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2019-09-10陈杰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8期
关键词:生活实际作文教学新课改

陈杰

摘要:自新课改推行以来,其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和教学理论,特别是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新课改浪潮的推进下,在电子信息铺天盖地的冲击下,如何写好作文,将生活转化为艺术是语文作文教学的关键。本文以新课改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融入生活常识,希望能对作文教学有所启迪。

关键词:新课改、作文教学、生活实际

作文来源于生活,同时使生活变得更有色彩,更具有诗情画意。作为语文教师,教好学生作文是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尺之一。然而多数学生是怕写作文,那么造成学生怕作文的问题症结究竟在哪儿?我认为指导学生作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学生怕写作文,很多时候是因为无话可说,不知道写什么好。造成学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脑袋空空,寻找素材难。这是所有学生作文的通病。日记虽天天记,可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作文书也是经常看,却只是觉得里面的故事有趣而已。而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是围绕着“怎样写”去指导学生,却忽视告诉学生“写什么”。要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告诉他们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在生活的海洋中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无数的写作素材犹如贝壳一样散落在海滩上,只是我们缺乏发现的慧眼,或是见怪不怪,没有体悟到那一枚枚小小的贝壳里藏着的真谛,自然就少了见它的惊喜,学生就会产生“怕”“难”的思想,也就“拒绝”写作了,直至流水帐作文的出现。因此我在评价学生作文时首先的要求是有话可说,内容丰富。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帮他们积累作文素材,我在语文教学中具体有三点做法:一是要求学生写日记或周记,题材不限,内容可以精悍短小,也可以长篇大论,老师则坚持每周批阅一次,长此以往则会养成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二是要求每月全班每人写一篇心里话《老师,我想对你说》,该作文体材不限,内容不限,字数不限。但有一点,学生写的必须是真心话,可以是对某位老师的看法,可以是对班级管理的看法,也可以是对某件事的看法,甚至是某一篇文章的读后感。学生在完成此作文时往往一挥而就,不乏佳作。三是在黑板的左上角开辟一个“格言警句”专栏,全班同学,轮流值日,每天一则,内容不限,可以是关于做人的,也可以是关于学习的-------,每次课前三分钟,大家评一评,议一议,说一说。我们美其名曰:熟读名言警句,升华你我心灵。

另外,建议学校有意识地开展各项课外活动,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主动给学生积累可供作文的素材和语言。

二.提炼生活,去伪存真。

生活是复杂的,一篇未经提炼筛选的素材,就如未经过滤的水一样浑浊,泥沙俱下。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因此我们必须教会学生明辨是非,提炼生活,去伪存真。多观察之后还要善于积累材料。比如,建筑房屋需要准备砖瓦,制作时装需要采集布料。同样,写出好文章也就必然要积累材料。

有了素材之后,就要学会提炼素材。但在实际作文中,许多学生作文格调不高。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辨别提炼素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由于中学生大多是未成年人,对事物认识不到位,社会经验不足,难免会出现对生活现象判断的偏差,造成学生思想不纯,认识不清。如对父母严厉管教的认识有天然的逆反心理,对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认识错误理解。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必须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必须体现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思想,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孩子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具有良好的善恶是非观念的人,才能准确的提炼生活素材,才能写出观点鲜明、思想健康的作文。

二是教会学生细致观察,发挥想象。切忌浮光掠影,以至作文时叙述描写抽象空泛。

观察事物要细致,否则就难以描写到位。一位同学在《池塘雨景》中写道:“池塘的四面围着一些花草树木。树是各种各样的,一片郁郁葱葱。花也是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这段描写就显得有些空泛。空间有哪些树,树有何特征,有哪些花,这些花的形态和色彩如何,都未能出来。不仅如此,它还未能扣住“雨”字。这都是由于观察不细导致的。

三是写作时要融入真情,自主创新。

有的学生写作时机械模仿,甚至照搬照抄,这样的文章必然缺乏真情实感,又何来自主创新呢?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仿作,与抄袭还有多大区别呢?当然,看到报刊上的一篇好文章,以启发后,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文章来,虽然这样的文章不免带有“仿”的痕迹,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是值得赞许的。而那种把X或Y代进去的“仿作”,岂不是变成数学游戏了吗?

真情的文章需要有真心去呵护,一个时常写作的人,他的生命状态是积极地、活跃的。唯有融入生命化的写作,才是具有真情实感、自主创新的写作,才是生命个体自身通过思考表达,实现自我价值的表现。因此,一篇好的文章一定要融入学生的真情实感。如何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对升华生活,尽化心灵。

三.升华生活,净化心灵

有了好的作文素材,如果未经提炼升华,那就如做好的毛坯房未经装潢一样,虽有框架房子,却无法使人住得舒适,更难以产生美感。学生丰富的情感往往表现于言谈举止中,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展示学生的情感,把言行举止和情感用作文表现出来。在指导学生如何升华作文主旨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在要求上,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倡导学生抒写自己的独特感受,我写我心,实现写作个性化,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开思维,自由地表达自己思想。

二是在训练上,要系统规范,循序渐进,注重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行“快慢作文”。所谓“大处着眼”,即注重作文的整体思维训练;“小处着手”即分段、分项进行目标训练,注重语言训练。具体操作中的“快慢作文”:所谓“快”即老师讲授技巧后,学生用快速作文的方式通过片断作文加以落实;所谓“慢”是指学生在充分掌握了分项训练的要求后,再经过充分的思考和酝酿,把它运用到一篇完整的作文中去。

三是经常指导学生即景训练。即是让学生身临其境,用自己的思想去感受客观事物的实践训练。让学生发挥个性,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来。写文章虽有基本要求,但绝无固定方法。没有亲身的体味与感受,便没有真情和实感,就很难突破旧的巢臼。写出清新别致的文章来。因此,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置身于客观情景中去感知事物。比如,去年冬天,有一次上语文课时,天下起了大雪,我临时变语文课为作文课,让学生走出教室感受下雪情景,并让他们即景写散文一篇。此外,诸如即景于大风大雨,亲临文艺会,诗朗诵,运动会等现场。使学生的写作扎根于眼观体验的客观情景之中。写出言之有物,格调清新,情感真挚的文章来。

总之,一个好学生,他的生命状态是积极的,活跃的,他对生活是充满激情和希望的;一篇好的文章,它是生活的积累和提炼,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欣赏,是一个人思想的表达与升华。

参考文献:

[1]趙英.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学周刊,2018(10):132-133.

猜你喜欢

生活实际作文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