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创新型党建工作方式 增强高校教师党支部活力

2019-09-10陈红丽南文滨解丽芹崔新宇

科教导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双带头人党支部党建

陈红丽 南文滨 解丽芹 崔新宇

关键词 党支部 党建 “双带头人”工程 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41

Abstract Teachers' Party branch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foundation of Party building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mergence and optimal allocation of new built-i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quire organizational departments to actively explore innovative Party building work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some teachers' Party branch's Party affairs and business work are disconnected and the form of organization activities is single, this paper proposes to further standardize the work of the Party branch, improve the way of encouraging and assessing the work of the Party branch, and explore the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and sustainable teachers' Party branch. Enhance the innovative vitality of the Party branch work, fully stimulate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Party branch to promot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and realiz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system engineering of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central work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Keywords Party branch; Party building; "Double Leaders" Project; innovation

1 党支部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重业务轻党务

高校教学科研机构肩负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党员承担着繁重的本职业务工作任务。教师党员们工作重心普遍聚集于心科研、教学业务能力的提升,对政治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足,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层皮”问题,表现于用业务工作挤压政治学习时间的现象,以至于有的党员不能按时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导致对党的各项基础知识和路线方针政策未能充分理解学习。

1.2 组织活动趋于形式化

支部学习的方法单一,主要表现在采用会议室读文件,传达精神等被动学习方式,缺乏创造性和感染力。主要开展党务学习、党员发展等常规活动,而较少开展其它组织活动,因而党支部凝聚力不强,失去向心力,使党组织在党员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和地位有所淡化,势必影响党员理论学习和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1.3 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

教学是高校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本,因此高校普遍重视学科建设、学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制定颁布许多人才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而党支部的建设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党支部書记的任免和发展激励上没有对应的政策、制度和措施,党支部书记的培训交流机制不健全,个人发展机制不完善。而且高校教学科研组织的党支部的具体工作难以进行量化管理、考核,对党支部书记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和政策,亦大都没有相应待遇,因而党支部书记的职位缺乏吸引力和荣誉感。

2 创新型党建工作的探索

2.1 党支部工作规范化

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2018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为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提供了指导意见和规范,使党支部实现制度化的组织、规范化的管理和科学化的运行,这也是党支部开展各项工作首要章程和准则。具体应严格规范党建工作的程序,科学的完善党支部的各项制度建设,使支部“三会一课”等各项活动和学习具有计划性、针对性、连续性和实效性,亦有助于提高党员党性意识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配备专门党建导师,有针对性地对党支部工作程序,组织活动等指导。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邁向深入,党建势必朝着职业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配备政治理论水平高、工作业务能力强的党建导师,跟踪掌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及时解决其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为基层组织提供必要的党建工作指导。

2.2 建立健全考核激励制度

实施“双带头人”旨在培养教师党支部书记在成为“党建带头人”的同时又努力成为“学术带头人”,或者将党员“学术带头人”培养成“党建带头人”,以推动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双促进,提升党支部活力,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针对高校党支部,合理制定有效的考核激励措施,加强量化考核,从团队建设、制度建设、工作业绩和群众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强化支部带头人的责任感,同时积极探索如何建立健全对支部带头人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持续增强党支部书记这个带头人岗位的吸引力和荣誉感。

2.3 敢于创新,持续发展

党支部工作方式中勇于创新,不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作为、有所前进,丰富学习等组织活动内容,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调动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建设一支充满工作和学习活力,凝聚力强的党员队伍。

2.3.1 理论学习从实际出发

结合其教学,科研及团队人员组成等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有针对的开展组织活动。从实际出发,而落脚点是解决实际问题,助推党员成长,增强教师归属感和成就感。结合党支部所在机构工作实际,以服务为导向,精心制定科学长效、直面实际需求的工作服务计划,以点带面,促进全面提高。不放松抓理论学习教育,更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教育。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加强典型模范引导作用,以党员先进事迹激励身边人,党员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感,更增加党员的荣誉感。

2.3.2 搭建网络党支部平台

继续发挥实体环境中党员管理和教育学习,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借助网络通讯软件及时互动功能优势,搭建网络党支部交流活动平台,通过理论文字、语音、视频、文件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利用信息快捷传输、互动和多元化的传播工具打造成为支部活动和交流载体平台。党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时效性,拓宽学习的领域,及时获取更多政治理论和了解更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极大的拓展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更有效解决教师及科研人员因进修培训、学术交流甚至出国访学等难以集中学习的问题。

2.3.3 与教学科研业务工作相融合

借鉴教学“微课”,“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和科学研究研讨式工作方式打造支部党员学习新模式,不仅与教学科研手段相结合,更应该探寻找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的结合点,把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具体工作有机融合,做到党务和业务不脱节。推动讲政治要求贯穿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全过程,教师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教学和科研。在党员大会和党员学习教育等活动中,不局限于学习纯理论知识,增加学习学校管理建设发展规划方面的东西,让党员了解学校的规划、管理制度,找到与业务工作的切入点和载体,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发挥表率带头的热情和积极性。

2.3.4 形成党支部工作特色

不断探索、凝练党支部工作模式,每个支部的建设都应该具备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一个好的工作制度、一个好的活动阵地,换言之,即鼓励支持支部开展具有自身特色、有新意的工作法,探索创新的科教基层党支部党建模式。全面提升党支部的工作动力和业务水平,激发党支部推进科技创新,教学提升的活力和动力。

2.4 党支部可持续发展

不断深化各支部的工作方法和理念,凝聚共识,形成合力,长期坚持,做到支部工作的可持续性。在突出各支部特色的基础上,探索更加开放、鲜明、有效的党员教育活动方式,确保活动与实践结合、可行有效,党员参与率高。例如,建立党员轮流主持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切实调动党员组织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轮流主持组织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使党员更加了解和规范党支部工作的程序和组织形式,强化每一位党员服务意识。可以借鉴科研项目管理的经验,计划性、标准化立项和考核管理主题党日活动的实施。另外,党支部的活动要紧密跟进时政热点,学校的中心工作,与时俱进,确保活动主题不脱节,也是支部工作可持续性的有效举措。

与此同时,党支部工作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每位党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纳入党建工作的主要范畴,以人为本,激励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的个人发展和提升,培养党员做科技先锋,教书育人模范,促进其职业健康向上发展。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归属感,不仅建设特色典型党支部,也培养典型模范党员。切实做到党建工作促进业务提升,业务工作以党支部为载体,完善党建形式。

3 结语

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变革,教育体制和模式的深刻变化,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建设面临新情况新机遇。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提升高等教育机构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工作能力,实现党建工程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中心业务工作互相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极大激发党员的工作激情,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党支部工作更好的服务并与高校中心工作融为一体,在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高校各项改革与事业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参考文献

[1] 骆军.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6):32-34.

[2] 高佳佳,焦飞.加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8.20:150-152.

[3] 陈巧巧,李国平.高校新型科研机构党建工作探讨[J].管理观察,2014.26(9):160-162.

[4] 孙绪柱.创新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43-45.

[5] 王宣赫.提高高等学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研究[J].科教导刊,2018.4(2上):73-74.

猜你喜欢

双带头人党支部党建
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困境及解决路径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企业工会与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探析
关于做好离退休党总支部建设的思考
推进高校“双带头人”工程“扩面提质”
“双带头人”促发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