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在哪里》(统编本二上)字词教学设计

2019-09-10黄婧薇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声旁形旁形声字

黄婧薇

本课生字

要认的字:雾 淘 顽 于 暗 岸

街 梁 甚 至 躲

要写的字:于 论 岸 屋 久 散

步 消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析解“雾”字

1. 读课题,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雾”是怎样的,可用比喻的方式描述。

2. 析解生字“雾”。形声字,雨形,务声。本义指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即雾气。词语如:雾气、雾霾、云雾、迷雾、晨雾、云消雾散、腾云驾雾。形义可识记为:

雨头声旁是务,

满天在把烟吐;

又像把馍蒸熟,

开盖蒸气满屋。

3.引导学生理解“雾”以及“霾、雪、霜、雹、霞”这些字为什么也用雨字头表义。可先引出“雨”的甲骨文字形“”,很明显就像雨滴下落形。古人造字时如果都要一物一形就太难了,于是就采用一类一形的方式,把与气象有关的“雾、霾、雪、霜、雹、霞”等字用雨字头作形旁表义。

二、 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 读准生字,析解部分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街”。这是个行形,圭声的形声字。可先引出“行”的古文字“”,很明显就像十字街道形,在十字交叉的路中心,更是人们往来和车辆行走最多的地方。“圭”的音变较大,可引出音近字“鞋”,“街”与“鞋”都是用“圭”作声旁表音的形声字。古代的街道多为泥土,形义又可灵活识记为:

人来车往行不停,

大街闹市扬土尘。

(2)学习生字“梁”。可先引出词语“桥梁”,提示学生两字都是用“木”作形旁的形声字,而后具体析解“梁”的构形。“梁”的左上方是氵,下面是木,意指把“木”横架于“水”之上的桥梁。声旁“刅”读chuāng,刀旁两点表示斩断之物,也可以灵活识记为受刀伤两边溅出的血滴,意为“创伤”。“刅”与“刃”形近而义不同。

(3)学习生字“屋”。这是个会意字,从尸,从至。可由一户两户房屋的“户”引出“尸”,提示“尸”在这里表示遮盖的屋顶;由“到”引出“至”,说明古人白天出去干活,晚上就回到(至)家里(尸)休息,这地方就是“屋”,“房”原来是指正室东西两侧的厢房,现代与“屋”组合成“房屋”,笼统指称房子。

(4)学习生字“散”。构形解说不一,《说文》析义为“杂肉也”,“杂肉”就是散碎的肉的意思,因此,可提示学生左下“月”为肉,“攵”的古文字写如“■”,是手持工具形, 在这里表示手(又)持刀( 攵 ),正横着竖着(■)地剁着肉(月),这肉(月)就自然地变成零散的碎肉了。表此义时读sàn,作动词用,词语如:离散、散会、散伙、一哄而散、天女散花。课文中词语是“散步”,指没有专一的路线,随心所欲,东走走西逛逛,也含散碎分离意。又引申为松开,不受拘束,不聚合,读sǎn,多为形容词,如散漫、懒散、松散、一盘散沙。

三、讲读课文,随文识字

1.阅读第1自然段,学习词语“淘气”“顽皮”。

(1)学习词语“淘气”。“淘”是形声字,水形,匋声。指用水反复冲洗,所以用水作形旁表义。也可灵活识记为:“匋”是躬着身字(勹)手持一只“缶”(器皿)正在水边(氵)淘洗之形。可引导学生想象煮饭淘米或人们沙里淘金时的情形,由反复搓洗引申指小孩的好动,又由小孩的好动不听训导使人气恼称之为“淘气”。课文把“雾”喻指为淘气的孩子,因为雾对人的呼吸有害,就像淘气的孩子一样,不是人们所喜欢的。形义也可识记为:

水旁加个匋,沙里把金淘;

下锅煮饭前,用水把米淘;

孩子不听话,淘气使人恼。

(2)学习词语“顽皮”。“顽”是个页形,元声的形声字。基本字义是固执、不驯服的意思,这自然都与头脑有关,所以用“页”(繁体字为“頁”,与“首”的字义相同)表义。课文词语是“顽皮”,顽皮本是指一些小孩贪玩爱闹、不听劝导,性情刁顽,且其“皮”抗揍,骂甚至打也不怎么听,故名之“顽皮”,此名带一点对孩子的抱怨,而“调皮”则含可爱的成分多些。雾出现往往会延续好些天,雾气对人的呼吸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因其反复出现而又是人们所厌恶的,所以课文把雾比喻为“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结合生字“顽”的学习和对句子的理解,可用下面的顺口溜进行总结:

页形元声组成顽,

顽固顽皮又刁顽;

