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时期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策略探究

2019-09-10李敏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5期
关键词:工作方法班主任工作小学教学

李敏

摘要:在小学阶段,班主任主要负责对班级学生以及班级事务,进行直接地组织与管理。除此之外,班主任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教学重担。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效率,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未来的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应积极探索有效开展教学和管理的工作的方法。当前,由于时代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小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教育环境都已与之前有所不同,因此,班主任教师应从加强自身建设做起,通过不断补充专业性的知识与教育能力,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班主任应与时俱进,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在教育过程中,优化班级管理方法;但是班主任一人的教育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要及时与多方进行联合,共同参与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工作,促进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提升,从而达到促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索在新时期,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学;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方法

学校教育是我国当前阶段最主要的教育方式,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时期的教育质量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更关乎我国未来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在小学时期,班主任应认识到自己肩上所承担的重大责任,在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对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力争,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秉持肯牺牲肯奉献的精神,为班级与学生的进步做出贡献。那么,教师在具体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怎样做好班主任这一工作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各位同仁共同分享,以下几个工作体会与经验,以期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一、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提高班主任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小学这一时期,学生因年龄较小有着好動、自制力差和思维发展不成熟等特点,想要对小学班级进行良好地管理,首先,要求教师自身拥有充足的教学经验、管理经验和成熟的教学能力。这样班主任才能够很好地组织和协调小学班级中的各种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在与班级中的同学共同奋进的过程中,使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应注意在管理过程中应坚持民主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以说教为主实行宽严并济的管理模式。班主任教师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度,不能对学生的行为和想法过于约束,应适当听取学生的建议,以学生的角度对班级管理方式进行积极创新。

首先小学班主任应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以严格的态度来要求自己。班主任是学生在校园中接触最多的人,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过程中的言行举止,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形成。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管理,则应该先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为学生树立良好表率,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教学工作中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认真的态度来完成教学目标和管理班级的工作,注意自己的外在和仪表姿态,用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精神面貌来体现班主任教师的个人素质,在无意间影响学生的心灵,向他们传递对崇高事物的追求与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小学班主任必须严以律己、以自己的行为准则来规范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培养出言行恰当、举止文雅的学生。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班级管理方法不断进行优化与调整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小学班主任应积极转变原有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更新方法,积累经验,从而使管理方法得到优化,管理效率有效提升。班主任应对学生多关心,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亲近学生,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多多关心他们的思想与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眷注与关爱。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班主任教师不仅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及时发现他们遇到的问题。这样就能够及时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以自身的文化素养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依赖,在学生的心中建立起威望,使以后的管理工作达到双倍的效果,这样就能保证班主任基本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定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班级中每位学生的真实情况。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特点与兴趣爱好等特点。第二,班主任应对班级的整体风气进行了解。要清晰掌握自己班集体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并究其根源,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解决的策略。第三,要对学生的家庭状况与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了解,以便班主任能够有效开展工作。

除此之外,班主任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为他们树立良好榜样,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小学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应公平对待每位学生,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优秀学生,或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困难生,班主任都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切忌因学生在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中所存在的差异就对其进行差别对待,这样会影响班级的凝聚力,长此以往还会对部分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阻碍其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教师要意识到自己对待学生时的态度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要使用正确的言行举止来为学生做出榜样,对学生行动方式与思维方式起到耳濡目染的教育作用。

三、创新联合管理方式,提高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教育是一件与各方紧密联系的工程,学校与班主任的教育只是其中一方面。因此,班主任应雨多房间里有效联系,来提升管理效率。在工作中应和学校及家长及时交流,对学生的教育意见要达成一致,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先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班主任带来了多样化的交流方式,除家长会以外,微信群等交流平台都能够帮助班主任及时和家长与学校之前沟通,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发布通知、安排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还能够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学校与家庭对学生教育水平的共同提高。

同时,教师还应对联合管理之一方式进行创新,比如在班集体中挑选优秀的学生作为班级干部,重视对班干部管理能力的培养,在班级中打造一支有能力的干部队伍,从而更好地分担班主任的教学压力。从班级管理角度来看,班干部同时也是学生,因此他们可以比教师更快地发现班级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教师反应,从而使班级管理效率得得有效提升。这一班级管理方式的创新,不仅有利于班集体的全面发展和建设,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领导能力与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可谓是一举两得。班主任教师应注意,在选择班干部的时候,要严格遵循公平竞争的选拔原则,通过学生自我举荐、学生投票选举、班干部公开宣讲拉票等方式,保证选拔过程的公开与透明,这样才能树立班干部的威信,让所有学生信服。教师要选出真正有能力的学生来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从而促进班级管理水平与班主任工作效率的同步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要根据教育水平的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工作中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还要经常在工作中总结,这样才能够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力求完善工作方法。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综合修养来完善自己,构建适合自己的科学工作方法,这样一定可以出色完成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10-28.

[2]李昌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0,( 6).

[3]祝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学习贯彻《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体会.宁夏教育,2009,( 10).

猜你喜欢

工作方法班主任工作小学教学
如何做好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高校班主任工作方法及其重要性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把党的宗旨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