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

2019-09-10蒙志勇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德育功能小学德育

蒙志勇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德育教育的意义越来越凸显。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培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思想品德课程这一学科的存在源于道德观道德准则的形成,其对少儿未来的道路起着指导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应重视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展,以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最大功能、全力提升小学生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己任。

【关键词】小学德育;思想品德课程;德育功能

在小学阶段,最让学生熟知的优异目标准则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延伸,文件明确提出我国教育方针的目标朝向。同时,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也明确指出德育教育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不管是从个人自身出发,还是响应国家的号召,让学生从小开始学习德育课程是正确的历史经验选择。基于此,本文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出发,探讨更好的教育方式,旨在发挥德育的功能价值。

一、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的培养占据了我国教育的制高点,是教育工作者除了教授系统的知识外的重中之重。从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大纲可以看出,其最终目标仍是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一代。由此可见,道德教育事关祖国未来的兴盛发展。

鲁迅也说过:“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高尚的道德是每个公民游走在社会中的依托技能。在小学时期,学生的意识还处在懵懂阶段,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犹如白纸一样。因此,在此阶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根本上树立道德行为准则认识,随着不断的成长,确保学生可以对道德观乃至人生观、世界观做出正确的判断。良好的道德教育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思路,随着成长的脚步不断加快,小学生终究会成为高道德素质的社会人,其对祖国的建设发展所做的贡献值得每个人拭目以待。

二、提升小学德育功能的方法途径

俗话说:“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德育教育的时代紧迫性让教师这一学生领路人肩负了更多责任,他们需要探寻尝试更多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促使思想品德课程的能量发挥最大化,使学生收获更多道德体验和感悟。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如下方式。

1.改变教育教学理念,教就是不教

随着人类文明在历史车轮中的不断进步,教育这一国民之本的地位越加稳固。随着时代的改革,教育政策同样在做着调整,然而,中国教育受科举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在以素质教育为基准的当代社会仍然有不少学校和教师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做着应试教育的行为。由于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殊性,德育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学生内心的真正感受以及付诸行动的能力,而不是同其他学科一样从考试成绩就能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脍炙人口的一句教育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笔者认为可以不求统一的意见,学生自身良好的表现就是最好的结果。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调整、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完全的自我意识,教师要用敏锐的观察力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德育工作的合格引导者。

2.采用情境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德育功能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教学法,在众多课程学习中是比较直观且生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教师应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贴切地感受道德教育的情感,体会教师开设品德课程的良苦用心。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我们不乱扔》时,教师在课堂中设置了很多情境,其中一个是“开心的聚会”:在一个周末,二年级小朋友刘小刀的生日到了,他邀请了很多要好的朋友到他家中开生日派对,在整个派对过程中,小朋友们玩得非常开心,刘小刀的心中也洋溢着幸福的滋味。可是让他有点不开心的是,结束后的家变得乱七八糟,小朋友随手扔的玩具、吃的瓜果皮让整个家中无从下脚,看着辛苦收拾的妈妈,刘小刀也歉意满满……这种场景让课堂中不少学生都感到不好意思,贴合实际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明白乱扔东西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把生活中的实际行为搬到课堂,更能让学生明白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德育功能

思想品德建设的内容是宽泛的,但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所以其不可能了解和掌握所有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堂安排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提升德育的功能起积极推动作用。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一课时,因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步入小学校园,对家的依恋相对较多,教师对学生提出介绍家庭的互动游戏后,学生络绎不绝地举手发言。紧接着,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爱这个家的呢?能不能说一些具体的事情呢?”然后让学生举出自己爱家的表现,最后教师归纳学生说出的干家务、照顾生病的父母等爱的表现。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表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知了爱的意义、爱的行动,彰显了德育的功能。

4.以实践活动为拓展,让学生提升德育功能

思想品德教育的真谛是实际的运用,离开实践的运用是欠缺的、不成功的。实践出真知,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实际的问题体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探索德育功能的精髓。例如,在“三八”妇女节当天,教师为学生安排了具体的实践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妈妈或奶奶的感激、孝敬之情,为妈妈或奶奶洗一次脚、泡一杯茶、捶一次背甚至送一个真诚的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用心感知长辈的付出,明确长辈的教导苦心,做一個有爱、有付出的好孩子。实践性的体验活动弥补了课堂中的不足之处,为提升德育功能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结语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道德品德的特殊价值在每个时代都显得弥足珍贵。在发展大好的现代社会拥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类。因此,要想有效地提升小学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用心观察、探索,发现更多方法和途径,让小学生在无忧无虑的小学时光中奠定道德品质的基础,使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得以完美实现。

【参考文献】

董妍.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4(01):79.

王春来.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60-61.

方红梅.提高德育实效性 做一个大写的人——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德育实效性的实现[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12):25.

付兰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07):132-133.

猜你喜欢

德育功能小学德育
初中思品实践活动课落实德育功能策略探索
生活即教育,体验即成长
小学篮球运动德育功能初探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