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翟贵巧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5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素质教育

翟贵巧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新课改的推行实施,初中数学面临一系列的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教师要积极的摒弃传统旧的教学观念,响应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把课堂教学上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同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在如今的教学中比较受到教师们的喜欢使用,这样的模式有较明显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针对在数学教学中应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式展开一系列论述。

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交;数学教学新课改;素质教育

近些年以来新课改一再强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淡化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陈旧教学模式,与此同时还强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要积极的创新改革教学模式,用新的方式来适应现在的教学,推陈出新改善自己的教学观念。数学不论在那个学习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而且在中学生阶段,还是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占分比例大。因为数学这学科的重要性,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顺势而出,增强学生自主學习能力,淡化学生的依赖教师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式的好处

让学生学会对教学内容的预习,教师在安排预习任务时要给学生做好正确有效的规划,帮助学生去梳理如何高效的预习。学生在预习时要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做,预习后要有大概的内容概括梳理图。教师可以中开始教学课程前,对预习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检查,向学生提出简单的思考问题。通过教师指导预习教学,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系统的预习学习,再应对教师的提问,就能轻松的回答,不至于不知道怎么回答,也避免回答不上的尴尬,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为学生建立坚实的基础。

数学学科相比其他的学科来说知识点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化。尤其是到了中学阶段后数学难度成几何倍数直线增加,导致很多学生本身就对数学没有兴趣,现在可能直接是抵触心理。教师在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时可以采用现实生活当中与数学有联系的事物,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得到生活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知识建立有效联系,为学生设计合理的生活情境教学方法,由此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性和热爱,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发现。例如在应用题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问题和现实生活结合,让学生尝试用到生活中学生常见现象去分析思考,可以设立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题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分组讨论理解题目意思切合实际,激起其兴趣和热情,自主地进行探索解答。学生在熟悉的情境当中探索发现,合作交流学习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巧妙运用能力。套入生活情境教学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在平时生活中去思考。

合作交流学习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对学生的个人性格建立也有着积极影响。如今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因为年纪尚小,家长不放心,往往会帮助学生做决定,使学生自主决定判断能力弱,同时缺乏与他人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能力。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推行下,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相互之间的学习彼此的优点,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设置合理的自主探究学习任务

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去合理探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自主探究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有目标的去学习,而不是盲目的。设置目标和任务是顺利有效的实行自主学习的前提和根本。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填鸭式的将课程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而中自主探究的学习的模式下,教师不再机械式的灌输而是正确的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发现,探索是需要一个目标的指引才能发挥出最大化的效果,从某一个程度来说也是直接反映出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师要深入的对学生全方面的了解,知道掌握学生的个人情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全方面的了解学生了,才能针对性的做出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任务目标。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探究内容目标,不能太轻松,让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认为太简单而容易失去探索的兴趣;也不能太困难,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探索学习,依然没有找到正确的,让学生产生退缩心情。一定要设置合理,适合学生,只有最适合的才能最大化的提升教学效果。

三、开展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合理有效的分组是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将学生合理的分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考虑多方面外在和内在的因素。首先结合班级总人数情况来确定分几个小组合理;还有班级学生中男女比例,男生和女生思维方式不一样,也要根据男女学生间的性格分组;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讨论内容的深度进行快速的小组讨论和深入的讨论。因此可以采用前后左右两人或四人讨论,也可以采用圆桌多人讨论方式。一定要将学生合理分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不同的学生合理搭配,让其相互学习,知道自己的短板进行改造,和了解自己优势该如何保持。学生之间自己相互促进,互帮互助,分享自己的方法和思维想法。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组,例如一些学生空间几何能力强,一些函数计算好,有些擅长多种方法解题。按照这样的方式分组后小组互动,能够充分的取长补短,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学习他人优势的方法。教师一定要随时关注合作学习模式中的进展情况,给出正确的引导,充分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互帮互助。可以给学生一个合作学习的准确目标,让学生们去自己通过合作学习,分工查找资料,询问教师来掌握其中的定义,概念,公式,变化和应用。教师在开始时提出问题,中途让学生来汇报讨论的结果和小组的想法,最后在让学生去提炼知识点的重点。让合作学习模式有效的开展,安排学习方向。

四、注重教学评价,适当鼓励学生

教学评价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个环节往往容易被教师忽略。学生需要一个良好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评价有褒义也有贬义,但是如何做一个好的评价是教师必修的课程和技巧。有时候学生需要鼓励的评价,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给学生建立好的学习自信心。有时候学生需要委婉的指导,这样比直接的点出要好,可以维护学生自尊心,同时还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下,教师要合理的利用教学评价。分组合作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委任一组长为代表进行见解小组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成果,然后让其他组员点评组长说的,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首先让学生自己反思自己有没有不足的地方,自己有没有其他学生一样的情况,然后听取教师点评和鼓励。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成长,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自我调整学习学习方式。

结语

总而言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是比较显著的,可以突出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不断的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数学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到学生学习数学课程所面临的困难是那些,针对性的去寻求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主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相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水平。

参考文献

[1]邱玉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23):43-44.

[2]许小梅.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05):44-45.

[3]王新刚.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19):117.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借助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