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体育训练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9-09-10杨学华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8期
关键词:训练初中体育现状

杨学华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初中体育教学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与调整。新课改的理念对初中体育教学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率,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然而,农村地区的初中体育训练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除了经费紧张、设施缺乏、师资薄弱等问题,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落后也是造成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发展好农村体育教学,不仅对提升农村地区的整体教育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很有帮助。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农村初中体育训练教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初中体育训练教学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初中体育;训练;现状;对策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给予了更多的政策支持,鼓励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主客觀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学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教学方面的问题十分严重,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落后让体育教学课堂失去生机与活力。发展农村体育教育,提升农村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当前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现实境况的迫切要求。农村体育教师要认清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农村体育训练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得到提升。

一、农村初中体育训练教学现状

1、忽视体能训练

体能是开展一切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和前提,以足球运动来说,一场90分钟的足球比赛需要强大的体能来支撑,如果没有体能,那么是无法使运动员完成一场比赛的。据相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中学生的体能状况很差,很多的中学生出出现超重和肥胖的现象,各项身体素质指数不达标,比如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都与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对体能训练缺乏足够的重视,并没有设置专门的体能训练目标和计划。

2、训练方法单一

体育训练教学是一个很枯燥、很劳累的过程,尤其是在传统的体育训练教学模式当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就是采取讲解加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进行体育训练,或者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方式来进行训练。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征,没有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没有在课堂中开发更加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足, 体育教学的效果自然就不理想。

3、评价机制落后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励学生进步和成长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农村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十分落后。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心理与人格的完善。体育教学评价过分注重学生的体育成绩,没有注重学生的情感思维的发展,也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更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等没有在教师的考虑范围之内。

二、农村初中体育训练教学有效对策

1、加强学生体能训练

我国相关的体育锻炼标准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而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农村地区的中学生体质状况普遍很差,尤其是体能素质不好,导致学生在运动中经常出现受伤的情况,并且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一些体育项目。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体能训练,将体能训练作为体育教学计划的重要一部分。

比如耐力是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体能状况的重要体现,如果一个学生的耐力不好,那么体能状况也就不好,耐力不好是学生的心肺功能差以及肌肉耐力不足造成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耐力,教师要着手提升学生的心肺功能,可以通过变速跑、波比跳、跳绳、平板支撑等项目来提升学生得到心肺功能,在这过程中要记住不断根据学生的状态调整训练方案,同时也要针对不同体质的学生做出针对性的部署,制定相应的训练量和训练方式。教师还可以建立专门的“体能测试制度”,让学生进行定期的体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训练方案。

2、借助信息技术训练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并且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目前仅仅局限于文化科目当中,在体育教学的中的应用鲜有尝试。实际上,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体育课堂教学生动性不足的弱点,可以将复杂的技术动作分解,更好地将体育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并且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立定跳远”这部分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就可以给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讲授新知识。首先,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奥运会跳远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可以看到他们在助跑当中充分发力,用力一跃,在空中“停留”了很久,学生都发出阵阵惊呼声,对“跳远”也有了基本的认识。接着,为了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我在网上找到了这一教学视频,让学生观看“立定跳远”的动作示范,在涉及到一些动作难点之时,我还会采取定格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反复观看,比如在起跳之时,我们的双臂要保持有力的摆动,双腿用力地进行蹬地,身体前倾才能跳得更远。这样一来,学生就对“立定跳远”有了更深的理解。

3、利用辅助器材训练

体育训练必须要专业化、科学化才能有效果。在传统的农村体育训练当中,对体育训练辅助器材的利用程度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受制于条件限制,器材不足,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对体育训练辅助器材的利用认识不足,忽略它们的功能和作用。比如足球对学生各项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各国足球俱乐部也十分注重辅助器材的使用,教师利用辅助器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保证训练的专业性。

例如,在脚内侧传球练习时,可以给学生利用标志盘设计一个传球的小比赛。比赛的形式是这样的:教练员可以在中间放置两个标志盘充当小门,让小组内的队员相互传球,每人传一次球之后就要换到下一位队员,最终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小门次数多的队伍获得第一名,然后以此类型,第一名的队伍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而最后一名的队伍会得到相应的惩罚。这种训练方式可以训练队员传球的速度以及精准度,并且趣味性十足,这样能够让队员积极地参与到训练当中来,队员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会逐渐增大。

4、开展分层分组训练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差异比较大,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更加明显。假如教师在体育训练教学中采取相同得到训练方式,不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区分,就会导致这种不均衡的状况进一步提升,导致学生在训练中出现超负荷的情况,从而导致出现受伤的现象。有的学生对一些运动项目比较排斥,心理承受能力差,教师要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详细而周密的考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分层分组的方式,并且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使我们的训练方案更加完善。

例如,在讲授“短跑”这部分知识时,我根据学生的身体指标情况建立了一份档案,包括学生的各种身体数据,比如心率、肺活量、体脂含量等。在开展教学时,我根据学生的身体实际情况建立了不同的训练小组,安排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方式和训练量,比如有的学生肺活量较差,爆发力较弱,这些学生反映在身体当中的情况就是相对来说比较肥胖,因此如果教师给他们制定过重的训练量,可能会造成学生受伤的可能性,并且给学生的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和负担。

总而言之,发展好农村体育教学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农村体育教师的重要使命。作为农村体育教师,我们要饮水思源,不断思考和总结,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农村体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念斌.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体育世界,2013(08):135-136.

[2]王松梅.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探讨[J].成才之路,2013(15):40-41.

[3]李永健.改善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可行办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4):146.

猜你喜欢

训练初中体育现状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