大雾淘气又顽皮,

不时出现惹人烦。

2.阅读第2~4自然段,看看“雾飞到海上”是怎样“又淘气又顽皮”的。

(1)读句子“我要把大海藏起来”引出“藏”。“藏”虽不是生字,但在课文中出现了11次,因此可结合语境理解其字义和文中义。草丛便于隐藏,所以“藏”字用“艹”作形旁表义,臧是声旁。前面把雾比喻为“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所以这里“藏”字的拟人化用法就顺理成章了。

(2)学习生字“暗”。由雾把天空和太阳一起藏起来使得“四周变暗”的句子引出生字“暗”。“暗”是形声字,日落则暗,所以用“日”表义,“音”是声旁。“日”是太阳,太阳下山隐藏起来了天色就暗下来了,联系课文情境,此时是雾“把天空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日”不见了,四周自然就“变暗了”。

3.阅读第5~6自然段,看看“雾来到岸边”是怎样“又淘气又顽皮”的。

(1)随课文句子“雾来到岸边”引出生字“岸”。“岸”是形声字,“干”是声旁,“厂”像石崖形,石崖上还有“山”石,即表示山石岩崖。本义是河崖。可引出一些有石崖的河岸或海岸,比照“屵”的字形,形象感知“岸”本義是由于常年江水或海水的冲蚀形成石崖,后也泛指一般河滩沙滩为岸。课文中是雾来到了大海的“岸边”,即海岸的边沿。形义可识记为:

山厂干,组成岸,

厂是崖,上有山;

水边山崖就是岸,

江岸海岸和对岸。

(2)引导学生体会下面句子的逻辑关系并学习词语“甚至”。

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课文先说藏的是海岸和城市,而后是房屋、街道、树木、桥梁,最后是行人和小猫,这是由大到小,由静态景物到动态的人和动物的过程,动态的物象容易看到,现在连走动的行人和上蹿下跳的小猫也看不见了,所以用上“甚至”一词进行强调。“甚”是个由上“甘”下“匹”组合而成的会意字。“甘”是甜美,“匹”是匹配,意思是配偶成了家,生活过得非常甜美,由此引申为很、非常的意思。“至”的古文字像一只鸟()掉落到地面(一)上,所以有到达的意思。“甚至”就是有所强调,更进一步地发展到某种程度的意思。词语可识记为:

上甘下匹挨得紧,

匹是匹配很甜蜜;

很最非常用它表,

更进一步说甚至。

4.阅读第7~8自然段,看看雾孩子“躲在城市的上空”是怎样“又淘气又顽皮”的。

(1)学习生字“躲”。读句子“他躲在城市的上空”引出生字“躲”。“躲”是形声字,本义是躲藏,而躲藏主要是将“身”子隐蔽起来,所以“躲”字用“身”作形旁表义,“朵”是声旁。引导学生体会“躲”字巧妙的拟人用法,很好地体现了雾孩子“又淘气又顽皮”的个性特点。

(2)品读好下面的疑问句和肯定判断句。

A.“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B.“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提示学生一要读出疑问句和肯定判断句的句式特点,二要读出“雾孩子”自言自语的语气。

5.阅读第9~10自然段,看看雾孩子“把自己藏起来”后大海、天空和地面的变化。

(1)随文引出生字“久”。象形字,是“灸”的古字,上部是仰卧着的人形(),下面的“”像艾条,意为用燃艾灼人体的穴位以治病,这是“久”的本义。用艾灸治病灼人体穴位时有个慢热的过程,久之穴位缓慢地由温到热,皮肤表层逐渐变红甚至出汗,由此引申出时间长久。课文词语是“不久”,即是时间不太长。 由于“久”后来借作“长久”义,为表达其本义便另造一个“灸”字,用“火”强调了艾灸的特点。“久”由“”和“丶”两个部件组成,可把表示仰卧的人形“”称为折人,形义可识记为:

一捺像艾条,折人躺在上;

艾条灼穴位,治病有良方;

艾灸慢慢灼,渐感身舒爽;

由此而引申,表示时间长。

(2)学习生字“失”。读课文最后一句“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引出词语“消失”,“消”本义是像水一样流逝或蒸发,所以用“水”表义。“失”是手的变体,把左上的撇放回上部写成“”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是“手”,右下拖出一捺,表示物件从手中丢失,丢失了也就不见了。课文说雾“消失”了,就是消散失去不见了。

(3)品味词序。

A. 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

B. 天空连同太阳

C. 海岸连同城市

D. 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

引导学生说说“连同”前后词语的关系,体会词语运用的逻辑关系。

四、綜合训练(略)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声旁形旁形声字
形声字太调皮
画说汉字——摆(bai)
“贷”与“货”
声旁类推法在平翘舌声母方言辨正中的应用分析
“一丝不苟”的糗事
略论古文字义近形旁的通转
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灵活性
我们的新发现
桥头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