评价形式,关注学生发展的实质;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年龄与能力,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中的进步;最后,注重学生的反思与交流,要不断调动他们自我反思的积极性。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的角度来看,学生需要有基础的知识技能与符合社会主流思想的价值观。对于个体而言,独特的个性与创造力以及创新精神才是这个社会上真正需要的。综合素质主要是评价学生的优势,而不是批判学生的劣势。

三、人的全面发展

1.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必要前提,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拓展和延伸。他们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如果要想实现自己的个性发展与自身的独特性,首先必须满足社会对自己的要求。每位学生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由于各个方面的因素,学生性格既有先天的因素,又与后天养成相关。但是不管学生有怎样的性格,都要符合社会所规定的价值观。学生如果想完成各项实践活动,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因此,学生只有实现了全面的发展,才能为自己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关于全面发展的误区

在很多的知识培养与教育工作之中,有些教师对于全面发展的概念理解不充分。他们单纯地认为,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每个方面都均衡一致,并且运用相同的标准去评价学生的教育成果,但是这样做的危害有很多。以学生需要全面发展为由排斥学生的个性发展,阻挡了学生自身优势的培养。

3.如何实现全面发展

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要拓展学生的业余爱好,增添其生活乐趣,提高其艺术修养,不仅如此,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身体、心理全面发展;最后,还要积极督促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既能让学生强身健体,还能培养他们不怕困难的精神,进而磨炼其意志,锻造其坚强的品格。在学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体育活动也是调节学生学习压力、缓解焦虑情绪的良好方式。学生多参与劳动,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从而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知道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综上所述,在把握清楚各项概念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现在教师的首要任务。学生的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懂得坚持,家长要懂得理解,教师要懂得负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成长道路上越来越顺利,越来越成功。

【参考文献】

成尚荣.核心素养:开启素质教育新阶段[N].中国教育报,2016-05-18.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评价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导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