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9-09-10牛爱芳白梅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应用型大学

牛爱芳 白梅

[摘要]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发展来华留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培养知华、友华、亲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人才,能很好地提升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为所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作贡献。通过分析北京联合大学在来华留学教育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明确办学定位、突显办学特色,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健全管理机制、实施趋同管理”等思考意见,以期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来华留学教育服务体系,提升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来华留学人才。

[关键词]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教育国际化;来华留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 648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310(2019)01001805

Reflections on the Educ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itybased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 Taking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Niu Aifang,Bai

Mei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101,China)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itybased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raining highquality foreign students who are knowledgeable about Chinese culture and friendly to China can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the universities, promote it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city as well. To further perfect the education service system in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and cultivate more excellent overseas stud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ch opinions as “holding on to school orientation, highlighting school characteristics, deepening education reform,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improv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implementing convergence management” through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university.

Keywords: Citybased,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0引言

隨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持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为

外国留学人员选择留学目的地的重要国家之一。促进来华留学教育在新时代科学发展,符合我国建设世界核心城市和教育对外开放要求。来华留学教育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密切关联,培养国际人才对于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交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教育部在《留学中国计划》中指出:“预计到2020年,来我国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将会达到50万人次,届时我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2]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年1月

第33卷第1期牛爱芳等: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1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大力发展国际化教育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综合实力、地位的不断提升,这也成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7年来华留学生达到4892万名,规模增速连续2年保持在10%以上,共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外国人在

我国的935所高校学习。其中地域分布排序前2名的为:北京市,约占全部来华留学生的18%;上海市,约占全部来华留学生的14%,两市合计来华留学生数量就占到了全国留学生数量的32%[3]。由此可见,国际化大城市成为来华留学生的主要选择地点,而高等院校是来华留学教育的主要承接者。

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提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任务和长期目标,对于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有着特殊意义。发展来华留学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始终追求和必由之路。

来华留学教育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综合实力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留学生教育对大学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国际化具有积极的带动、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来华留学教育在学校教育规模中的占比一直是衡量一所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等院校非常重视这个指标,一流高校都拥有较高比例的来华留学生数量。

2现代城市的国际化进程对来华留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现代城市的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快,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对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首先,需要符合城市特点和需求的外国留学生人才,以增加城市的软实力,为今后的对外发展与交流打下良好基础。国际化城市尤其是国际化核心城市,如北京、上海等,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承载着向世界开放交流和国际化教育的重要功能,其城市发展需求、产业行业特点都各显特色,因此,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体现出城市特点[4]。

其次,需要培养一大批了解中国文化,知华、友华、亲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人才。通过几年的专业教育和汉语学习,把广大来华留学生培养成有专业技能的,传播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重要使者,为国际化城市增加核心竞争力,成为高校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的重要使命。

最后,高校开展来华留学教育应主动面向城市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坐落于国际化核心城市的大学,特别是应用型大学,应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城市发展对来华留学人才在核心素质、应用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例如,作为地处北京的应用型大学,如何更好地适应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满足北京市行业、企业对来华留学人才的需求,成为学校必须思考的课题。

3北京联合大学在建设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过程中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北京联合大学以“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北京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为己任,在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建设道路上不断探索,为首都北京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31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是一种创新性理念,这种理念同样适用于国际化教育领域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不是一种新的大学类型,而是应用型大学对应用型发展模式在传承基础上更深入的探究和拓展,丰富了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内涵,是一种创新性的理念[5]。面向城市进行大学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其涵盖所有的教育类型,包括国内学生教育和国际来华留学生的教育。

1) 北京的战略定位决定了其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特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指出要把北京建设成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6]。国际交往中心和世界一流城市是北京国际化建设的核心元素,其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特点也主要集中于此。

2) 北京联合大学城市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与北京市需求不谋而合。如北京在调整产业结构后,随着大批外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旅游公司进入,第三产业已经占据了北京市经济总量的主流环节,旅游业、金融、文化创意、物流、批发零售、餐饮业、文化产业、房地产、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软件与信息等成为支柱产业,因此,北京所需求的来华留学人才也应该是具备上述专业知识的、具有较高专业核心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应紧紧围绕这些支柱产业开展国际化教育,主动对人才的需求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建立满足北京市对来华留学生人才类型、核心素质、应用能力要求的来华留学教育培养体系。

