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探索

2019-09-10闫达中曾万勇刘志国刘军丁洪波

科教导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教学改革

闫达中 曾万勇 刘志国 刘军 丁洪波

关键词 导师制 本科生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40

Keywords tutorial system; undergraduates; teaching reform

我國高中生水平跟国外高中生比并不差,可是当进入国内大学四年学习后,为什么就比别人落后了?许多人将责任归咎于中国大学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大学教育怎么啦?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的大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精力不够,再就是缺乏必要的引导。2015年我去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访学,对国外的导师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国外教授的敬业,学生更注重实验,开展课题研究,在实验中遇到问题,去查阅专业书,学生只要有问题,随时通过邮件约教授见面讨论解决。国外导师真正成为学生学术和人生规划发展的引路人。

1 高校本科实行导师制的必要性

导师制在国外很盛行,从西方教育史上看,“导师制”概念的提出最初起源于十四世纪英国牛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Oxford)。二十世纪初,随着学分制的推行和普及,以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为代表的美国高校也相继先后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有些高校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面向本科生尝试实行导师制,具体实施步骤和取得的效果不完全相同,各具特色,但作为高校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有效手段,导师制将成为大学教育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大学实行导师制的必要性,概括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借鉴国外经验

以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为代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具有百年历史,而且他们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竞争力。1998年,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中建议:“每个学生都要有一名导师,导师与学生间一对一的关心对学生智力发展会产生最有效的影响,个人的表现会受到观察、纠正、帮助和鼓励。这种形式应该在所有的研究型大学推广开来。”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观念,从学生角度出发,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必要实行导师制。

1.2 大学管理部分环节缺失

现在高校管理采取以辅导员为主要责任人的管理模式,强化学生自我管理。一个辅导员管理至少5个班级学生,侧重于对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和作息管理,对于学生专业学习中的问题,个人发展和规划,辅导员无能为力,虽然高校配备了班主任,但是由于大部分班主任忙于科研,管理流于形式。特别是刚进入大一,学生有一段迷茫期,因为高中阶段严格学习作息时间控制的被管理,到了大学转变成自我管理为主的局面,变得无法适应。有的迷上了网络,有的作息懒散,荒废学业,导师制可以弥补辅导员管理这种不足。

1.3 学分制的教育模式呼唤导师制

现在大学采取学分制,大学生如何选课,构建合理的知识构架体系,与未来个人发展密切相关。大学课程彼此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联系,需要专业知识的指导,一般辅导员是无法实现的。导师制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1.4 大学生个性发展与人生规划的需要

在大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重视知识传授,育人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很少创造机会让学生认真思考人生价值、道德是非以及社会公正等问题。国内大学在鼓励和引导学生热爱真理、追求公正、礼貌待人、关心弱势群体、重视环保、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导师制可否实现?

实行导师制,导师以个人广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崇高的品格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等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这种教育模式为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发掘提供了机遇。

1.5 企业对人才需求

目前生物技术产业用人单位不仅注重学生的理论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导师制的落实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导师制的具体实践

武汉轻工大学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本科生学分制的落实,发挥老师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合理选择学习课程,高质量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了《武汉轻工大学本科生学分制导师管理办法(试行)》,对导师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

(1)指导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指导学生树立全面的学习观,正确处理好个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学习风气,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3)指导学生设计适合自身个性发展且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出达成自我目标的学习方案;对学生学习提出积极合理的建议,使学生既能实现无外界监督下的自主学习,又能遵循学习的基本规律,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4)指导学生了解大学人才培养的过程和模式,引导学生能结合个人兴趣、特长、潜力、求职愿望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自主完成专业方向选择及选修课程。防止学生在选课时造成片面追求学分的不良倾向,最终确保学生形成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向学生提供有关选课规定、程序、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等信息咨询。(5)鼓励有条件的导师酌情安排学生参与本人的科研课题或者教学研究课题的部分工作;树立和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适时介绍社会经济情况、专业发展趋势、科研学术动态等资信。

如何具体落实导师制,武汉轻工大学生工学院生物技术系对2017级(93人),2018级(98人)两个年级的学生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尝试。建立基于学生兴趣的导师选择机制,而不采用双向选择,我们把系里20位任课教师的个人简历(含研究方向)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导师。导师通过见面交谈,微信和QQ等网络手段随时与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

