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改革下的政治学科师资困境及突破

2019-09-10金勤娟

高考·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政治学科高考改革突破

金勤娟

摘 要:2014年浙江省启动高考改革试点,学生被赋予充分的课程选择权和考试自主权。基于“总分最大化”原则和“田忌赛马”错位策略,各学科考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本文以义乌普高政治学科为例,分析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学科师资困境,并提出师资扩容和提质的对策。

关键词:高考改革;政治学科;师奖困境;突破

一、高考改革下的普高政治师资困境

高考改革以来,政治考生持续增长,师资缺口,加上考试模块、教学难度、备考进程等叠加效应,政治师资队伍建设面临诸多困境。

1.考生人数骤增,学科师资缺口巨大

高考改革前,全市政治考生占比大体保持在27%左右。高考改革后,受“磁吸效应”影响,政治考生骤增。2019届全市政治选考生占比高达47.57%,2020届、2012届全市选考政治学生占比过半。政治考生大幅增长、选课走班普遍推行、分层分类教学需求增强,政治师资需求激增,师资扩容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2.教学难度升级,教师知识储备告急

现行的实验课标版教材,政治学科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哲学、社会学、国际关系、逻辑与思维、法律、伦理学等。选考背景下,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法律常识列入加试范围;2017课标版教材即将实施,“逻辑与思维”列入选择性必修。政治教师多政教专业毕业,缺乏法学、逻辑学等专业背景,学科教师知识储备告急。

3.备考战线前移,教师成长周期压缩

高考改革赋予考生两次选考机会,按高三第一学期参加首选计,备考时间相比老高考压缩了大半年。与此相对,师资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城区学校师资年龄结构老化,精力、体力难以适应高强度的选课走班教学;农村高中政治考生占比过半,年轻教师持续大量加入,但成长周期却极大压缩。

二、以政策与制度创新,驱动师资队伍扩容

教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发展中处基础性地位。面对高考改革、全面二孩政策等新情况,必须跳出学科视野探寻破解之策。

1.创新编制配备,破解总量约束。在编制短缺,师资配置无法满足正常教学情况下,创新教育编制配备,采用报备员额制、合同制、银龄讲学计划、购买服务等方式,满足教育发展需求。针对部分学科师资富裕而政治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可以动员年轻较轻、学习能力强、个人意愿明显的相近学科的编制内教师转岗。统筹考虑,盘活存量,市域调剂,一定程度能缓解师资短缺的问题。

2.完善县管校聘,优化师资配置。深化”县管校聘“改革,优化师资配置,构建”学校选人,部门考核,自主使用”机制,激发教师活力。科学设置岗位,通过核编定岗,强化岗位管理,完善考评和激励方案,激活现有师资的整体活力。科学设计教师交流方式,畅通农村与城市、普高与职高、初中段与高中段之间的交流渠道,实现系统内部教师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3.试行临时编制,构建缓冲区域。在现有编制总量内,预留师资流通与调节空间,弱化师资供给滞后性。临时编制不计入教育编制,在普高自然减员或增加编制时,临时编制教师转制为在编教师,相应核减临时编制。预留临时编制,为师资退出和流入创造了“缓冲区”,可最大程度降低高考改革带来的师资潮汐的影响,增强编制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师资调控能力,提升选科波动师资对教学的承载力。

三、以内驱与外引联动,助推教师素质提升

开展名优骨干领航项目、青年教师启航项目和成长共同体建设项目。通过三大项目的驱动、对接和联动,实现不同群体间互学互动,不同板块间互融互促。

1.名优骨干领航

(1)先研先行,真示范。实施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为主的名优骨干教师领航项目。“领航”成员带头站好讲台,守住质量底线,担当质量提升的“尖刀连”;带头走上论坛,勇赴改革前线,甘当课程改革的“排头兵”。通过目标激励和荣誉牵引,引导“领航团”成员对新课标先学先研、新教学先研先行,发挥名优骨干教师在课改和高考改革中的示范作用。

(2)齐学共进,实传承。在所有公开教育教学活动,新教师都要公示校内导师和市级导师,构建师徒结专业发展共同体,增强师徒共同体的曝光率,做到师徒实结对和真帮带。在县域研训活动中,定期择优推荐师徒分享传帮带的做法和经验,以此激励“领航团”进行有效的经验传承,鞭策“启航团”教师敢当“苦行僧”。

2.青年教师启航

(1)項目驱动,厚实学养。开展新教师培养为主旨的“启航”项目。指导新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形成共同发展愿景;建立知识共享平台,组织开展读书活动,线下自主学习、线上共享交流,厚实专业发展的学养;提供“专家培训菜单”,实行“启航团点单制”,聘请域内外专家对新教师进行指导。

(2)主题活动,夯实根基。聘请“导航项目”成员担任导师,不定期开展网上教研;主题化、系列化开展线下“深度汇谈”,分享教育教学智慧;每学期开展一次课堂研讨,同课异构、同课同课、同课再构,坚实新教师立身根基;开展说课、上课、论文撰写、试卷命制、课程开发等“闯关达标”考核,提升新教师综合素养。

3.成长共同体建设

校本研训是推进课改和教学改革的抓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引擎。破解师资困境,要扎实开展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主体、以学选考研究为抓手的成长共同体建设。

(1)发挥学科教研组在校本研修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本着“以评促建、以建促改、评建结合”的原则,开展市级先进教研组、优秀教研组长和优秀教研案例评比。重视制度建设,落实研训常规,改进研训方式,发挥教研组在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学科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统帅作用。

(2)发挥各备课组在学选考备考中的排头兵作用。本着“同伴互助、共建共享、群体创优”的原则,切实发挥备课组在备考方向把握、学选考真题研究、教学疑难探讨、校本试题命制等方面的作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改革不易,道阻且长,回顾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以来政治学科的变化发展,既让人体会到成绩的来之不易,又深感于经验的弥足珍贵。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展望完善高考改革方案和新课程新教材下的政治学科发展前景,既要有深化学科改革的信心和勇气,更要有推进学科转型的思路和举措!

参考文献

[1]新高考方案下高中政治教学的调整分析[J].程润华.课程教育研究.2017(23)

[2]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周叶芸.中国教师.2019(S1)DC6D05E4-3096-4A79-A97C-913A1BF5D85A

猜你喜欢

政治学科高考改革突破
初中政治教学应当强化思想教育引导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政治学科教学体系构建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多媒体信息工具在政治教学中的利弊分析
政治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方略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