32北京联合大学在来华留学教育竞争中的优势与劣势

北京联合大学从21世纪初期开始招收留学生,历经十多年的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在校生每年约有1 000多人次,來自30多个国家,攻读硕士、本科专业和语言进修,专业涉及汉语言文学、国际贸易、商务管理、金融、旅游管理、餐饮等。根据北京联合大学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现状,与其他在京高校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北京联合大学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321北京联合大学来华留学教育优势明显

1) 北京联合大学地处首都北京,具有地理上的区位竞争优势。北京作为世界性城市,其在开放的姿态、良好的环境、便利的交通以及中国古老文明集中地等因素的影响下,成为了大量外国留学生来华的首选,北京联合大学因此受益。

2)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定位决定了北京联合大学在来华留学教育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培养来华留学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十分符合北京市需求,所设置的专业如国际贸易、商务管理、金融、旅游管理等,皆为北京市急需的专业类别。同时学校强调“学以致用”,所培养的留学生在人才类型、核心素质、应用能力等方面都受到用人单位肯定,赢得良好口碑。

3) 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大力支撑来华留学教育。2017年北京联合大学成为首批26个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为学校在来华留学教育的市场竞争中增添了重要砝码。北京联合大学多年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与境外高校合作办学,与“一带一路”沿线的近20个国家的3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7]。

4) 留学生教育服务办学条件较好、服务到位。学校大力支持和发展来华留学教育事业,投入大量硬件设施设备,办学硬件条件优越,服务管理到位,相比北京其他高校,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5) 奖学金支持项目多、额度大。学校有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北京市“一带一路”奖学金,北京市“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地奖学金等多个项目类别,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留学生学费,对吸引优秀学生来校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22北京联合大学来华留学教育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1) 城市型、应用型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于国际化教育领域、落实在来华留学生培养方面还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的教育开放规划中对来华留学教育体现城市型、应用型的内容涉及较少,并缺乏有效的实施措施;二是有些培养单位尚缺乏这方面的认识,认为城市型、应用型的理念就是体现在国内学生教育培养上,没有认识到与留学生教育的关联性。

2) 学校在来华留学教育主动对接和适应北京市国际化需求的深度还不够,认真研究和分析不足,对于北京市对来华留学人才的需求掌握还不够全面、不够准确,存在以满足来华留学生个人教育需求为主的教育倾向,在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有效的专业引导、专业规划方面做的不够,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盲目性、被动性,高水平的国际性课程相对匮乏。

3) 留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北京联合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还有限,学科分布不均衡,专业结构有待优化,体现城市型、应用型需求的专业不够丰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中突出应用型教育的特色有待提高,在留学生核心素质、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距离社会和市场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目前,部分留学生课程设置基本上比照中国学生,针对性不强,共享度低,留学生跨专业、跨院系选课还存在困难,已开设的全英文授课专业数量不能满足留学生教学需求。

4) 来华留学生源市场竞争激烈,北京联合大学在声望竞争方面处于劣势,生源质量不高。北京高校林立,一流大学众多,教育教学质量上乘,极大地吸引了众多高质量来华留学生就读。相比较而言,北京联合大学缺乏品牌竞争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签订稳定长期的合作办学协议少,高质量生源少,且生源不稳定。

33深化“开放兴校”战略,提升北京联合大学来华留学教育规模与水平

在全球一体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个学校都不会放弃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的机遇,北京联合大学应把握好文化教育的开放时代,给予来华留学教育更大的重视和支持。

331明确定位,突显特色

1) 应站在立足北京、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放眼世界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此项工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性。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不仅仅是北京联合大学自身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北京市新时期国际发展战略的要求。要根据学校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建立适合学校特点及整体发展需要的来华留学教育事业。

2) 重视并支持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明确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既定目标,并积极推进和落实开放办学发展规划中的各项建设目标和任务。把国际化教育、来华留学教育提高到全校高度予以重视,特别是要深入到各级领导和教师的认识中,形成共识。

3) 深入了解分析北京市对来华留学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急需人才。以北京市目前所具有的国际化产业行业发展为重点,找准涉外产业链条的具体位置,详细了解北京市对来华留学生人才的分类需求情况,包括企业行业和岗位以及数量的详细信息,为北京联合大学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可靠依据,培养北京国际化发展急需的建設者。

4) 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仪的有利时机,高度契合战略目标任务要求,依托北京联合大学“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教育,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优秀人才来校学习、交流、培训,特别是招收来自俄罗斯、泰国、黑山、波兰等国家的本科留学生前来学习,促进北京联合大学来华留学教育上规模、上水平、优结构。

