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回采率考核指标在煤矿采煤队日常结算中的应用

2019-09-10王昱鑫

石油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经营管理煤矿考核

王昱鑫

摘要:在煤矿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对煤矿采煤队伍日常结算过程中往往仅依靠产量进行结算,这样很容易造成该对往往以眼前利益、短期得失进行衡量,而忽略煤矿中长期规划,不能合理安拍工作面回采推进速度,往往大量丢底煤,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回采率考核指标则能有效避免这一现象,不仅考核量,更考核推进质量。

关键词:煤矿;采煤队;回采率;考核;经营管理

一、回采率考核指标提出的背景

在一些小型煤矿中,工资结算方式大都较为单一,尤其是采煤队的结算方式,主要是以产量为主,考核指标只对产量做了硬性规定,这就造成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采煤队只重产量完成情况而忽视工作面的推进是否能够完成矿井整体制定的回采率是否能够达到要求,经常出现挑肥拣瘦,盲目向前推进而忽视原煤回收,造成了大量原煤丢失,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很大程度上打乱了矿井的采煤工作面接替计划,甚至直接影响了整个矿井采区接替计划,严重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经营,由此,引入回采率考核指标就显得非常迫切,改变单一的依靠产量考核采煤队的方式,提高回采率考核指标的权重,提高采煤队干部职工资源回收意识,杜绝浪费,保证生产任务的同时,对工作面任何一个角落的资源都不放过,“吃干拿静”,珍惜其他区队努力形成的来之不易的工作面,要用最少的进尺保证最高的原煤产量,延长矿井的延续时间。

二、回采率考核的大致实施过程

基本上所有煤矿矿井每月都会选择召开下个月度生产经营计划会,会上会综合采煤工作面条件、采煤队人员出勤情况以及采煤工作面各项设备运行情况等因素确定月度原煤产量计划,由矿井根据当月工作面厚度、倾斜长度及产量计划等确定当月回采范围等回采率数据(上下顺槽推进长度与原煤产量计划),此计划作为采煤队月度生产参考数据,而该计划的准确率则作为矿井生产经营的一项指标纳入矿井的考核范围,作为对采煤队工资结算的一项重要依据。

在月度正常生产过程中工作面每推进8~10m(断层附近加密至4~5m),由矿井地测部门对工作面煤厚进行一次探测,探煤孔沿工作面倾向布置,间距不大于10~20m(断层附近加密探测)。探测数据用来计算下个月回采率指标,若生产过程中遇较大地质条件变化等因素造成计算数据失真,则由矿井地测部门出具变更单,合理调整回采率指标。

月底由矿井生产经营管理部门、生产主管部门等单位参与,联合对采煤队当月进尺进行现场验收,根据推进长度计算当月理论应出原煤量(理论出煤量=实际回采面积×平均煤厚×1.43×1.15),对比矿井生产原煤电子秤汇总的当月实际原煤产量,分别计算出理论回采率和实际回采率数据,由地测部门报至经营管理部门予以执行。

经营管理部门根据月度产量验收数据核算采煤队当月工资数据,并将回采率考核指标数据直接在工资结算中予以执行。未完成计划的罚款项目在总工资中扣除,超额完成计划的,奖励金额作为额外奖励,累计于总工资中。

三、回采率考核指标的具体实施步骤

回采率考核指标运用到采煤队工资结算分四步来进行实施:

第一步:每月底之前,生产经营管理部门根据生产经营计划会确定次月产量,地测部门根据产量计划及工作面地测数据计算当月理论推进长度等回采率指标数据经采煤队确认后报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步:月度生产过程中,生产地测部门按规定对工作面进行正常探测,地质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按原计划指标进行计算,如遇重大地质变化需要更改指标是则由地测部门出具相应变更说明。

第三步:每月月底最后一天由生产经营管理部门、生产主管部门、地测部门等联合对采煤工作面进行验收,确定收尺数据,核定理论出原煤量,计算理论指标及实际完成指标情况报生产经营管理部门执行。

第四步:次月上旬由生产经营管理部门根据上月验收数据及指标考核数据对采煤队工资进行核算,指标奖罚情况直接在工资中予以执行。

四、回采率考核指标实施的现实意义

1、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回采率考核指标在当地一处小型煤矿实施,通过对近三个月与工作面回采以来数据的对比后发现,有了指标考核后的丢底煤现象大为减少,等于直接为矿井创造了效益。2月份工作面平均推进24.6m,原煤产量只有30132吨,每米产量为1225吨,开始试行指标考核后3月份平均推进27.5m,产量为37090吨,每米产量为1349吨,4月份平均推进30m,产量为38956吨(包含过断层原因),每米产量为1299吨,5月份平均推进29.9m,产量为38033吨(包含过断层原因),平均每米1272吨。

综上数据可以看出,引入回采率考核指标后3月产量直接相比2月份提高了124吨/m,相当于减少原煤丢失3410吨,按照当月原煤销售价格780元/吨计算,相当于直接节约资金266萬元,同样4月、5月份在工作面过断层等不利条件下仍然能分别减少丢煤2220吨、1405吨,分别相当于节约资金173万元,110万元,取得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2、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对于大多数小型煤矿,在矿井层面,引入回采率考核指标后产生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采煤队不再单纯以产量为唯一衡量标准,干部职工透过结算的工资意识到即使产量再高,如果回采率达不到标准,工资反而降低了,这就直接扭转采煤队重产量轻回采率的错误观点,采用与工资直接挂钩的方式逐步让采煤队意识到高产量低回采率不仅拿不到高收入,反而回采率越低收入越低,倒逼采煤队采取多项措施减少丢底煤,加强放顶煤管理,在达到高产的同时又能达到较高的回采率,从而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益,节约煤炭资源,推进长度减少,产量高,相应生产成本就能降低,促使矿井采煤工作面接替能够按计划展开,实现顺利接替。

同时,由于回采率考核指标的引入,使得矿井采煤队对工作面原煤回收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幅甚至避免了工作面丢每现象的发生,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就是工作面在回采过后形成的采空区可能引发的可燃物数量也就相对大幅减少,采空区自燃的发火隐患也就得到了避免甚至消除,矿井也就避免了很多后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肖兴志等著 中国煤矿安全规制经济分析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05月

[2]康宏申,秦海清著 煤矿安全经济开采研究 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年01月

猜你喜欢

经营管理煤矿考核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PLC技术在煤矿提升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浅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分析及管控建议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