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2019-09-10张远辉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教学小学

张远辉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是相当重要的,学生要利用所学数学相关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已经与实际生活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某些家长、老师不重视教育过程只看重教育的结果,也就不去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结果学生只会生搬硬套,不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感知世界,解决实际问题,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希望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引言

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抽象的科目。它不像语文一样具有故事情节,而是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关系,但是小学生的思维逻辑关系不强,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另外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约束能力很差。这种现象极不利于数学的教学。要想使数学教学生动起来,就要使数学教学出现在学生的生活当中,在实践中探讨数学的发展方向。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可以与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相结合,就能更好地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将学生数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重视起来,培养学生使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的思维。数学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通过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重新认识与计算相关的生活问题,使数学更加的贴近生活,通过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对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新思维模式的形成。提升数学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动手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至关重要。

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第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服务生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所以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无疑是将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虽然许多老师可以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教学方法上不够成熟,效果不够明显,存在错误之处极多,甚至有些老师面对实施中的困难便退缩回到原来的教育方式上去。也因着我国应试化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承受着学生升学的压力,因此小学的教学目标普遍是以升学率为主,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教师在小学数学实际的教学课堂中会以传统教学方式的原因了。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大多被教师视为表面工作,实质还是为了升学率。极不利于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第二,虽然生活化教学逐渐受到教师们的注意,但是教师对此教学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常常会忘记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对知识的探索和感悟。部分教师认为生活化教学一定要通过还原生活实际情境的方式来完成教学活动,难以将知识的内容生活化,小学生无法有效形成缜密的生活化数学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培养。

第三,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而目前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及修养有待提高,真正的教育者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但普遍小学数学教师只看重学生的成绩,以成绩论贵贱,不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妨碍教学水平的提高,不能对学生进行研究,因材施教,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活化教学模式不够深入,加上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于教学内容相匹配,最终将导致教学课堂氛围沉闷无味,使学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

3.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3.1营造相互尊重与合作的氛围。

在教学环境中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氛围有助于教学的进展,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之所以缺少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因为老师不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当学生有问题或提出不同观点时,老师不予理会或不能及时进行引导,甚至某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学生,不允许学生进行反驳或者提出疑问,渐渐使得学生对老师也产生畏惧的心理,与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远,久而久之,当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只会问其他的同学而不会去告诉老师,若问题能够解决还好,若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所以,施行教育的第一步是要教师将相互尊重与相互合作的氛围营造起来。,使学生相互合作并参与其中,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形成生活化的数学思维模式。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的时候可以融入创设教学情景的步骤。可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学的进行。如,在讲解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等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班级里最近一次测验的成绩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其中的中位数、众数,并求出平均数。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成绩与测验成绩的平均数进行对比,看看自己与班内平均水平相差多少,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平均数与众数等特征数的理解也就加深了一个层次。学生在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实际上是在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这就使其学习充满了主动性。将教学内容融合到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中,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结合小学生日常学习资料素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4.结语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长旧的影响。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数学教学贴近于生活。教师应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景,努力为学生营造富有生动个性的数学课堂,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即便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也会努力钻研。教师应以学生为重心,真实有效地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參考文献:

[1]齐红梅.浅谈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j].学周刊,2015(28):109-109.

[2]张坤毅.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神州,2017(35):94.

[3]蒋文章.探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6):134.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教学小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