332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1) 树立国际化办学视野。学校在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方面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必须以北京的国际化需求为依托,应做到“五个国际化”,即办学理念国际化、培养模式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服务管理国际化、授课内容国际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全球化视野、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满足北京需求的国际人才[8]。

2) 建立完善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学校“十三五”规划提出“开放兴校”战略,提出以“服务北京发展、服务教育对外开放”为开放办学宗旨。在这个背景下构建完善的来华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大势所趋。首先应均衡来华留学教育学科分布,优化专业结构,使之体现城市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特点,突出应用型教育特色;其次丰富专业数量,完善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体现强化人才核心素质、应用能力培养的特点,形成各学科专业互相影响、互为支撑,课程体系先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向欧美等先进国家看齐的教育教学体系[9]。

3) 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学校应在办好国际贸易、商务管理、金融、旅游管理等现有的来华留学教育专业基础上,继续依托学校文化创意、物流等优势专业进行学科交叉和资源整合,拓展新的符合北京市需求的交叉融合专业。同时,要对照北京市对留学生人才素质需求的类别、核心素质、应用能力等要求,完善和改革留学生培养方案,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推进特色课程建设和特色教学活动,在专业教育和语言教育中主动融入中国文化教育元素,如为留学生安排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研修活动,组织留学生考察大美中国等活动,在培养他们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知华、友华、亲华的情感。

4) 强化教学监督,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加大教学督导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留学生第一课堂(专业教学)、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第三课堂(社会实践)教学效果都达到最佳,树立良好的留学生教育质量口碑,使学生满意,增加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外国留学生来校就读。

333健全管理机制,实施趋同管理

1) 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校内协同管理机制。留学生教育管理往往涉及多个单位、多个部门,为了促进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全校应一起行动起来,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协同管理机制,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在招生、学业培养、师资培训、经费支持、办学资源共享等多方面互相配合、充分保障。

2) 实施来华留学生与国内生趋同管理。将留学生教学工作纳入学校国内学生(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管理体系,形成“国际交流学院+培养单位+职能部门”的管理运行机制。同时比照国内学生管理办法,加强制定和完善留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使留学生教育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8]。

3) 充分发挥培养单位的办学积极性,从政策层面给以更多鼓励和支持。给予培养单位更大的办学自主权,鼓励培养单位梳理学科专业,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综合优势,选定培养方向,选择适合专业开展来华留学教育。支持培养单位依托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关系开展留学生应用能力培养,鼓励培养单位建立长远的来华留学教育体制机制。

4) 实施培养单位来华留学教育目标管理制度。应制定硬性目标任务,并实施绩效考核,把来华留学教育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纳入培养单位的年终考核指标,以有效推动来华留学教育上规模、上质量。

334加大来华留学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力度

大力培养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的教师承担来华留学生教学任务,形成一支数量稳定、业务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

335做好留学生校友工作

来华留学生群体是加强对外交往和文化传播的独特资源,特别是那些在岗位上有杰出贡献的校友,以及毕业后留在我国发展的校友资源应充分利用。建议成立留学生校友联络组织,挖掘留学生校友资源,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沟通,与他们建立畅通稳定的联络机制,发挥他们在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解读中国政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结束语

在北京城市功能战略大调整的背景下,随着经济蓬勃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升,北京联合大学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日益突出,发展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必将有着广阔前景。面临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学校必须直面挑战,在培养城市型、应用型来华留学人才方面有所作为,为北京的国际化进程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轶群.关于发展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9):27-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留学中国计划》的通知[EB/OL].(2010-09-21)[2018-10-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moe_850/201009/t20100921_108815.html.

[3]王辉耀,苗绿.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4]缪毓烨.公共外交视域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基于上海交大留学生抽样调查的分析[J].经济视角(中旬),2011(11):102-103.

[5]周月朋,丁兆明,李娜.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与“一流建设”探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32(3):5-9.

[6]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城市總体规划(2016年—2035年)[EB/OL].[2018-10-08].http://www.bjghw.gov.cn/web/ztgh/ztgh000.html.

[7]陈荣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69-71.

[8]单彬.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2):141-143.

[9]段春莉.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3):3-4.

猜你喜欢

教育国际化应用型大学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浅论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应用型大学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
国际化高校联盟体系下结构化MOOC框架 
应用型大学开设新生研讨课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大学《桥梁工程》教学现状及教材改革方案
国际化时代下传统文化的教育自觉
教育国际化中的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