对于如何当好导师,我们在系教研会议开展专题讨论,提出每个阶段工作的重点:

(1)对于一年级学生,工作重点是如何建立有效的基础课学习方法, 如何选课。学生感到大学课程内容太多,书本太厚,以往在高中阶段一年学习的内容,现在半年完成,许多学生无法适应大学的授课进度快的节奏。他们无法领悟到建立知识体系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对学生的访谈中,学生反应最大的问题是英语和有机化学的学习困难。我们分析产生的原因,大一新生来自不同地区,有些来自西北地区的,英语基础不好,特别是听力不纳入高考,平时听力训练少,不适用大学的课程。再就是大学有机化学,一套新的理论体系,对传统的认知产生挑战。帮助学生建立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方法特别重要,鼓励学生使用中国大学Mooc课,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插漏补缺。

(2)对于二年级学生,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年时间对大学的了解和适应,在专业知识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导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老师课题组开展实验。为了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参加到老师相关的课题研究中。使他们对自己的专业产生兴趣。

(3)对于大三的学生,科研素质的提升。包括文献的查阅,论文格式和撰写,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实验进行总结,撰写小论文。有些大三学生考虑将来考研,导师及时给学生进行考研指导,如果是打算就业的学生,在实验室提供面向就业的训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4)面向大四的学生,工作重点是毕业论文和就业工作。学生可以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导师可以将学生推荐自己熟悉的企业,也可以提供相关行业信息,对就业困难的学生提供实时帮助。

3 学生对实施导师制评价

实施两年来,通过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学生对实施导师制评价较好,90%的学生认为导师的确在专业课选择以及学习疑惑的解答方面给自己提供了及时的帮助。10%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对个人帮助一般,希望导师既要关心学习, 也要注重思想交流和人文关怀。40%的大二学生进入到导师实验室或者通过导师介绍到其他老师的实验室开展相关研究。

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1)许多年轻老师没有经验,不知道如何履行导师的职责,认为与班主任工作冲突。应正确处理导师与班主任、辅导员的关系,合理界定导师的工作职责等。建议取消班主任,强化导师制。让责任心强,学生反应好的导师与新上任导师进行互动交流,把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们。

(2)如何激励老师,我们生物技术系把指导学生工作量与系内涵建设、年终奖励与分配挂钩,与年度考核推荐优秀老师结合起来。建议在学校层面,对于有突出成绩,可否职称评定优先,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3)学校重视不足、资源保障缺乏、监控机制不健全,缺乏约束性。 导师指导时间不能保证,师生之间不能有效的互动。解决的办法在于合理制订导师职责规范、科学设置导师任职条件、建立双向选择机制、完善考评机制。

(4)实施导师制最佳时间在大二实施,大一存在分流问题。分流后的学生,到了新的学院,与原来导师没有联系,他们并没有从中受益。

(5)师生互动交流涉及学习和科研内容较多,对学生个人发展规划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偏少,有待加强。

有所为,有所不为。导师制不能面面工作俱到,我们要力求避免由于导师制的推行而使教师承受额外过重的教学负担,最终使导师制流于形式,成为空泛的教学制度,学生无法从中受益。国内高校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尚处于推广、摸索阶段, 相关制度措施还很不完善。相信在做好制度保障、资金保障、适时培训、科学规范的前提下,导师制一定能得到长足发展,为本科生个人发展和竞争力提高提供保障和支持。

本研究受武汉轻工大学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的探索”(XZ2017005)的资助

[1] 常丽丽,杜智萍.牛津大学导师制对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68.

[2] 金锦花,王竞娴,任云生,黄明国.本科生导师制实践与思考——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回顾[J].中国地质教育,2018.4:41-45.

[3] 秦家沛.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36:38-39.

[4] 谷贤林.导师制.午后茶·住宿学院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J]. 比较教育研究,2003.9: 27-30.

[5] 彭廷红,秦宝荣.本科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 高教与经济,2010.23(2): 51-54.

[6] 魏志荣.本科生导师制:历史、现状与未来[J].山东高等教育,2015.10:62-67.

[7] SCOTT N, STONE B. A flexible Web-based tutorial system for engineering, Maths and Science Subjects[J].Global J of Eng Educ,1998(1):36.

[8] 暢肇沁.牛津大学导师制下学生学习模式探索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8.10:63-67.

[9] 万丽丽.对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6.3:49.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教学改革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