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2019-09-10殷华龙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8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殷华龙

摘要:本文以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热情,创设教学情境,密切联系生活,借助对情绪的激励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在练习的设计方面,教师应当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采用成果激励的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劝导。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优化策略

前言:

兴趣是刺激儿童进行自主学习的驱动力,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基本条件。因而,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应该从教学本身转到学生的需要方面,发挥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教师要借助不同的教学手段,让教学过程充满情趣,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教学的效果。本文以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分析

在经过数轮教学改革之后,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较以往而言得到了提高。在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提出以后,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则离不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其数学实践的方式不止局限在课堂学习和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还应当拓展到提问、讨论、预习以及复习等多个环节,这无一不与学生的兴趣相关。但从目前来看,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并不让人乐观,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的思索远远不足,缺少对数学的求知精神,也很少主动应用数学知识去思考和处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投入方面的表现并不好,缺乏课外的拓展求知,这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的效果,阻碍了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改善教学效果。

二、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普遍应用的方式。但从目前的数学教学来看,不少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往往与所要教授的内容脱节,主要体现在情境和数学缺少关联性,脱离生活实际。教师创设的情境和学习内容无关,即使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会起到干扰正常学习的作用,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的创设应当以现实为基础,尽可能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相一致,而且还需要具有趣味性。教师应当对现有的材料进行加工,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百分数的含义之后,就可应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完成相关的任务。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服装标签、饮料瓶等事物,这些事物都源自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其中找出百分数,而且尝试讲出百分数在不同情境下所代表的意义。

(二)密切联系生活

数学来自于人类的生活,因而教师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生活的基础上,抓住数学的本质,根据教学要求,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加工,使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也就是达到教学的生活化。例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家中寻找长方体、正方体,并观察不同的形体是怎样进行组合的,要求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甚至可以用笔画出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培養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而且能够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非是远离生活的知识,而就存在于自己的身边。再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学校的平面图,让他们主动提出数学问题。有的学生会提出长方形花坛、正方形升旗台的的周长应当如何计算,面积如何计算。采用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将生活中的数学很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了解数学的实用性,由此激发他们的兴趣,促进他们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三)科学设计练习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安排的;练习往往较为单一,主要是让学生机械地完成课后练习或练习册。虽然练习对于巩固数学知识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枯燥的练习很可能让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学习的效果。教师在安排练习的时候,应当注重一定的层次性。因为目前数学课中综合与实践所占比例较小,因而教师在布置练习时,除了安排学生完成基本的计算之外,还应当将练习和数学综合之间结合起来,加强和现实生活的关联。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关于数学的训练,如竞赛、游戏等,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基于一种快乐的心态进行学习。

(四)采用成果激励

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他们的情绪,数学教师应当擅长应用启发式、鼓励性的话语。教师应当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进行鼓励,让他们转变不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而且,教师的鼓励不应是毫无凭据的空口称赞,而要有具体的理由,针对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或完成了教师安排的任务,才能发挥积极的效果。由于小学六年级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尚未成熟,教师可以使用鼓励性的话语对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现加以赞赏,这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也能够鼓励周围同学的学习热情,希望通过自己努力以获得老师的认可。为了让这种方式能够发挥作用,教师就要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个体的状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对于本班的后进学生,教师可以按照他们的能力,在课堂上布置他们完成较为简单的任务,当他们完成以后,就可以根据完成情况给予鼓励,这能够对后进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结语: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热情,创设教学情境,密切联系生活,借助对情绪的激励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在练习的设计方面,教师应当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采用成果激励的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劝导。

参考文献:

[1] 李宇辉,李保臻.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4(2).

[2] 康兴国.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J].吉林教育, 2010(2).

[3] 邓金平.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