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2019-09-10秦成庆

大东方 2019年10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初中

秦成庆

摘 要: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要积极收集和使用生活当中的教学资源,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对整个教学的过程进行进一步的更新,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吾与学生的进一步成长。本文主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和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此来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在各个学科当中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得教学内容得到有效的融合和呈现,使得学生会与对事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教学的探索。

一、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建立教学的目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当中发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教师必须要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因为教学目标对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会产生指导性的作用。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好处在叛逆性比较强的时期,渴望获得独立的成长。在这个阶段当中,但是要充分利用生活化的理念让学生认识到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所接触的知识在生活当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加入生活化的内容,特别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度需要注重让学生感受到二本知识在生活当中的广泛运用,感知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例如:在《法律在我们身边》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当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习法律保障生活相关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设计的总结阶段当中,到时就必须要树立这样的教学目标,法律的基本特征同时也不断强化个人的话的意识。通过被法律作用的进一步学习,使得个人的守法意识得到有效的强化,此外教师还要进一步丰富教学目标当中的内涵,例如指导学生思考生活当中法治现象不足的情况,或者了解初中生日常生活中的守法行为,用更加密切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规范,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的学习当中吸取新的知识,不断的思考个人的生活。如果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环节当中,能够积极融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那么后续的教学实施就能够有着更强的参考。

二、立足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的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更新教学的内容,把更多的生活化元素引入到课堂当中,能够让学生主动发现自己所学习的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能够让学生从学科知识的角度出发获得更多的成长。道德与法治教育实际上不仅仅是丰富学生的见识,同时也是为了丰富学生在生活方面的技能,促进他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够在实际的生活当中选择,并且整理一些生活化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科知识更加具有说服力,同时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情感。

例如:在讲解《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节知识的时候,就是需要通过日常的教学了解,尊重是交往当中的起点,能够真正学会尊重他人,同时也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养成文明和懂礼貌的习惯,成为一个诚信之人。把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引入到课堂的教学当中,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不断的寻找更加丰富的教学案例,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关注他人,重视他人,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做到语言方面达到文明的状态,同时具有诚信方面的意识。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充分把内容融入到生活化的教学课堂里面,例如乱扔垃圾是很多中学生都存在的坏习惯,那么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校园当中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自身生活当中摆放的现象。有的环卫工人刚刚打扫完教学楼的地板,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沈夜乱扔早餐包装,这样的一种情况会导致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同时也是一种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成果的行为,是自身举止不文明的表现。通过这种生活素材的运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个人行为的反思,从而使得该课程的价值也能够得到呈现。

三、基于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的方法

在生活化战略理念的指导之下,积极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道德和法律本身的重要性同时,建立起一个更加科学和合理的道德行为判断标准学科教学目标得到实现。对于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说,主要是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到生活当中,让学生在课堂中所参与的教学活动具备着一定的生活作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当中,发现案例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性,同时道德标准也会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在课堂当中引导学生针对某一个案例积极发言,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更好地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进行引出。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结合社会当中的热点事件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开展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让学生在这个分析的过程当中能够获取最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同时也形成较为健康的思想品质。

例如:在《网络生活新空间》的学习当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网络对于整个世界带来的影响,让他们正确认识到网络存在的意义,同时也要了解合理使用网络的重要性,注重了解一些网络的负面影响和事件。在初中学生的生活过程当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不断的引导学生远离网络,不要沉迷在网络的世界当中。他是这样的一种口头的模式,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和作用,反过来在课堂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罗列与青少年上网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例如:青少年由于长期在网吧玩游戏,最终出现猝死的新闻,青少年由于沉迷于游戏,最终出现暴力倾向的事件。这些由于网络游戏上当受骗损失财产的新闻,可以快速地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当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引入这方面的内容,那么不仅可以让学科知识回归到生活实践当中,同时也能够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总的来说,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教学,需要重点关注教学的目标,合理设置教学的内容,把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与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环节,促进整个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4).

[2]王志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6(10).

[3]王峰.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8):121-122.

(作者单位:广西灵山县丰塘中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程初中
浅析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功效的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德育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践探讨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