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化上游板块一流培训机构建设初探

2019-09-10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培训中心一流人才

张 庆

(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党校),山东东营 257097)

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党校)(以下简称“培训中心”)是中国石化上游直属企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所属的综合人才培训中心。培训中心以服务油田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为主线,从事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企业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人员培训等工作,为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 建设中国石化上游板块一流培训机构的主要背景

1.1 建设油田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国有企业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此,中国石化开启了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胜利油田作为中国石化上游最大的企业,适时明确自身的使命担当,就是在中国石化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进程中走在前列。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多年来,胜利油田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始终把培训工作作为打造一流企业、推动科学发展、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培训中心党委顺势而为,乘势提出打造中国石化上游板块一流培训机构的奋斗目标。

1.2 推动培训工作提质增效的需要

培训中心作为胜利油田人才的“孵化器”,具有得天独厚的培训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油田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企业要有大担当,培训中心要与胜利油田在中国石化的地位与作用相称。充分发挥优质培训资源,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提供一流的培训服务,塑造更多的一流培训品牌,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使自身成为中国石化上游板块培训的一面旗帜,成为摆在新成立的培训中心面前的紧迫任务。

2 中国石化上游板块一流培训机构的主要特征

为了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国石化上游板块一流培训中心和特色培训基地,在研究了国内外培训机构建设情况的基础上,从培训中心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总结了中国石化上游板块一流培训机构的特征。

第一,具有一定规模。规模产生效益,没有规模,效益就没有坚实的基础。培训规模成就培训事业的发展,创造培训事业的品牌,只有培训规模和效益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才能把培训事业做大、做强,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效益较高。培训效益决定培训事业的生命,培训中心只有充分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才能为企业人才强企提供支撑,才能创品牌、树名牌,使培训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三,稳定可持续发展。培训中心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提高,保证培训机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引领本行业的培训事业。

第四,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一是具有完善的形象识别系统,在国内外拥有知名度较高的知名培训(培养)项目品牌或系列品牌项目、精品课程、著名师资;二是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在培训行业某些专业具有领军地位,并得到培训行业专业人士的认可。

3 建设中国石化上游板块一流培训机构的指标体系

3.1 中国石化上游板块一流培训机构建设模型

中国石化上游板块一流培训机构建设模型如图1所示。

3.2 中国石化上游板块一流培训机构的七个体系建设

图1 中国石化上游板块一流培训机构建设模型

第一,建立培训中心与企业战略对接体系。主要内涵是培训中心在对接油田战略主题、密联油田业务发展、推动油田人才成长方面表现卓越。一是在前瞻研究方面,立足胜利油田,面向中国石化产业发展、公司战略、人才成长规律把握人才培养主题;二是在有效覆盖方面,立足人才规划,形成覆盖关键人才的完备有效的学习地图;三是在需求对接方面,精准对接油田业务发展及管理改善的关键需求,并策划年度培训方案;四是在有效支撑方面,立足油田业务与管理的绩效提升,提供问题解决型学习方案;五是在精品项目或高端项目方面,面向关键人才或高层次人才,开发并成功实施学习项目,建立培训项目体系;六是在专业影响方面,参与企业高层研讨并为高层决策或前瞻研究提供专业支撑;七是在内部整合方面,整合形成企业内部跨系统、跨职能、跨团队的学习资源平台;八是在外部整合方面,整合全国、中国石化、省、市、行业机构、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等跨边界学习资源平台。

第二,建立组织协同体系。主要内涵是培训中心组织模式、管理机制、职能行使与其定位的匹配性和有效性。一是在顶层驱动方面,形成与培训中心价值定位匹配的顶层架构和制度化高层投入机制;二是在体制理顺方面,立足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形成明晰的培训中心管控模式与权责界面;三是在跨界沟通方面,建立了与企业职能部门、业务单元对接的价值共赢的流程与机制;四是在管理集成方面,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战略责任,形成人才培养与人才管理的对接流程与机制;五是在职能匹配方面,培训中心的职能设置及运行匹配符合培训中心的功能定位及能力要求;六是在团队胜任方面,培训中心运营管理团队培训理念先进,掌握先进工具和方法,能力胜任;七是在绩效考核方面,建立围绕人才培养培训核心业务的绩效导向,培训中心的优质资源向人才培养培训聚焦,绩效考核激励各种资源高效服务培训中心核心业务。

