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对话中成长

2019-09-10薛梅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对话教学教学策略

薛梅

【摘要】对话是交往的一种主要方式,是两个或更多的人用语言交谈,是一种面对面的双向交流。对话教学旨在唤醒学生主体的学习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价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话教学改变了单一讲授的低效灌输模式,让学生在快乐的对话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对话教学;对话路径;教学策略

钟启泉教授认为:“没有交往就没有教育,课堂是儿童天然交往的场所。”传统的数学课堂几乎没有交往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有互动,只是单向的知识传授,教师单向提问,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甚少交流。教育需要交流,教学需要对话。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致力于开展对话教学,改变单一讲授的低效灌输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快乐的对话中主动学习。

一、诠释对话教学的内涵

对话教学是以语言为工具、对话为原则,借助交谈的形式开展教学的方式。对话教学体现了人性化和创造性,师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是对话式教学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此外,还有学生与对象世界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自我内心世界的对话。对话可以是一种有声的交谈,还可以是一种无声的交流,对话式教学不是简单的师生问答,课堂对话频率不是越高越好,达成意见一致不是对话的唯一目的,对话允许发生争论和歧义,是一种有意义的思想碰撞。对话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快乐、主动、高效地学习,对话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习深化。对话式教学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教师的“一言堂”走向多元对话,变知识灌输为自我建构,对话式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必然之路。

二、拓宽学生对话的路径

学生对话形式多样,有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己的对话。教师应善于开辟对话渠道,为学生搭建各种对话平台,提供充足的对话机会,引导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有效地对话,实现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知识的建构、思想的提升。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拓宽学生对话式的路径,建构了“三学”一体的对话式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在独立预学、合作研学、师生问学等环节中开展对话,让对话无处不在。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分为“预学”“研学”“问学”三个主要环节,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对话,各有不同的对方方式与对话内容,分别是在预学中进行独立的生本对话、在研学中实施合作式生生对话、在问学中展开友好的师生对话。

预学环节是生本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开展自我对话的过程。在教学《因数和倍数的认识》一课时,笔者先出示例题让学生预学,在预学阶段,学生以独立学习的方式各自开展生本对话,即學生自行阅读材料,与文本世界对话。学生在阅读与思考学习内容的过程中,自我解读文本信息表达的含义,从而初步感知和理解“因数和倍数”。

“数学学习是学生之间相互交际的集体活动过程。”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合作研学,这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环节,是学生能动的知性活动。在学生合作中展开研学活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在学生自主预学后,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研学,小组成员围绕“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等问题展开研讨,对共同的学习主题展开合作性对话,在讨论交流中碰撞思维,擦出智慧火花,共同完成了研学任务。

清代郑燮说过:“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勤学好问是获取知识的有效路径,问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师生对话的大好契机。在教学《因数和倍数的认识》一课中,当学生合作研学结束后,笔者让学生问学,问学是研学活动的延续,即学生对预学、研学阶段中仍然不明白的问题,通过和教师对话,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师生问学是一种双向互动对话,可以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检测学生的研学效果,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向教师提出心中的疑惑,甚至对教师的解答进行质疑。“敢于发问,问出智慧”,师生问学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对话中彻底解决心中的疑惑。

三、优化对话教学的策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快乐、主动是有效对话的标志。我们在数学课堂中,不仅要拓宽对话路径,更要优化对话教学策略,提升对话教学实效。笔者通过创设趣味情境,营造快乐对话的氛围,激发对话兴趣,通过巧妙评价激活学生对话的动力,鼓舞学生积极主动对话,通过提出优质问题,推进对话的深入,提升对话的质效。

1.趣境中引发对话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学习需要基于具体形象的情境,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以助力学生的感知理解。教学情境不仅要具体、形象,而且要富有趣味性,能够给学生带来乐趣,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对话气氛,引导学生快乐对话。笔者在数学教学中,融数学问题于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在趣味情境中引出对话主题,让学生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笔者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情境,从中引出如何“如何平均分?”“怎样表示分的结果?”等对话主题,猪八戒分西瓜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快乐地对话。

2.巧评中激励对话

“教育是一种唤醒与鼓舞”,只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才会使其积极投入到对话活动中,学生对话的主动性需要被唤醒、鼓舞与激励。每位学生内心都有得到他人赞赏的渴望,赏识性评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成功感与满足感,赏识评价是激励学生对话的有效手段。笔者在对话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常常在评价中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用巧妙的赏识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开展对话。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周期》一课中,笔者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盆花的排列规律,在组织学生展示交流时,小丽汇报完毕后,笔者评价说:“小丽的办法不错,如果还有别的方法,那就更厉害了!”笔者的巧评激发了学生的对话激情,其他学生不甘示弱,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3.优问中推进对话

问题是对话的引擎,好的问题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和思考,还可以推进学生的对话进程,让学生在对话中逐步提高对话教学的深度。优质问题是高水平的问题,既富有思维含量,又具有开放性质;既具有启迪性,又具有递进性;既能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致,又能推动思维发展。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喜欢设计一些好的问题链,用优问推进学生思考、对话。例如,在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中,笔者提出了如下问题:(1)你见到过哪些平行四边形的物体?(2)你觉得怎样的图形才是平行四边形?(3)你能说出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的名称吗?(4)你能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5)关于平行四边形你还知道些什么或者还想要知道什么?一系列问题层层推进,既推进了学生对话,又给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最终促进目标达成。

言语是人类有效的“药方”,对话是学生成长的路径。让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领学生主动对话、愉快对话、有效对话,在对话中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提升数学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快乐对话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蔡文平.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意义和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6(12):66-68.

猜你喜欢

对话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