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创新教学激励策略的探究

2019-09-10孙燕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初中科学创新教学

孙燕

摘要: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学的本质出发,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应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根本因素。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关键词:初中科学;创新教学;激励策略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学的本质,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应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根本因素。因此,教师应积极轉变教学思路,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提到,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量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支持的连续性。“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或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因此,在创新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激励策略非常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双赢”。

一、目标激励策略

根据洛克的目标激励理论,如果在教学中设立合适的教学目标,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应给学生一些如“努力学习”的抽象建议,而应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可行的目标,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明白他们每堂课和每门课的学习目标及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并将这个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使他们感到学有所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目标激励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设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二是目标难度要适当,必须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三是设立目标后,教师必须为这些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引导和帮助学生去实现这个目标。在教师的密切关注下,通过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学生达到目标,取得成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和增强后继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情感激励策略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情感交流,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在创新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尽力与学生建立起真挚、亲密的感情关系。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其次,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技巧,适时把握情感的表达方式。比如,我班有一个学生洪某,他小学时并不十分出色,上初中后在我的科学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很积极,虽然经常答错,但我每次都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结果他每节科学课都兴趣十足,信心满满。不仅如此,他课后经常拿着习题或带着问题来问我。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经常对他的态度和方法进行肯定。一段时间后,他还把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迁移到了各个学科。在他问问题时,不管题目难度如何,我都给他肯定和鼓励。正是这种支持让他增加了自信,好成绩也让他尝到了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愉悦感,他学起来更加劲头十足。经过半年的努力,在期末考试中他进步非常大。

三、赏识激励策略

赏识激励就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肯定或赞扬。“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赏识激励是使人进步、助人成功的不竭动力。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他们常常把老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有发展前途,以为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学习的内部动力得以增强。因此,教师要心怀爱心,善于发掘、调动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情境激励策略

卢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新奇巧妙的新课导入,一开始就能让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对新课予以高度专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这一点在科学课堂上尤为常见,也尤为重要。因为每一节新课的导入,基本上都要用情境激励。科学课堂的特点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以激发学生探讨知识的热情。如在七年级下册“空气的存在”一课的引入中,我设计了一个小魔术——“听话的水流”。我事先在准备好的矿泉水瓶的侧面和瓶盖上用针扎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孔,然后把瓶子灌满水。演示实验时,我说“流”,就见水从侧面的小孔里流了出来;我说“停”,水就不流出了。学生一看,兴趣就来了,马上有人提出想上来试一试。我让小王同学一试,同学们发现水流根本不听话。看到这里,学生心中就有了疑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样,我就顺利地引出了“大气压的存在”这一课题。

五、榜样激励策略

观察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对榜样及其先进事迹会有一种崇拜心理,而且会在实际的学习中去模仿,如果榜样的某种行为得到奖励或惩罚,那么就会使学生的模仿行为发生强化或削弱。因此,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树立可供学生模仿的榜样,可使教学成效事半功倍。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应以那些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为榜样,使学生感到榜样更加贴近自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六、合作竞争激励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应时时处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他们潜在的动机变成现实的学习动力。如在一堂关于二氧化碳知识的复习课上,我让学生从课件上给出的装置图中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正,再给出修正的理由。这是一个分组活动环节,我要求看哪个小组能做得又快又好,课后我会颁发奖品给表现好的小组及同学。学生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个个摩拳擦掌,他们领到任务单后马上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讨论,各个小组间也暗暗展开了比赛。到了汇报环节,第一个小组展示完以后,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的,也可以向大家展示自己这一小组的方案。一时间课堂氛围很活跃,学生也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合作与竞争的力量,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我也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表扬,课后给予了奖励,师生合作很愉快。

七、反馈评价激励策略

在创新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效的反馈与相应评价,让学生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及时纠正和调整;其次,在反馈的同时要给学生适当的评价,评价结果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相应的激励作用。

总之,创新教学激励策略符合新课程的“以生为本”“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要求,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其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石立兴.创新精神、创造性人格及其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3).

[2]张献.创新教育论[J].教育探索,2004(11).

[3]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李晓杰)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初中科学创新教学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微课不微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