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渗透探赜

2019-09-10李春林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8期
关键词:情感渗透阅读小学语文

李春林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悟文章内容以及了解课文抒发的情感。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外,应重视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重分析课文渗透的情感。同时,学生在阅读后,师生应共同讨论课文内容和文中渗透情感的语句,在师生相互交流中,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感渗透,使学生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情感渗透

前言

情感渗透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之前,应详细讲解课文主旨和作者抒发的情感,以此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充分了解课文抒发的情感之后,带着情感阅读课文内容,进而增强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说明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进行情感渗透是十分重要的。

一、引导学生阅读时进行情感渗透

不同的课文内容抒发的情感也不同,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除了传授阅读技巧以外,还应重视引导学生边阅读边分析课文抒发的情感,并且,教师应注重根据文章抒发的情感进行情感渗透,使学生充分了解文章抒发的情感以后,深刻体会课文抒发的情感,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应根据作者抒发的情感读课文,从而使学生懂得如何阅读课文以及意识到带着情感读文中语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学生在明确阅读技巧后,也会积极依据文中抒发的情感读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例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分析文中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变化特点和寻找妈妈的历程,以此告诉学生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克服困难、不断努力寻找,以及表达了小蝌蚪对妈妈的爱,进而渗透文章情感,有利于促使学生向文章中的小蝌蚪学习,与此同时,学生在阅读时积极根据文中渗透的情感读课文,既做到带着情感阅读,同时说明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带着情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品读文中抒发的情感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方式,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注重运用情感渗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如,引导学生品读文中抒发的情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品读课文内容,边品读边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分析、思考课文抒发的情感,学生深思熟虑中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并且,学生有所感悟有所体会。如,学生体悟到课文内容主要以描写风景为主,作者对景色的喜爱,进而运用许多优美的词语描写景色,通过描写景色抒发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学生体会到课文抒发的情感以后,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且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学生不仅扎实掌握文中的知识点,同时也做到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内容。此外,教师对于带着情感品读课文的学生,应多表扬多鼓励,与此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读课文之前,要重视详细讲解课文内容渗透的思想情感,而后,引导学生品读文中抒发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感悟文章情感,学生有所感悟,才能体会到课文所抒发的情感,并做到有感情地品读课文,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做到根据课文情感进行情感渗透,有利于促使学生对文章情感有所体验和感悟。

三、引导学生带着情感阅读

小学语文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且抒发的情感与描绘的景色、人物有关,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读课文前,应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渗透的思想感情,学生明白文章内容抒发的情感以后,才能够自觉带着情感阅读,从而实现良好的情感渗透效果。

例如:学习《狼牙山上五壮士》时,教师详细讲解课文中渗透英雄人物伟大的精神,以此渗透爱国的情感,学生明白课文抒发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并且,学生能够自觉带着情感閱读课文。可见,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抒发的情感进行情感渗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同时也调动学生积极情感读课文内容,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前进行情感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说明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的重要性。

四、阅读后师生共同探讨文章抒发的情感

教师归纳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得出,与学生讨论能够将课文表达的情感渗透给学生,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带着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有效阅读课文。教师明确师生共同讨论的重要性以后,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应先讲解文中抒发的情感,之后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分别与各组学生沟通,师生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文中抒发的情感,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举手表述,使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感受到课堂氛围的活跃后,也会更加主动举手说出课文抒发的情感,学生明白课文表达的情感后,带着情感读文中语句,阅读中学生充分了解课文渗透的情感和文章蕴含的寓意,且在完全了解的基础上,学生有效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带着情感阅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由此表明,教师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应重视与学生探讨文章抒发的情感,师生共同探讨中教师立足于课文进行情感渗透,能使学生全面了解文章精神内涵、抒发的情感、渗透的内涵,学生了解课文抒发的情感和内涵后,有所感悟地阅读课文,必然会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学生在与教师讨论中深层次领悟作者抒发的情感,进而带着情感阅读课文内容,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感熏陶。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前,教师应带领学生详细分析文章抒发的情感,并要求学生依据课文抒发的思想感情读课文,学生在明确阅读要求后,积极带着情感阅读文中的语句。此外,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主动分析、探讨课文抒发的情感,师生探讨中学生清楚课文抒发的情感,以及感受到情感熏陶,能够促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并且,学生意识到应结合课文抒发的情感阅读,以此调动学生有感情地读文中,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春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J].  江西教育. 2018(33)

[2]王桂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渗透[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18)

[3]高学峰. 农村小学多媒体阅读教学应用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26)

[4]徐丽霞. 对小学阅读教学“三无”问题的思考[J]. 语文建设. 2017(35)

猜你喜欢

情感渗透阅读小学语文
试论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渗透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