第三,建立人才培养业务运行体系。培训中心建立了系统、领先、实效的人才培养工具、内容和方法。一是在运行通道方面,为人才发展设置了明确的职业发展通道及清晰的运行规则,建立了标准规范的培训业务流程;二是在标准的制定方面,为人才培养设定了明确清晰的任职资格、胜任能力、绩效结果等标准模型;三是在人才的评定完善方面,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关键岗位人才能力评定程序与方法;四是在人才培养标准衔接方面,培训中心培养项目的开发和实施与企业人才标准紧密对接;五是在实践对接方面,培养项目的开发和实施与经营管理实践契合,以终为始;六是在培养要素统一方面,能够将沉淀的培养项目的成功因素复盘,并进行标准化推进;七是在多元匹配方面,沉淀形成与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培训项目相匹配的培训方案和学习方法;八是在特色彰显方面,沉淀形成培训中心特色鲜明有效的培训理论、模型、方法与技术,并得到社会的认可。

第四,建立培训中心知识集成体系。培训中心在推动企业员工知识生成、存储、分享、应用、创新等方面形成人才培养最佳实践载体。一是在知识沉淀方面,培训中心形成了显著的与企业人才培养对接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案例库、教材库等知识创新成果;二是在载体建设方面,形成推动员工进行知识沉淀、分享与应用的标准、模板与信息化平台;三是在机制匹配方面,培训中心推动员工进行知识沉淀、分享与应用的流程与机制;四是在主动参与方面,培训中心推动员工主动运用信息化学习平台(中国石化网络学院学习平台)发起问题学习并获得积极回应;五是在应用密度方面,培训中心推动员工运用信息化学习平台进行学习或问题解决的比例较高;六是在应用深度方面,培训中心推动员工运用信息化学习平台进行学习或问题解决的平均时长达到一定要求。

第五,建立培训中心高效的资源匹配体系。培训中心师资队伍、实训设施、基础设施满足需求并有效利用。一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方面,建立系统科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流程与机制,师资可合理流动;二是在师资结构合理方面,形成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等三支队伍序列、层次、能力结构合理,需求匹配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三是在名师建设方面,形成了具有企业或行业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内部名师,在中国油气行业师资雄厚;四是在实训设施设备匹配方面,建立了油气勘探开发上游专业覆盖、适度引领的实训设施设备,跻身中国油气行业一流;五是在培训基础建设方面,建立了匹配培训中心运行模式的基础设施,为大规模集中培训提供强大支撑;六是在有效服务方面,形成了有效的以学员为中心的学员服务管理模式。

第六,建立培训中心精益运营体系。培训中心创新形成培训项目精益开发、实施的模式与做法。一是在培训项目开发创新方面,建立起以价值创新为导向的培训项目开发模式、机制、方法与工具;二是在标杆项目(精品项目)方面,沉淀形成企业或行业的标杆(精品)培训课程体系、培训项目体系;三是在优化项目实施方面,建立起低成本、高效率的项目实施程序、方法与机制;四是在创新评估方面,形成特色鲜明、实用有效的项目实施效益的评估方式,支撑项目升级,建立培训监督流程;五是在平台建设方面,运用信息化手段,形成项目一体化网络管理平台,高效运转;六是在有效运用方面,培训项目及其相关主体有效运用信息平台。

第七,建立培训中心价值彰显体系。培训中心在员工和组织能力、绩效提升以及学习品牌塑造等方面的价值显著。一是在企业人才能力成长方面,推动企业关键岗位人才成长;二是在人才结构优化方面,帮助企业制订人才发展规划,助力人力资本提升;三是在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氛围方面,培训中心对学员及师资形成明显的吸引力,学员盼望到培训中心学习提升,关键人才乐意登上培训中心讲台;四是在组织影响方面,业务伙伴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高,培训中心对企业的影响力较大;五是在企业遇到的问题解决方面,将企业的战略绩效落地;六是在企业效益提升方面,推进企业组织发展使培训转化为价值的支撑度高,学习培训项目的投入产出比高;七是在文化推动方面,推动企业价值观得到员工高度认可,企业文化传播在学员及师资行为中彰显程度高;八是在成果输出品牌影响方面,培训标准、教材、课程、项目以及培训理论、模式、方法、工具的输出得到业内好评,并不断推出新成果;九是在培养人才品牌方面,学员多次获得行业及以上荣誉、奖励进而扩展了培训中心影响力;十是在社会影响方面,培训中心多次在政府、行业机构获奖,并有教职员工在行业、政府咨询机构兼职。

4 结束语

以上是胜利油田建设中国石化上游板块一流培训机构的初步探索。只要我们聚焦一流培训机构建设,聚力培训主体业务发展,聚智党建政治优势转化,聚心员工队伍和谐稳定,培训中心一定能打造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国石化上游板块一流培训中心和特色培训基地。

猜你喜欢

培训中心一流人才
人才云
首都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简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森浦上海展示培训中心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五行真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