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突破认识“钟”的难点

2019-09-10林丹仲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5期
关键词:左图教鞭钟面

林丹仲

我在教学钟的认识时,发现学生对“时针将走过前一个数字,而还未过这个数字”时,往往容易读错。时针还未过“7”,学生往往误读成7时45分。右图,学生容易误读成5时50分。

当“时针快到某个数字而又未过这个数字”,应该怎样教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间,这个知识点,是教师们教学时感到困惑的一个难点。我长期在山区小学教学,经过多年的摸索,找到了突破这个难点的方法,现提出来供教师们参考。

一、要讲清“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点”这句话。而这句话,应着重讲清“过”字。就是说,时针走过了这个数字,才能读这个数。

根据左图设计下列提问:1、时针走过了“6” 吗?(走过了6);2、时针走过了“7” 吗?(没走过7)。让学生讨论,然后再得出结论:时针走过了“6” 就是6点多,多了多少分,要看分针走到什么地方,再算出多少分钟。时针没走过“7”,就不能说是7点多。所以左图钟面的时间是:6:45。

二、上课时我带一个“钟面模型”到课堂,把时间拨到6:45,让学生看时间。我认为造成学生读错的主要原因是时针较短,学生没看仔细。为此,我用教鞭(或小木条)搁在时针上,把时针延长到数字上,让学生仔细观察,时针究竟走过了7没有。利用教鞭(或小木条)延长时针,这个举措是突破难点的关键,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了数字,就能正确地读出时间,使教学得以成功。

三、在讲授“24时计时法” 这个内容之前一个星期,每次上课时我都带上一个“钟面模型”。一上课,就告诉大家现在是几时几分上课,说完,就在“钟面模型”上拨到几时几分,让学生看一看、认一认。下课时告诉学生现在是几时几分,又把“钟面模型”拨到几时几分上,也让学生看一看、认一认。课间休息也让学生拿着“钟面模型”互相撥钟、识钟。学生通过动手、动口,亲自感受,时间长了,对钟就有深刻的认识了,就不会认错时间了。而当你上课再讲到“钟的认识”这个内容时,就水到渠成了,难点就迎刃而解了。也就是说:教学有孕伏,功夫在平时。

猜你喜欢

左图教鞭钟面
图画捉迷藏
怎样借助学生作品更好地认识钟面
虚拟教鞭 让演讲更真实
找图形
请停下你手中的教鞭
找一找
画出的“认识”
教室风波之新教鞭之谜
一年级单元同步自测题
教鞭“失踪”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