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童话阅读教学

2019-09-10段龙娥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小学语文

段龙娥

【摘要】童话的特点在于创作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构建了生动、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使平实易懂的语言富含哲理,无论是内容还是思维模式,都很适合小学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情,以素质提高为目标,开展童话阅读教学,如此,既可以避免教学上的形式主义,又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質的发展。实际上,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所有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阅读;素质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以童话为载体进行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否则教学活动就会陷入“为了教学而教学”的困境之中。相较于其他阶段的学生,小学生不仅想象力极为丰富,而且生性活泼,童话是他们非常喜欢的文学艺术形式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童话阅读教学,以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的方法

如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童话阅读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教师要明确教育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学生,而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这样才能体现教学活动的价值与有效性。

1.合理创设情境

无论教材的编排如何合理与科学,都需要教师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才能使教材的价值得以体现和发挥,否则教材内容就只是书面文字。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教师对教材认识方面的不足较为明显。例如,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童话的作用,甚至将其视为是“幼稚的”内容;有的语文教师不支持甚至反对学生进行童话阅读与学习,取而代之的是进行古诗词背诵、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等方面的教学,这种为了考试而学习的行为,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小学生容易受到情境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就可以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故事引入、演出、朗诵、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重现童话内容,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童话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道理。

2.加强阅读训练,培养语文语感

开展童话阅读教学既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能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对童话有正确的认识,并加强阅读训练,促进学生语文语感的提升。

童话故事的语言平实、浅显,形象鲜活,没有太多刻板的说教,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然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归纳中心思想”“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仍是比较常见的教学内容,这必然会导致教师在童话阅读教学中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童话的教育作用,而忽视了其语言特点。因此,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本应是十分活泼而生动的童话课,变成了品德教育课。实际上,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不断进步,虽然“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体现不出童话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大多数童话故事的主角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小动物,而且故事内容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堪称是为其量身打造。童话故事不仅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加深他们对故事寓意和故事情节的理解,因此,童话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语感的重要素材。

3.续写提高写作能力

续写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也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讲授完《乌鸦喝水》一文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乌鸦,还能想到哪些办法来喝水,请你写出来。”这一开放性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想象,拓展他们的思维,锻炼其写作能力。这种训练既能使学生理解“寻找最好办法”的精神内涵,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

再如,在教学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续写小蝌蚪和妈妈相遇后的故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补充和丰富这个故事。另外,《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童话故事的结局都是开放性的,都可以作为续写训练的素材。

续写童话故事,既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寓意,还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加大我国传统童话所占比例

提起童话故事,很多学生会想起《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乌鸦喝水》等文章,这些都童话故事取材于西方寓言或者民间传说,有着深刻的哲理和思想内涵,是很好的教育素材。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略我国的童话故事,事实上,我国的童话故事中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思想美德和文化传统,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因此,在为小学生选取童话阅读素材时,教师应加大我国童话故事的比例,选择一些没有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中国童话让学生阅读。例如,学习《精卫填海》的故事,能够让学生领会和学习精卫锲而不舍、永不言弃的精神;学习《八仙过海》的故事,能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多用心、多努力,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因此,学生通过阅读中国经典童话故事,不仅能接触更多的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培养优良的品质,领悟我国的传统美德和精神内涵。

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优秀道德品质、正确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童话故事虽然语言浅显、内容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童话阅读教学,同时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内涵,进而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苏浩盛.生本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8,08(11):91-92.

杨丹.基于“阅读工具”的童心“悦”读——小学低段童话主题阅读教学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07):33-46.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地位小学语文
浅谈学校体育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探究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
高校学生工作开展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究
论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创新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